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究竟是政治文件还是法律协议,及其所确立的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途径是否可以排除《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成为分歧极大的法律争议。菲律宾和仲裁庭均主张《宣言》仅仅是一份政治文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便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也不能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中国主张《宣言》关于通过谈判途径解决争端的规定构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家间协议,且其所确立的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途径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因此菲律宾不可以依据《公约》提供的争端解决机制就相关争端提起仲裁。本文认为,《宣言》在争端解决问题上构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家间条约;其是否可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本质上是个法律适用问题,从海洋法角度讲,根据《公约》第281条的规定,《宣言》无法直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仅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形成制约;从条约法角度讲,《宣言》与《公约》构成了《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三十条“关于同一事项先后所订条约之适用”问题,相关争端应适用《宣言》提出的谈判和协商途径,据此方可直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文章首先从中菲南海仲裁案提出两个核心法律争议,并杭理菲律宾、中国各自主张以及仲裁庭对此争议的结论。其次论证《宣言》的条约属性。第三,分别从海洋法和条约法两个视角分析《宣言》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排除。

  • 标签: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条约属性 争端解决机制 排除
  • 简介:中国在2006年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二百九十八条所作的声明,属于例外而非保留。而例外恰是对该条款的正当适用,即,在该公约授权下,中国有权作出此项任择性例外声明,以排除在3类特定争端上的强制程序管辖权,而“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本质上属于此3类争端范围之内,因而中国在该案中所持之“不接受、不参与”立场具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常设仲裁法院 南海 菲律宾
  • 简介:南海问题涉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各类性质的海洋争端。包括“岛屿制度”和“历史性概念”,以及资源管理、军事活动和海洋科考、海洋环境保护等。《公约》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国际海洋法文件,为海洋治理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法律框架。但近年来《公约》的某些缺陷日益凸显,有些法律条文存在模糊性,导致各国在解决海洋争端过程中必然会在适用法律制度的问题上产生矛盾,在南海问题上尤为如此。《公约》第三方强制解决机制在南海争端的核心问题——岛屿制度和历史性概念上发挥的作用有限,在资源管理、军事活动、海洋环保、海洋科考在内的诸多问题上可扮演关键角色。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海洋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公约》扮演的角色,与其说是强制性的争端解决机制,不如说是海洋治理机制,为南海沿岸国的海洋治理实践提供指导。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争端解决机制 南海争端 南海仲裁案
  • 简介:《禁雷公约》从1997年达成至今已超过10年,缔约国在多大程度上遵守了这个条约成为衡量条约有效性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考察柬埔寨签署《禁雷公约》后(1998-2006年)的履约情况,发现柬埔寨政府在相当程度上遵守了条约,但基于传统安全利益的考虑以及国家履约能力的有限,造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违约行为。这意味着促使国家履行国际条约不仅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持等管理机制,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强制措施。

  • 标签: 《禁雷公约》 杀伤人员地雷 柬埔寨
  • 简介:UNCLOS中尚存“灰色区域”,没有对“海洋科研”、“军事测量”等词语进行界定,导致条款的不同解释和争端.主要原因在于其既是政治性协定又是法律协定.UNCLOS的大部分内容都相互联系并构成一个整体,为“一揽子交易”.美国并未批准UNCLOS,却常选择性援引相关权利条款,规避义务.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第三方享有条约下的权利并非没有任何限制;第三方应受习惯国际法规则和强行法的约束;应根据VCLT来解释UNCLOS.应在整个国际法体系下理解条约对第三方的法律效力以及“海洋科研”条款的含义.

  • 标签: 条约 第三方 法律效力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科研
  • 简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五部分关于强制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定实质上就是一个普通的仲裁条款,它在处理南海问题时面临着诸多局限。首先,《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制性是有限度的,第十五部分第一节和第三节为缔约国提供了可以规避强制机制的附加说明和选择性排除条款。其次.中菲南海争端显然是关于主权和海域划界的争端,明显超出了《公约》的管辖范围。仲裁庭对海上地物性质及“九段线”合法性的裁决会对中国的主张“未审先判”。再次,中菲达成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及中国根据《公约》298条做出的排除性声明是否能够排除仲裁庭对南海争端的管辖权?仲裁庭对此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最后。在可受理性问题上。必要的第三方问题及诉由消失问题的存在也使得本案不可受理。

