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国际证券市场的无纸化为资本交易带来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对资本法律体系建构提出挑战。我国证券持有体制以直接持有为主,仅在QFII、境外持有B股、国债回购中涉及间接持有体制,这与国际金融主流背景相逆。通过反思与释义我国现行《证券法》及相关规定,不难发现CSD职能定位、客户资金风险防范、投资者保护基金运作等亟待重估。在2015年《证券法》修订的趋势下,有必要通过引入间接持有体制来弥补法律文本与实践的脱节问题,避免人为割裂CSD与投资者直接的法律联系,明晰证券登记结算环节的法律关系性质并确定CSD责任承担。

  • 标签: 间接持有制 证券法 中央证券存管机构 中央对手方 投资者保护基金
  • 简介:跨国证券交易的兴起是金融市场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之一,证券持有制度也因之从直接持有制转变成为间接持有制,并对建立在传统的物之所在地法基础上的冲突规则提出了新挑战。在证券间接持有制下,证券以定着的形式通过证券中间人在中央存托机构所持有的账户上的电子簿记来实现证券的跨国交易。考虑到国际证券交易对于法律确定性和可预见性的要求,新的冲突规则应该以相关证券中间人所在地法为原则(PRIMA),以克服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为跨国证券交易奠定统一的冲突法框架。

  • 标签: 间接持有制 跨国证券交易 冲突法规则
  • 简介:非法持有,使用某种国家管制物的犯罪并非一种新罪,中外刑事立法上皆有不少明例.如英国1968年《火器法》就规定有“非法持有火器罪”的罪名.在英国刑法中,“使用假文件”是指“明知是伪造物,且基于法律对构成伪造罪在具体情况下所需求的同一意图(要么是欺骗,要么是诈骗)而‘使用、出售、发行、赠送、转让’某一伪造物”.在香港,持有进攻性武器罪,是指没有得到合法授权,也无其它正当理由,而在公共场所持有进攻性武器,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在美国亦有“非法持有毒品罪”.我国刑法规范中有关非法持有犯罪的条文原来只有刑法第163条对“私藏枪支弹药

  • 标签: 伪造的货币 非法持有 行为人 伪造货币 破坏金融秩序犯罪 未遂形态
  • 简介:<正>拙著《美国刑法》(1987)犯罪行为一节中说的“占有(possession)”(日本学者也认为在刑法上持有与占有是同一概念)算是一论,拙文《论刑法学若干重大问题》的问题之二“充实犯罪构成理论”中提到的“持有行为形式”算是二论(论点未变但论述方法看来不尽妥贴),这里便是三论。

  • 标签: 犯罪行为形式 犯罪构成理论 证明责任 主体行为 合法收入 状态犯
  • 简介:证券市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企业还是投资者都具有战略意义。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品种的迅速增多,证券欺诈现象屡见不鲜。我国以自然人为主力的投资者结构,决定了投资者个体与上市公司之问力量对比的悬殊,因此,在证券诉讼领域必须要加强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通过完善代表人诉讼形式,使投资者们能够相互助力,共同实现权益损害的民事救济。立足于我国证券诉讼制度的现状,分析其缺陷与不足,通过对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借鉴,提出完善我国证券诉讼制度的建议,希望通过逐步加强和完善对我国投资者的司法保护,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

  • 标签: 证券集团诉讼 代表人诉讼 选择退出
  • 简介:炒作矿业权是一种违背资源配置与财产权配置的有害行为,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其得到效率性开发,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则促进了立法对囤积矿业权的炒作行为的强制干预。矿业权动态持有是市场配置资源规则与投机利益博弈的结果,符合现代民商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分析其法治性与合理性可为我国新时期的资源立法提供有利参考,确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并重的资源财产观。

  • 标签: 矿业权 炒作 法治 诚实信用 财产观
  • 简介:证券发行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市场的两大主题是规范与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证券发行的规范集中体现在证券发行制度上。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着重对证券发行披露制度,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和证券发行方式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和改进我国证券发行制度的意见。

  • 标签: 证券发行制度 发行方式 审核制 证券发行披露制
  • 简介:证券欺诈罪初探张汉良,周作斌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了《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这一法规,对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管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和成熟,无疑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暂行办法》对于...

