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古代越南曾在不同时期借鉴和模仿中国的兵制,同时又根据越南的国情做了调适。由于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同一兵制内容在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发挥的作用亦不尽相同。本文拟以越南古代兵制为主线,就两国古代的统兵机构、禁军、地方军、兵役制度等内容做一比较。

  • 标签: 中国 越南 兵制
  • 简介:自2014年5月上台以来,印度莫迪政府将面向东南亚与东亚的“东向”政策升级为更加积极主动的“东向行动”政策,并加大了对南海问题的介人力度。印度与越南围绕南海问题进行了频繁的战略互动,双方在政治立场、海上安全、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日益成为影响南海局势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文拟梳理印度与越南双边互动的基本情况,并对其互动的意图与特点进行分析。

  • 标签: 南海问题 越南 政府 面向东南亚 积极主动 政治立场
  • 简介:在国际反恐联盟的打击下,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逐步土崩瓦解,国际反恐战争进入"后伊斯兰国时代"。受中东恐怖组织成员"回流"和阿富汗局势变化影响,根植于中亚政治经济环境的恐怖主义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活动范围和袭击目标国际化;恐怖主义思潮内生化、年轻化趋势明显;袭击方式更具极端化暴力特性。中亚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新变化对地区和周边的安全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中亚各国普遍加大了针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努力建立健全社会化的预防恐怖犯罪机制,并积极与国际社会一道争取地区安全局势可控。

  • 标签: “伊斯兰国” 中亚地区 恐怖主义
  • 简介:人道主义援助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自然灾害、人为冲突造成的人道危机导致人道需求不断增加,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抬头,以及经济下行等都对国际人道援助的发展前景构成挑战。本文从历史视角,结合关键历史事件、援助范围、援助行为体变化及相关规则制度的出现,系统分析国际人道援助发展的源流及其内涵特征,并认为国际人道援助体系及内涵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到扩展又重新收窄的过程。现阶段人道援助内涵因民粹主义泛起又呈现回归狭义援助的回缩趋势。因此,对国际人道援助发展演变的回顾反思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阶段其所面临的挑战及困境。

  • 标签: 国际人道援助 人道干预 新人道主义
  • 简介:泰国著名导演查崔查勒姆·尧克尔和彭力·云旦拿域安的数部作品都通过描绘乡村青年在都市中的遭遇来反映泰国传统文化在外来消费主义冲击下的弱势地位,甚至更进一步反映泰国整个国家在踏入全球化市场时的窘境。同时,通过'返回乡村'的主题,这些电影作品也倡导向自给自足、简单纯朴的传统生活方式回归。通过对两位导演不同时期的创作背景和作品文本进行比较,本文试图从若干部类似主题的电影入手,观察20世纪下半叶泰国传统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对抗对泰国的都市和乡村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标签: 消费主义 传统文化 自给自足 泰国电影 经济危机
  • 简介:变译理论是从大量翻译文本的变译现象中提取而逐步形成的。在不影响源语文本主旨要义的转换表达和信息的相对完整基础上,运用变通翻译的方法,可达到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在文化互动交流和信息快速传播的社会背景下,利用变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将变译理论运用到社会科学文本翻译中,有助于增加相关文本翻译的灵活性,适应翻译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加快翻译成果的推广。

  • 标签: 变译理论 俄语 医学社会学
  • 简介:爱国主义作为俄罗斯传统的民族价值观,在苏联解体初期曾遭受猛烈冲击和严峻挑战,在青少年价值观体系中一度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自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对独立初期被忽视的爱国主义教育重新予以重视。俄政府采取多元途径,将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积极在青少年中重构爱国主义价值观。总体而言,俄罗斯重构青少年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后续同样面临不少挑战。长期看来,重构青少年爱国主义价值观是俄罗斯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团结统一国家的必由之路。

  • 标签: 俄罗斯 青少年 爱国主义 价值观
  • 简介:冷战背景下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将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下的中国妖魔化,污蔑其对印度构成安全威胁。中印边界战争加剧了印度民族主义势力的安全担忧。在狭隘民族主义思维作用下,印度英文媒体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及中印关系进行大量负面报道,在印度社会掀起持续的反华逆流。囿于对华安全上的认知偏见和国内政治中的民粹主义风气,印度人民党以"中国威胁"为由对华持强硬立场,对印度的对华安全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致使中印关系遭受挫折。