  • 标签: 南海争端 中菲仲裁案 强制争端解决机制
  • 简介:一、《公约》的缔约已排除领土争议的可诉性制定《公约》的初衷是为了对国家在海洋领域产生的问题进行规范,而排除了就领土争议制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公约》的序言中有明确的表述:“本公约缔约各国,本着以互相谅解和合作的精神解决与海洋法有关的一切问题的愿望”。陆地或是说领土的问题,并不包括在《公约》规定的有关海洋法的议题之中。对《公约》涉及的范围也有明确表述:“在妥为顾及所有国家主权的情形下,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以便利国际交通和促进海洋的和平用途。海洋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以及研究、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精神 仲裁案 《公约》 南海 审判
  • 简介:针对是否要依据一定标准限制岛屿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这一问题,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谈判过程中始终存在不同意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仅在第121条第3款做出模糊性规定,该款不仅未明确定义岩礁,而且回避了对岩礁与岛屿进行精确划分。《公约》第121条第3款的解释是众多国际法学者关心的问题,然而国际法学者的解释并不一致。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实体问题裁决中对《公约》第121条第3款进行解释,并据此判定包括太平岛在内的南沙群岛所有岛礁在法律上均为无法产生专属经济区或者大陆架的“岩礁”。仲裁庭对《公约》第121条第3款进行的解释以及对南海岛礁法律地位的判定。均存在明显缺陷。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 岛屿制度 岩礁 南海 仲裁案
  • 简介:“编辑”、“专家”、“学者”三个概念的层次不同:“编辑”处于职业层面上,“专家”处于专业层面上,“学者”处于文化层面上。“编辑专家”与“编辑学者”的含义和目标不同:“编辑专家”追求知识和能力,“编辑学者”追求真理和智慧。

  • 标签: 编辑 专家 学者 编辑专家化 编辑学者化
  • 简介:今天,泰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密切地联系起来。在八十年代后半期,外国投资的迅速增长、制成品的出口和旅游业共同导致了泰国经济的日益国际。这种迅速的国际要求泰国必须对汇率、利率和贸易政策实行自由,以便保持由1985年9月的普拉扎协定(PlazaAccord)所造成的经济增长势头。

  • 标签: 经济自由化 经济增长势头 世界经济体系 国际化要求 金融机构 税制改革
  • 简介:在东盟的30年历程期间,世界经济活动明显地朝着地区和全球的方向发展。本文(1)论述这种世界性趋势及其对东盟的影响;(2)把东盟内部的贸易发展动态同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地区进行比较;(3)从亚太经济合作的角度论述东盟;(4)认为东盟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在有效地促进贸易发展方面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 标签: 东盟 内部贸易 地区化 非成员国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贸易集团
  • 简介:欧元的启动已经并且还将继续改变欧洲银行业的竞争版图,全能银行占统治地位的金融局面也已受到空前的冲击。本文将就欧元对欧元区国家银行的战略影响、全能银行与专业金融机构的比较作一讨论,重点探讨两个问题:1.欧洲金融并购浪潮是否代表了金融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 标签: 欧元 战略调整 全能银行 金融机构
  • 简介:欧洲是美国的盟友,近期却表现出较强的“去美元”倾向:不仅支持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调整,而且力推中欧货币合作和人民币国际。欧洲“去美元”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欧美历史上货币竞争关系的延续,也受金融危机后美国对欧洲经济冲击的推动,更是国际经济和货币格局变化趋势的反映。随着欧元区体制机制的完善和一体程度的提升,未来欧洲的“去美元”倾向可能更为明显,欧美在中东石油货币、人民币国际等问题上存在冲突风险。但是,鉴于欧洲尚缺乏挑战美元全球地位的实力和意志、在周边安全问题上仍无法摆脱对美依赖、美也无意压垮欧元区等因素,未来美欧在货币问题上仍有望谨慎管理分歧、避免发生“货币战争”。

  • 标签: 去美元化 币权 欧元区 国际货币体系
  • 简介:其实,早在1986年,菲律宾军方就已经提出军事现代的计划,但到目前为止,这个计划,几乎还停留在纸上。1991年,美军在菲律宾政府的强烈要求下,被迫从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撤退。随后,菲政府于1995年通过了国防现代法,全面启动菲军的现代进程。

  • 标签: 现代化进程 菲律宾 1986年 军事现代化 1991年 国防现代化
  • 简介:<正>印度的城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印度城市人口已达1.9亿,占总人口的23.7%。虽然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但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本文拟对印度城市的特点、原因、后果和政府采取的对策作一初步探讨,权当抛砖引玉一印度城市的主要特点根据莫尼斯·拉扎的研究,早在1586年,印度就有3200座镇和120座城市,但直到本世纪初,城镇的规模也没有多少扩大。因此我们考察印度城市的过程一般从本世纪初开始。

  • 标签: 人口城市化 城市人口 印度政府 城市地区 城市化水平 社会经济问题
  • 简介:一、引言进入21世纪后,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为深刻,加快信息建设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并运用所获取的信息有效地整合和运用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就成为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全面认识工业、信息、城镇、市场、国际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同时指出“大力推进信息与工业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 标签: 信息化发展 全球信息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 经济社会发展 会计 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