  • 标签: 证券欺诈罪 内幕人员 《暂行办法》 证券欺诈行为 内幕交易 泄露内幕信息
  • 简介:<正>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今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发展。然而,如何使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特别是如何将我国的证券市场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证券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从探讨市场经济与证

  • 标签: 证券市场 证券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证券立法 发行与交易 证券委
  • 简介:目前人们对法院介入证券市场意义的认识,大都还停留在它能够使受害的投资者获得经济补偿上,对它所具有的证券监管方面的意义,认识得还不很充分。我们认为当前在我国证券市场的行政监管存在较为严重失灵的情况下,有必要在“纯行政监管”模式中引入法院监管,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并对法院介入证券监管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

  • 标签: 法院 证券 监管
  • 简介:公司法、刑法和证券法是我国证券犯罪立法的三部曲。刑法与联合会刑法相结合是我国证券犯罪立法的特有方式。我国证券犯罪的当前立法得于法律文本的形式美而失于其可操作性。因此,目前的当务之争是解决具体罪名的适用问题。

  • 标签: 中国 证券犯罪 附属刑法 可操作性 具体罪名
  • 简介:本文按证券合同纠纷和证券权益纠纷两大类别对若干常见的证券纠纷的民事责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有关司法部门的重视,尽快制定一套关于审理证券纠纷案件的系统的完整的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

  • 标签: 证券纠纷 证券合同 证券权益 证券民事责任制度 中国 证券交易
  • 简介:一、证券犯罪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证券犯罪是一类罪名,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应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证券犯罪泛指一切与证券有关的犯罪,或者说是指所有涉及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犯罪。狭义的证券犯罪,应为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的活动中本身所包含

  • 标签: 证券犯罪 证券发行 证券从业人员 操纵证券市场 虚假陈述 证券经营机构
  • 简介:拨开提单为证权证券的迷雾,将提单所表征的“提货权”与运输合同下的“运送物之交付请求权”相区分,还提单为设权证券之本原,不仅能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海事审判实践的“提单诉权”及当事人身份识别等问题,还能为建立提单法律关系理论奠定基础,便于在提单商业活动所涉国际货物贸易、国际结算等领域识别、厘清相关法律关系,进而在提单立法权利义务配置及提单争议纠纷解决的法律适用方面提供更为精准的技术理论工具。

  • 标签: 提单 提货权 设权证券 提单法律关系
  • 简介:1998年12月29日颁布、业内人士孜孜企盼的证券法,确立了新型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这对于加强证券市场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证券市场管理体制也必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发展和完善。本文拟从比较法的角度,总结西方国家制度选择的共同规律,评述我国证券法确立的管理体制,以期对《证券法》的实施的完善有所研益。一西方国家证券市场的管理体制世界各国证券业的发展状况和证券业的立法类型不同,其证券市场的管理体制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度集权型管理体制。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自律

  • 标签: 证券市场 管理体制 证券法 监管机构 政府管理 证券交易所
  • 简介:澳大利亚的证券立法与管理杨坚争如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澳大利亚有着广大的能容纳各类证券的公开市场。所筹集的资本中,大约有97%为上市公司所拥有。大部分证券(特别是股票)都在交易所有报价。但也有一些经济上具有重要作用的公司,主要是外国公司的附属公司,其证...

  • 标签: 澳大利亚 证券立法 公司法 证券交易所 证券行业 公司证券
  • 简介:<正>众所周知,在证券市场上,证券价格举足轻重,而由供需关系形成价格升落是正常的。另外,由于证券作为金融商品进入市场实际上是虚拟资本,其价值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盈利状况和市场利率的变化等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操纵证券市场行为因人为地扭曲证券市场的正常价格,扰乱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必然损害众多投资者利益,甚至可能引起社会的震荡,其社会危害性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就上海和深圳两地证券市场建立后所出现的几次大的价格波动分析而言,尽

  • 标签: 操纵证券市场 证券操纵行为 证券投资 行为人 操纵市场行为 证券价格下跌
  • 简介:本文作者针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这一我国证券立法的薄弱环节,着重从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的认定、主体的认定、民事责任形式以及构成要件的认定几个方面,综合运用比较分析、价值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笔者不揣浅薄,在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形式中缔约过失责任、侵权责任和担保责任之间的区分及认定、发行人之外其他责任主体归责原则、证券虚假陈述因果关系的认定、损害范围认定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期有益于我国相关民事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因果关系 损害认定 证券市场 证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