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诈骗罪标准的确定,关系到罪与非罪的界分问题。关于诈骗罪的标准,理论上主要有占有说和失控说两种代表性观点。我国司法解释也采用占有说。本文通过对犯罪本质、犯罪遂定义和诈骗罪的罪状描述得出失控说应当作为诈骗罪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司法实务中容易产生分歧的案例。

  • 标签: 诈骗罪 既遂标准 占有说 失控说
  • 简介:在强迫卖淫罪罪状表述的语法结构中,作为核心的动词'强迫'是三价动词。联系着行为人、被害人和卖淫行为三个行动元,只有在三个行动元全部齐备时,即强迫的受事者转化为卖淫的施事者时,强迫行为才告完成。区分与未遂的标准是行为人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法益侵害结果是否发生,强迫卖淫罪的保护法益包括人身权利、意志自由和社会风化,后者是其主要保护法益。只有被害人被迫卖淫时社会风化才受到现实的侵犯,所以只有被害人被迫实施了卖淫行为时,强迫卖淫罪才成立犯罪

  • 标签: 强迫卖淫罪 既遂犯 动词理论配价 法益侵害 妨害社会风化
  • 简介:船舶油污损害数额的认定存在困难,对此可以损害额酌定制度来解决.从比较法的视角并结合中国现行相关立法、制度及司法实践,对损害额酌定制度如何应用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诉讼做了探讨.认为:损害额酌定兼具证明标准降低和自由裁量双重性质,能适用于诸多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请求权;法院在酌定损害数额时应当综合考虑所排放油类的数量及品质、受污染的海域范围及其污染程度、油污事故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责任人的偿付能力等因素,并注意规约法院的诉讼行为和切实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以使酌定的损害数额尽量客观化、合理化.

  • 标签: 船舶油污损害 损害数额 证明标准 自由裁量
  • 简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重大损失'比较抽象,相关司法解释对重大损失的界定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司法的随意和混乱,因此亟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损失数额认定模式。本文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重点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案例进行细致分析,总结出司法实践对于该罪损失数额的认定模式。

  • 标签: 侵犯商业秘密罪 重大损失 司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