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8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在创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时,我们应当遵循运用这一方法,即根据研究对象的内在本质联系,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的原则.建立再现国际关系整体、揭示其演变规律的范畴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特有的逻辑行程,我们必须准确地确定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以及逻辑终点。本文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应以主权国家为逻辑起点;以国家(包括非国家行为体)对外行为的动因、国家之间关系的特征、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演变为逻辑中介;以对国际关系的运动发展以及冲突与合作的理论概括与规律性说明为逻辑终点。在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构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时,还必须综合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等辩证思维方法

  • 标签: 国际关系 科学理论体系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逻辑起点 主权国家 国际关系体系
  • 简介:除了几个值得注意的例外之外,伊斯兰教在中东以东地区的扩张是一个较少被关注的研究题目。如果我们意识到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穆斯林都居住在卡拉奇以东,那么这一点就显得尤其突出。然而,并不难理解人们为何忽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第一,阿拉伯中东被视为伊斯兰的中心地带,这使得关注文化传统如何形成的古典学者们自然选择这片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 标签: 伊斯兰教 皈依 印度 研究题目 中心地带 自然选择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太平洋岛国研究在机构创建和研究成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何妥善处理提升研究的学理水平和响应国家政策需要的关系方面.或者说是在妥善处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关系方面。针对目前岛国研究的状况,国内专家学者们在聊城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进行了充分探讨.对岛国研究今后的发展问题达成了一些基本认识。国内岛国研究的开展,应着眼于现实需要,集中主要力量于基础研究,借助国内外既有研究理论并积极进行创新,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升应用研究的适用性。

  • 标签: 太平洋岛国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研究方法
  • 简介:“共享安全”理论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安全理论体系和话语权的有益探讨。“共享安全”理论具有充分的历史哲学依据,《周易》中“保合太和”“协和万邦”的思想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阴阳协调、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儒家哲学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以“共建”“共存”和“共享”为核心的安全观;而践行中庸之道,则成为“共享安全”理论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和平主义外交理念和亲仁善邻的外交政策,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和平、和谐与合作安全的政治思想基础。东亚传统的安全体制体现了东亚国家在安全利益上的“共依”“共存”“共建”和“共享”,从而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东亚史上传统的安全和外交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的安全政策进一步为“共享安全”理论提供了安全和外交实践,其中作为“共享安全”实践基础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亲仁善邻的外交政策,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准绳和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存”“共建”和“共享”安全的和平主义战略价值趋向。

  • 标签: 共享安全 非传统安全理论中国学派 共建共存共享安全观 东亚传统安全体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简介: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最基本的动因和最明显的表现.本文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涌动着权力扩张的暗流.与以往依靠武力等暴力手段不同,全球化中的权力扩张更为隐秘,更具欺骗性.西方某些国家以全球治理论作为理论工具,以经济一体化和文化渗透为手段来达到扩张的目的.

  • 标签: 权力扩张 武力 全球治理 全球化进程 暴力 国家
  • 简介:印度大型集会活动频繁,踩踏事故时有发生,需要对其重点研究。以2004--2015年间发生的踩踏事故为例,借助Nvivo10软件,结合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解、编码、归纳和整理,最终提取印度踩踏事故诱发因素的4大核心因素,即人群因素、设施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此外,以踩踏事故的发生过程为主线,结合事故诱发因素,分析事故在不同阶段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最终提出踩踏事故的成因机理。

  • 标签: 踩踏事故 成因机理 扎根理论 印度 质性分析
  • 简介:美国国际地位走势问题是一个牵动世界总体局势演进的大问题。“9·11”以来特别是围绕伊拉克战争而出现的世界性反战甚至“反美主义”浪潮,使美国的国际威望不能不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由此也引起了各国学界对美国未来国际地位走向的关注和争议。为对此一重大问题作进一步深入探讨,“《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3月3日以“美国国际地位走势评估”为主题,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试图从各个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评估,以有助于对美国、对世界总体局势的认识和把握。现将与会部分知名学者、专家的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 标签: 国际地位 伊拉克战争 反美主义 国际威望 现代国际关系 专业角度
  • 简介:在2015年11月8日缅甸全国大选中,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昂山素季领导的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NLD,以下简称“民盟”)赢得了压倒性胜利,带来了缅甸第二阶段的政治转型。民盟赢得了议会491个民选议席(7个镇区被取消)中的390个(占79.4%),由军方支持的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USDP,以下简称“巩发党”)--在大选中惨败。

  • 标签: 权力再分配 缅甸 投票 全国民主联盟 诺贝尔和平奖 昂山素季
  • 简介:欧盟的决策机制是一种特殊的多元制度安排,涉及委员会、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其中委员会享有动议权,而理事会享有决策权。欧洲议会最初只有咨询权,经过一系列的权力演进,欧洲议会逐步获得了预算权和参与立法权。阿姆斯特丹条约引入的“共同决定”(co-decision)机制赋予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平等的立法权。欧洲党团在欧洲议会第一次普选前夕纷纷成立,经过多次调整形成了现在的几大党团。本文分析欧洲议会权力的演进与欧洲党团形成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问是相互促进的。欧洲议会权力的扩大诱发了欧洲党团的形成,而欧洲党团的形成提高了欧洲议会的决策效率,从而提高了欧洲议会在机构问决策中(inter-institutionaldecision-making)的作用。