  • 标签: 印度教民族主义 印度 中国 安全 政策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武装无人机成为新军事技术的象征,理解其军事和战略影响成为重要的课题。在既有的讨论中,支持者沿着功能本位论证无人机让战争变成了精确的外科手术,质疑者从价值本位批评它将战争变成了暗杀。两派在争论中各执一端,但都共享了将无人机器物化和静止化的预设。这些技术预设限制了我们对无人机变革与战争关系的思考,为此,引入技术社会学的“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该概念认为技术不是静止的,一直处在变革中,技术变革不是器物的变革,是与器物相关的系统变革,是技术与社会的共同演化。以此观之,无人机不是单独的器物,而是一个与社会无缝连接的系统,其演化的动力是技术利基、客观环境和社会制度三者相互作用,它经历了诞生、发展和制度化三个阶段。当前,无人机系统正处在制度化阶段,它与既有制度在资源分配、独立建制和价值观念上存在冲突和融合。如果没有技术突破和战略环境的剧变,这种冲突和融合将会长时间存在,这决定了当前无人机战争的含混性和复杂性。社会-技术系统的视角有利于思考技术变革和战争变迁的复杂性,并为应对未来的无人机战争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 标签: 技术变革 无人机 战争变迁 社会-技术系统 无人机战争
  • 简介:自2011年以来,中东局势的剧变特别是“伊斯兰国”的兴起,吸引了数万名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奔赴伊拉克和叙利亚参与战事.随着“伊斯兰国”日渐溃败,此波规模空前的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的转移和回流,将对国际安全造成深远的影响.仅从这些人员个体性的角度,难以全面评估此类安全威胁.应在“伊斯兰国”全球战略布局、本土恐怖组织结合当地议题的发展与重组以及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活动网络的联结等三个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在这三个层面的表现中,俄罗斯和中亚地区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安全风险.一是两地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规模庞大,而且大多成为“伊斯兰国”及其部分分支的主力,并在世界各地多次发动恐怖袭击;二是组织性较强,“伊斯兰国”的效忠组织及分支将成为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回流及恐怖活动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三是他们的转移和回流,不仅推动“圣战”萨拉菲主义等暴力极端主义的渗透,而且将提升俄罗斯及中亚恐怖主义的国际化水平.所以,如何增强上海合作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的反恐能力及合作水平,施行针对回流的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的改造政策,对于维护地区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 人员转移 人员回流 安全威胁 俄罗斯安全 中亚安全
  • 简介:宗教极端主义对“一带一路”影响巨大,不仅成胁海外中国公民和财产安全,破坏地区安全稳定形势,影响项目建设成本和进度,还刺激贩毒等其他犯罪行为。中亚地区的极端主义主要表现为宗教极端主义,形成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个人心理需求、错误的宗教教义和大国博弈等因素。有些人未能系统学习宗教知识却希望在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被极端势力鼓吹的错误宗教教义迷惑,进而加入极端组织并从事带有政治目的极端行为。一些大国出于地缘博弈的目的,资助和培训极端分子,也成为极端势力屡禁不绝的背后推手之一。反对极端主义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重要合作内容,现已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已形成比较有效的区域安全合作理念与模式,并取得很多具体成果,有效地维护了地区稳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双方宜在已有成果和经验教训基础上,综合考虑宗教、地缘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等因素,继续完善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区域国际机制,加强国家宗教事务管理领域合作,利用宗教体系内部的自我管理和净化体系拨乱反正,同时防范个别大国炒作和利用宗教极端势力干扰地区稳定。

  • 标签: 一带一路 极端主义 反极端主义 中亚国家 安全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 简介:南海地区海上非传统安全问题愈发严重,确保海上安全已经成为南海沿岸国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本文从相关国际法对于海上安全的解读、南海沿岸国及域外相关国家的海洋政策路径、沿岸国与使用国合作的新方向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南海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的重要性。文章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他法律和准法律的工具在打击海盗与海上恐怖活动、保障航行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局限性。除了国际法发挥的作用,沿岸国以及域外利益攸关国家如何就加强海上安全合作选择的政策路径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沿海国和使用国越来越意识到它们在确保海洋资源和海上通道得到持续有效利用方面存在共同利益,但对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存在显著分歧。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看到地区国家近年来在打击海盗和海上恐怖活动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态势。为了实现海上安全合作,需要有关国家努力凝聚共识,提高互信,打消海上合作将会影响主权权利的担忧。此外,南海声索国可以通过国际海事组织和东盟等国际组织加强区域合作,深化相互理解,最终为海上安全合作做好铺垫。

  • 标签: 南海 海上安全 国际法 合作机制
  • 简介:俄罗斯是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由于各地区在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上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地区生产力布局和居民分布也受到很大影响。区域分化是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各地区在经济竞争力上也有很大差距。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人均产值、人均收入、创新积极性等方面的较大差距已经影响了该国的经济安全。为更好推进中俄两国地区间合作,对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分化问题应该进行深入分析。

  • 标签: 俄罗斯 地区发展政策 经济 社会
  • 简介:现代精英政治日益改变着吉尔吉斯斯坦传统的部族主义利益分配方式、互动方式、动员方式。在利益分配上,强调精英主体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在互动方式上,政治精英利用区域主义叙事,将部族之间的利益斗争抬升为国家层面的政治斗争;在动员方式上,精英政治的利己主义行为导致利益分配内卷化,与此同时,社会民众自发自主的利益诉求在不需要部族参与的情况下,便能够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现代精英政治对传统的部族政治的冲击,弱化了部族主义分析范式对吉尔吉斯斯坦现代政治的解释力。

  • 标签: 吉尔吉斯斯坦 部族主义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