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一、2015大选后民选新政府上台众所周知,201511月大选,民盟获得压倒性胜利。国内外观察家们都密切关注着政权否能平稳移交,事实证明,一些担忧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基于双方相互的信任,尤其是吴登盛政府的信用,整个政权移交的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一)几次重要会见大选结束后,201512月,无论是吴登盛还是杜昂山素季,为了政权的顺利移交,都组建了过渡工作组。吴登盛政府组建的工作组由总统府部长吴拉通领导,民盟组建的工作组由民盟资深党员吴温腾领导。在此期间,胜选党主席杜昂山素季与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进行了3次会面。12月2日第一次会见,会后分别面带笑容亲切合影,虽然此次会见的内容并没有公开,但可以推断会谈过程并未发生不愉快,

  • 标签: 民盟 执政 展望 政权移交 昂山素季 工作组
  • 简介:2017以来,朝鲜不顾联合国的制裁,加速核导开发步伐,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这使得朝鲜半岛有关国家的战略底线发生碰撞,形势异常敏感严峻复杂——朝鲜与联合国的对抗加剧;美朝相互威胁升级,双方针锋相对;"萨德"在韩国部署完毕,美韩与中俄的战略对抗凸显。半岛形势濒近危局,但并未失控,朝核问题处于关键节点。在解决朝核危机问题上,路线分歧已上升为大国战略博弈,无核化机制被利用为战略博弈的平台,而通过制裁、施压解决朝核问题的方式值得反思。有关国家在努力探寻朝核危机的破解方案。

  • 标签: 朝鲜半岛形势 朝核危机 “萨德”入韩 战略安全
  • 简介:201711月25—26日,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联合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珠海举办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2017会暨“世界秩序转型与区域治理”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世界秩序转型与中国外交”“全球化与区域治理”“‘一带一路’与区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与区域治理”四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 标签: 国际政治研究 区域治理 世界秩序 年会综述 高校 转型
  • 简介:自法国殖民时代至今,社团一直是柬埔寨华社的基本组织单位。按照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分期,柬埔寨华人社会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法属柬埔寨的分帮而治时期;柬埔寨民族国家建构初期新老社团融合时期;经历20世纪70-80代20战乱和断层后,华人社会的重建时期;以及20世纪90代以来,随着来柬的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的新移民增多,华人社团进行整合发展的新时期。柬埔寨华人社团的发展因柬埔寨历史的曲折而具有其独特性,因制度体系的数次巨变而屡屡重构,这是柬埔寨华人在当地生存发展呈现出的一个独特面向。

  • 标签: 柬埔寨 华侨华人 社团
  • 简介:201612月7—8日,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与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6度论坛”在宁举行。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李建平,

  • 标签: 中国南海 论坛 综述 南京大学 创新中心 评价中心
  • 简介:即将过去的2017,无论对世界还是中国而言,都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当前,世界形势跌宕起伏,风云变幻,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正处于发展演变的重要关头,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战争与和平”“秩序与失序”“Al和数字化社会”成为2017国际形势的关键词。

  • 标签: 国际形势 展望 不确定性因素 世界形势 战争与和平 发展演变
  • 简介:2017东盟地区论坛中,朝鲜问题和南中国海问题成为两大热点议题。论坛与会各国对朝鲜半岛局势表示忧虑,敦促朝鲜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并呼吁各方重启对话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美国试图通过向东盟施压进一步孤立朝鲜的意图没有达成,对东南亚的忽视导致美国没有在论坛中发挥出应有的存在感。虽然南中国海问题较往年大幅好转,但是如果中国不能圆满解决领土主权这一核心问题,恐怕中国与东盟的良好关系难以长久维系。东盟的内部分裂将影响其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话语权。

  • 标签: 东盟 朝鲜半岛 南中国海 中国 美国 韩国
  • 简介:前言缅甸立法史经历多次退步与恢复。始于蒲甘王朝的大臣政务会一直沿用到殖民时代,到缅甸后军政府时代中止又恢复。1988军方夺取政权之后逾20多年里,缅甸再度经历重返议会民主制的历程。缅甸独立后的首个两院制立法机构在经历201011月争议纷呈的大选后,于20111月31日召集。此次大选见证了军方走向政治权力的幕后,但依然控制某些关键机构,包括在新议会的25%保留席位。尽管联邦议会已经开始形式立法、代表和监督职能,但其仍然处于发展的极初期阶段,需要改革和进一步支持,从而获得效率效果和公众信任。

  • 标签: 联邦议会 缅甸 国会 立法机构 议会民主制 殖民时代
  • 简介:从2014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其间虽略有反弹,但还是在低位徘徊。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产油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原油出口大国,油价下跌导致哈经济跌至谷底、金融危机加剧和财政状况恶化、就业压力陡增和居民收入锐减。为摆脱危机,哈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行经济结构转型、稳定金融和降低通胀率,推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 标签: 哈萨克斯坦 石油 经济
  • 简介:2016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调查统计结果于20171月18日揭晓,按得票多少分别是:(1)中国多方应对“南海仲裁”及相关挑衅;(2)雾霾红警频发,多地指数爆表;(3)美国拟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4)反腐行动深入发展;(5)中国军改强力推进;(6)《反恐怖主义法》实施;(7)魏则西、雷洋、聂树斌等人命官司广受关注;(8)习近平在核安全峰会上首提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9)蔡英文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10)朝鲜核、导问题继续发酵.

  • 标签: 中国国家安全 事件 十大 统计结果 台湾地区 核安全
  • 简介:20176月24-25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17理事会暨上海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三十纪念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会议进行期间,举行了2016度“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颁奖仪式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主持,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教授首先致辞。

  • 标签: 国际关系研究 优秀论文 颁奖典礼 中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会秘书长
  • 简介:在20世纪60代整体对外政策日益'革命'和'激进'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对关于老挝问题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的政策会显得灵活和务实?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与美国寻求一定程度的缓和。关于中国对第二次日内瓦会议的政策,本文运用最新解密的外交档案,从国际与国内因素两方面进行了系统考察,认为美国遏制战略的成功、老挝问题不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缓和中苏关系的努力等外部因素;克服国内经济衰退需要减少对外援助并创造相对缓和的国际环境、高层对外交政策分歧等内部因素,共同塑造了中国对第二次日内瓦会议的政策,并且内部因素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第二次日内瓦会议 中国 中美关系 中苏关系
  • 简介:核问题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由于核问题的影响范围广、跨国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的特点,因此如何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核政策挑战,维护核材料与核设施的安全,实现核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是全球各国都面临着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非传统安全 北京 评估 21世纪 人类社会
  • 简介:王军(中央民族大学)、刘雪莲(吉林大学)、孙学峰(清华大学)、曲博(外交学院)、李晨阳(云南大学)、昝涛(北京大学)、赵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徐弃郁(国防大学)、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樊吉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魏玲(外交学院)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关系研究 评审委员会 优秀论文 笔画 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