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苏区"国家保卫局"是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最早建立的具有公安保卫职能的政权机关。同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曾经出现过肃反扩大化的问题。对于这一历史时期国家保卫局与肃反扩大化的关系问题上,学界始终有着不同意见。有学者认为当时存在的肃反委员会和国家保卫局是导致肃反扩大化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学者认为纠正肃反扩大化的倾向是国家保卫局建立的直接原因之一。本文从历史文件的分析入手,试图从国家保卫局的成因、制度设计及其在当时政权体制中的地位等方面,探究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家保卫局与当时肃反扩大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 标签: 苏区 国家政治保卫局 肃反扩大化
  • 简介:"国家策"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法律概念,民事司法经常适用国家策。国家策要以符合法治原则的方式进入司法,必须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来思考,并结合恰当的法律方法。从实体要件来看,在具体的司法活动当中,法官要考察有没有法律规定,是否存在国家策,能否适用国家策。从程序要件来看,法官要考察发现程序、审查程序和适用程序上的基本问题。同时,只有适用某种方法,国家策才能成为司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来源。运用恰当的适用方法是国家策司法适用的方法要件,主要涉及的是法律论证方法和利益衡量方法。

  • 标签: 国家政策 民事司法 实体要件 程序要件 方法要件
  • 简介:法律选择是国际私法中解决法律冲突的特有方法。为了克服传统法律选择方法的弊端,法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选择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根据国家利益进行法律选择和根据当事人利益进行法律选择两类。当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要求在法律适用问题上平衡当事人利益国家利益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我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应顺应这一时代潮流。

  • 标签: 法律选择理论 当事人利益 国家利益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
  • 简介:国家体制和机构设立中,司法是被多数国家视为"个人自由的保护者"而建立的.法国宪法第66条规定:"任何人不得无故被拘留,作为个人自由保护者的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保证尊重这个原则."美国也认为,独立的司法"可视为人民维护公正与安全的支柱","法官之独立对保卫宪法与人权亦具同样重要意义".因此,作为自由价值的体现者,在利益冲突和纽结面前,司法权的使命在于保持相对超脱的地位,不偏袒任何一方,从确保公正价值的实现.

  • 标签: 国家利益 个人 评价体系 司法公正 机构设立 国家体制
  • 简介:对梁启超司法观念的分析不能脱离于梁氏对西方宪政思想改造的理论框架,寻此脉络可以明晰梁氏宪政理念中对待司法的态度,带有国家本位意识突显于三权分立中的司法限权功能的特征.对外而言,司法独立首先体现为国家主权的独立,也即对领事裁判权的收回.对内而言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国家权力的收敛与集中优位于对政府权力的限制;第二倚重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权力制衡,司法权功能被旁置;第三,民权让位于司法权力的统一与司法治理.

  • 标签: 梁启超法治思想 司法改革 国家本位
  • 简介:国家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或学说,意指在秩序建构中'为了国家、倚重国家'。国家主义法律就是在法律认识与法治实践中坚持国家主义的立场。关于国家主义及国家主义法律的研究早已有之。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诸多现象可以建构性地使用国家主义这一概念来概括。国家主义在推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最终指向对国家主义在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层面的反思。

  • 标签: 国家主义 法治 立场 反思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民众生活的迅速改善,各级政府形成了一种发展与绩效。这种发展与绩效激发政府和民众创造财富的热情,实现了大国崛起,但由于缺乏法治理念的指导、法治规则的约束和法治方式的运用存在一陷。但为一笔重的历史上需要适的形作出质变。基于法治国家的背景,确立科学的发展与绩效需要重申法治理念,加强国家职能以促进领导干部民主、开明、负责任的理念和理性、宽容、长远的社会主流价值,通过博弈、交流和沟通实现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完善融合激励与惩戒的法治规则之制定和实施,并强化公权力运行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具体法治方式的运用。

  • 标签: 发展观 绩效观 法治理念 法治规则 法治方式
  • 简介:<正>20世纪80年代中我初次到德国,是年96岁的卡尔·施米特仙逝。首闻其大名,是在80年代末,再度赴德,又正值他的百岁诞辰纪念,这时CarlSchmidt已是如雷灌耳。接下来,由于东欧剧变,西方的专制制度研究热回光返照,"反面教员"施米特常常被学术界点名,其思想和作品

  • 标签: 施米特 百岁诞辰 一般法律原则 东京审判 欧盟法 纽伦堡法庭
  • 简介: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护之劳动法调整范式的缺位,折射出现代劳动法历史使命再续和逻辑延伸之客观需求。家政工人在现代社会语境中所内射出来的诸多“人像”特征,有别于传统私法视域下的“人像”。固守形式平等的私法理念不能回应和规范家政工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在利益诉求。践行实质平等之社会法理念下的家政工人劳动权益监察制度,是国家基于社会本位的思想,对弱势家政工人劳动权益给予倾斜性保护的重要利益干预和调控机制。家政工人劳动权益监察制度是在家政工人劳动权益受劳动法保护模式下的必设性制度。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护监察制度与劳动监察制度在制度接轨时必须考量二者之一般性和特殊性。

