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1976—1980年我们曾检验30例剌死案,占同期全部损伤致死案件的28.8%。现综合分析如下。一、一般情况30例刺死者中,男性22例(73.3%),女性8例(26.7%),16—30岁青年21例(70%),30岁以上中年7例(23.3%),10岁以下儿童2例。30例中又以他杀为多,

  • 标签: 例分析 刺死例
  • 简介:刚刚走过改革开放30年,今年,我们又迎来了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置身于当下立法日臻完善的繁荣。今天的人们似乎已很难想像三十多年前无法可依的荒芜。彼时,刚刚摆脱十年专制浩劫的中华民族徘徊在一片法制废墟上。创伤累累,前途未测。

  • 标签: 立法 地方人大常委会 盘点 中国 改革开放 中华民族
  • 简介:委讬公證人是應運内地改革開放和促進舆香港交往迫切需求而誕生的一項有創造性的制度。自1981年司法部首批委讬八位香港律师爲委讬公證人以來,這一制度不僅兄證了内地社會主義市埸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内地舆香港民商事關係日益密切,而且已成爲「一國兩制」下連接内地和香港兩個不同法域和推動兩地融合的重要紐带。

  • 标签: 香港律师 成就 内地 民商事 制度 司法
  • 简介:  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 标签: 农村改革 回顾憧憬 改革回顾
  • 简介:引言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以下简称《规约》)第30条在国际刑法的发展史上首次对国际刑事法院管辖的国际犯罪的心理要件作了一般性的规定,然而这一规定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学者批评和争议的中心。[1]对于《罗马规约》第30条关于心理要件的一般规定的理解,特别是对'故意和明知'的措辞的解释,两大法系学者的研究显示了严重的国别倾向,大陆法系背景的学者和英美法系背景的学者存在全然不同的解读。《罗马规约》的起草历史已经表明,其是在两大法系间的争议与妥协中诞生的,这一点

  • 标签: 中的故意 故意明知 约中的
  • 简介:笔者观察了从1976年以来本研究室保存的抗M、抗N抗血清效价及特异性变化情况,以液体及冻干两种保存方式进行比较并检测,发现虽然有的效价、特异性发生了变化,但在同一条件下有些抗血清并不因保存年限的长短和保存方式的不同而有显著变化.甚至有的抗血清经20年保存其效价、特异性不变,实验方法及过程如下.材料和方法1.材料1976年以来冰箱冷藏保存、不同年份研制的抗M、抗N抗血清;人新鲜1%OM1、ON红血球指示细胞;凹玻板.

  • 标签: 抗血清 特异性 不同期 保存方式 抗N 抗M
  • 简介:2009年是司法行政工作恢复30周年,也是公证制度恢复重建30周年,为更好地宣传公证制度,普及公证法律知识,提高公证公信力,推动公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公证协会决定向全国公证行业征集30年来有积极影响的公证案例。案例征集整理后将在《中国公证》等杂志报刊上发表或者采用其他形式广泛宣传。

  • 标签: 公证制度 案例 征集 司法行政工作 公证公信力 法律知识
  • 简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与经济体制的转变,贿赂案件的发案数由少到多、涉案金额由小到大、贿赂形式由简到繁、损害程度由轻到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与惩治贿赂犯罪的需要,我国贿赂犯罪刑事立法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在我国30年刑法惩治贿赂犯罪的过程历史进程中,一些案件曾经引发罪与非罪、此罪彼罪的激烈争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的是非争论,有些绵延至今仍未完全平息;还有一些涉及贿赂犯罪立法的理论问题,也曾引发理论界的深入讨论,其中一些意见已经被现行刑法所吸纳。有必要以自身国情为基础,多视角、全方位地检视我国的贿赂犯罪立法,不断吸收国外成功经验,遵循国际间共有的刑事法共同准则,完善我国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

  • 标签: 改革30年 法治 反腐败 贿赂犯罪 刑事立法
  • 简介:我国单位犯罪刑事立法的政策和功利性,决定了相关理论研究的现实性。但理论研究固有的价值和使命决定了它可以超越实践。建立在不同基础之上的理论研究的功能价值应该有所区别。从我国的刑法基础和单位犯罪的立法演进看,自然人犯罪是追究单位刑事责任的基础,以此为基点的理论研究立足现实,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单位犯罪 立法与研究 回顾 思考
  • 简介:英美法与大陆法的划分,仍是一项有益的认识工具。改革开放以来,英美法对我国法制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诉讼程序上增强当事人主义色彩,司法组织上确立普通法院的行政审判权,推动司法判决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英美法特色的具体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职业者培养方式改革等方面。考察和反思英美法的这些影响,能给我们若干启示。

  • 标签: 英美法 法制改革 改革开放
  • 简介:2002年9月30日子夜,喧闹一天的大地带着丰收的喜悦和一丝倦意,断断沉睡。而此时,“218”国道却依然车水马龙。为大西海水库输水工程运送沙石料的运输车队川流不息,车灯如织;满载着“国庆”长假回家团聚的学生和思乡儿女的各类大小客车,归心似箭,穿梭其中。乘坐在新M.T.5150依维柯客车上的11名学生和涪途搭乘的另外4名乘客大多数进入了梦乡,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场灭顶之灾正悄悄向他们袭来……

  • 标签: 学生 车队 马龙 真情 大小 国道
  • 简介:关于法字,历来有很多解释,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传统观念所认为的法的工具论思想并没有很大变化.违法之人应当被“法办”这样的表述依然为人们所熟知。法的惩罚性功能依然是被强调的。由于“文革”对社会的巨大冲击,人们意识到了“无法无天”的恐怖,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渐为社会所渴盼,关于法含义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 标签: 文化思考 改革开放 社会生活 新中国成立 传统观念 “文革”
  • 简介:目的建立高度残碎下颌骨性别判定的判别方程.方法对国内8个省市的已知确切性别的160具尸骨(男108例,女52例,年龄范围18~75岁)的下颌骨进行研究,测量了下颌骨左侧颌体(PM1~M2)段的24项测量指标,经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对测量数据分析,筛选出性别差异显著的指标.结果得到残碎下颌骨性别判别方程共计14组.最高性别判别率男性为78.7%,女性为76.9%,综合为73.8%.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碎尸、火灾、飞机失事等案事件以及考古中的高度残碎后牙段下颌骨的性别判别.

  • 标签: 下颌骨 性别判别 左侧 后牙 男性 年龄
  • 简介:改革开放30年以来,"依法治税"在我国税法学以及税收实务界获得了广泛认同。通过法律话语分析可知,"依法治税"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我国形成的独特话语现象,其理论言说的话语主体为政府官员,其言说的内容是使用法律(包括政策)"治"理税收。这样一种自上而下加以推行的"依法治税"模式在改革开放之初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随着"税收法治"的发展,"依法治税"理论言说开始式微,并且成为阻碍进一步推动税收法治的话语障碍。

  • 标签: 依法治税 话语 税收法治
  • 简介:今年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而南岸区院民行检察部门的设立却是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14年后的1992年。民行检察部门自设立至今,相比整个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已进入“而立”之年而言,它还只是刚刚进入“豆蔻”年华。虽然民行检察部门的设立时间不长,但其在中国法制建设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日渐成熟与理性,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估检察机关和检察权在法治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扮演的角色。民行检察部门是检察机关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将法的正义与秩序运送给窗外的社会。下面的两个案例只是民行检察部门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过程中成长的足印,可能略显踉跄,却日趋坚勇。

  • 标签: 检察机关 法治社会 法制建设 设立时间 部门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