  • 标签: 家政工人劳动权益 劳动监察 形式平等 实质平等
  • 简介:《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条作为立法目的条款,对该法各条款的解释和适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由于该法施行二十余年以来未进行过修改,现行条款中的整体目标、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均已出现不同程度不合时宜的情况。从立法技术上来说,宜秉承精益立法原则,对上述目标进行微调,塑造以保护竞争者、消费者和其他市场主体利益为直接目标,以保护市场有效竞争和社会公共利益为间接目标,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整体目标的多元利益保护体系,从而解决2016年2月公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送审稿)》所忽略掉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竞争者利益 消费者利益 有效竞争 社会公共利益
  • 简介:程序利益是当事人通过程序得到的对其尊严、平等和自由的维护,以及金钱、时间和精力的节省,包括精神程序利益和物质程序利益。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首先是宪法的要求,同时也是诉权保障和解决纠纷的需要。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之间、精神程序利益和物质程序利益之间存在冲突,合理的程序制度必须建立在平衡上述冲突的基础之上。精神程序利益的充分保障,关键在于提高程序公正的水平;而对物质程序利益的充分保障,则需要诸如构建小额诉讼程序、改造督促程序、扩大程序选择权等多方面的制度创新或改良。

  • 标签: 程序利益 冲突与平衡 保障
  • 简介:纯粹法学视野中的国家以其反传统、反常识的风格多年来一直深陷毁誉参半的漩涡,为了明了这一风格独异的国家理论的价值与缺陷,并从而由理论观照现实,对其作出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在对纯粹法学作出概述的基础上、在与传统国家法理论的比较中,对纯粹法学视野中的规范国家作出系统的把握,并展开进一步分析,揭示由其纯粹性而具有的积极价值,同时也揭示其问题所在:由于将国家等同于规范,且深度剥离规范的实质道德内涵,就使规范既不恰当地扩张了领地,同时又由于纯粹形式品格而显得逼仄,从而在理解国家和法律问题上存在缺陷。

  • 标签: 纯粹法学 国家—法律一元论 规范 基础规范 国家 主权
  • 简介:白彤东的《旧邦新命》存在着两个问题。首先,白彤东以及其他一些推动儒家政哲学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倾向于排斥儒家形上学和儒家元伦理维度,这是由他们对儒家哲学中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有所误解所致。其次,白彤东的政治学模型采用了比罗尔斯的薄化理论更薄的处理。我论证这个更薄的处理站不住脚;即使是罗尔斯自己的薄化理论对白彤东的比较研究来说也过于狭隘。因而,更厚的处理也是需要的。

  • 标签: 儒家政治哲学 儒家形上学 儒家元伦理学 薄化理论
  • 简介:是否应该将家政工人纳入劳动法律保护范围,并给予家政工人劳动法之"工人"身份和待遇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立法的重要难题。从比较法来看,世界范围内对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护主要有民事法律保护、劳动法保护、专门法保护以及民事——劳动法律协同保护四种模式。然而,家政工人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工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专门法保护模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我国立法应该将家政工人纳入劳动法律体系中保护,颁布《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护法》,提升我国家工人的地位和待遇,促进家政产业的发展。

  • 标签: 家政工人 劳动权益 法律模式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的时候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对此,学者指出:“这个条文对整个宪法来说,是一个特别条款。宪法是根本法,它巩固并确认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四项基本原则是国家的最高准则。但宪法同时又通过特别条款,允许在特殊的情况下和在特殊的区域内可以有一种例外。所以宪法第31条占有相当特殊的重要地位。它并不受宪法其他条款诸如第1条、第2条、第5

  • 标签: 国家利益 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国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设计
  • 简介:<正>一、国家利益的反垄断法保护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反垄断立法应如何因应入世对我国民族产业的巨大挑战,已引起我国学者的热烈讨论。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在入世的背景下,国家利益亟待反垄断法保护。如王家福认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资会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经验、雄厚的资金和经济实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家经济安全,也亟待制定反垄断法。王晓晔认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多的跨国公司将会通过并购或者建立合营企业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如果我国在这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制度,那些掌握着高科技并且有着资金优势的大跨国公司就非常容易在我国取得市场支配地位,进而滥用它们的市场势力,并提出中国反垄断立法不能再

  • 标签: 竞争政策 中国反垄断法 国家利益 反垄断立法 市场支配地位 利益保护
  • 简介:良好专业实践经验原则由规范化农业概念演变而来,具有跨学科交叉概念和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双重性质。这一原则在法律与理论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只能在具体的专业法领域进行具体化分析。那么我们如何在实践中确立良好专业实践经验原则的适用标准,增强该原则的可适用性?为什么不同专业法领域对良好专业实践经验原则的移植方式存在明显区别?本文将从农业领域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矛盾入手,深入分析良好专业实践经验原则在移植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对其今后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

  • 标签: 良好专业实践经验 规范化农业 生态利益 经济利益 法律移植
  • 简介:晚近,在与公共利益有关的国际投资仲裁中出现了片面保护投资者财产利益而严重忽视东道国公共利益的倾向。可以通过在投资条约中规定一定的公共利益保护内容并建立权威的条约解释机制、在仲裁中引入国家自由裁量权理论、"兼采效果和性质标准"认定东道国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以及增加仲裁程序透明度等措施,实现保护投资者财产利益与维护东道国公共利益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适当平衡。

  • 标签: 国际投资仲裁 公共利益 利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