  • 标签: 欧洲联盟 欧洲议会 欧洲党团 共同决定 咨询议会
  • 简介:越南的腐败与其经济高速增长相伴而生,腐败在其经济高速增长中是扮演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润滑剂”作用,还是阻碍经济增长的“沙子”角色,这有待实证的检验。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05年和2009年对越南企业的问卷调查,通过OLS和IV方法研究发现越南腐败阻碍了其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对未卷入腐败活动的企业而言,卷入腐败活动的企业生产率要低11.7%左右。越南腐败主要是通过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扭曲企业家稀缺才能的时间和精力配置来降低企业生产率的。作为投资东盟的重要目的地,我国企业在投资越南之前应充分考虑和认识到腐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产率的影响,未雨绸缪做好相应的准备。

  • 标签: 腐败 生产率 经济增长 阻碍作用
  • 简介:<正>人们要观察与认识世界,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思维方法,尽管在大多数场合,对这些方法的选择并不是事先有意识地进行的。素以思维深刻而著称于世的印度人亦不例外。本文力图简要地勾画出古代印度人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几种基本思维方法,以期能进入对印度哲学的更深层的认识。一、直觉思维方法印度哲学最初的系统发展始于奥义书。奥义书时期印度出现了一大批哲学家,他们提出

  • 标签: 逻辑思维方法 古代印度 奥义书 印度哲学 哲学家 辩证思维
  • 简介:一、价值链理论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的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分布于从供应商的原材料获取到最终产品消费时的服务之间的每一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波特认为企业价值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由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共同构成的价值链系统中。

  • 标签: 价值链理论 信息服务产业 赢利模式 ICT 企业价值链 汽车
  • 简介:依托全球化和区域-体化,权力转移的进程不断加快,多中心的国际权力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在多中心体系下,权力转移进程呈现出权力扩散、权力分解、特定议题上权力分配的不对称三种特点.这三种特点也深刻影响着权力转移进程中中等大国的行为.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彰显了印度作为中等大国在权力转移进程中的行为方式,也彰显了上海合作组织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利益诉求.对于印度与上海合作组织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调整自身的行为与对方的预期达成-致,从而为推动双方的发展与进步创造条件.

  • 标签: 权力转移 中等大国 国家行为 印度 上海合作组织
  • 简介:本文是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012年12月1日在“21世纪世界权力结构中的俄罗斯”年度国际会议暨“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成立20周年、《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创刊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对于国际关系体系未来发展及俄罗斯对外政策原则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拉夫罗夫认为,世界正经历深刻变化,未来世界将是多极格局,单极霸权主义没有前途。他还阐明了俄罗斯应如何应对新的形势。

  • 标签: 俄罗斯 对外政策 国际体系 多极世界
  • 简介:当代菲律宾女性权力参与程度很高,而且有自己的特色,即不仅女议员、女总统、女部长比例较高,而且政治家的妻女也拥有较大权力,其女性权力参与可分为正式权力参与和非正式权力参与,两者都有合法的渠道和机制.菲律宾女性权力参与又与家族政治密切相关,在缺乏民主的威权时期,女性更多是以非正式的方式参与权力政治,主要起辅助、补充、配合的角色.在民主转型时代,民主选举加上家族政治,大大促进了政治家族的女性参与正式权力领域.但是,家族政治本身就是与民主政治相对立的,实际上,家族政治是菲律宾政治发展的一个毒瘤,阻碍了菲律宾民主政治的成熟,也降低了普通公民,尤其是普通妇女群体参与权力政治的可能性,最终阻碍了女性政治参与的进一步提升.

  • 标签: 女性政治参与 家族政治 菲律宾
  • 简介:本文以1999~2010年东南亚旅华游客人次统计为样本,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东南亚旅华客流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南亚旅华客流空间结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1999~2010年间各年无标度区范围呈逐步扩大趋势,分形结构产生由局部分形→单分形→局部分形→双分形的发展变化。危机事件、旅游资源禀赋差异和区位因素是东南亚旅华客流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分形 齐夫参数 旅游流 空间结构 东南亚
  • 简介:霍夫斯泰德的民族文化维度理论存在六个维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气质/女性气质、权利差距、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取向/短期取向、纵容/自制.根据上述维度的视角来分析中俄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对双方文化的进一步理解.但是,霍夫斯泰德的民族文化维度理论并不完善,有一定局限性.

  • 标签: 霍夫斯泰德 文化 中国 俄罗斯
  • 简介:2009年以来,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功建成,双方的经济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中国与东盟仍然经历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通过对中国东盟长达20年的信任关系建构历程进行回顾,文章试图回答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东盟信任关系的建构这一理论问题。在对现有理论要素进行折中主义整合并且补充之后,文章从权力格局失衡以及东盟国家心理调适需要的角度重新看待中国与东盟20年来信任关系建构的互动进程,并对当前中国外交应对周边小国信任危机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中国-东盟关系 信任 权力格局失衡 心理调适
  • 简介:2012年,党的十八大正式将"海洋强国"明确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家战略层面就海洋与国家发展间的关系做出总体规划。在这前后,中国"海洋强国"的发展道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如何落实的话题,成为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焦点。本质上,这也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观念与方法论问题。就此,本文在梳理与评述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意识基础与行为逻辑进行了分析,进而就中国"海洋强国"的哲学内涵进行概括。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是海洋意识普遍觉醒和承继传统海洋认知的结果,这决定了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和合"观念基础及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的行为逻辑。因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在观念上以和平与合作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以开放为准则,而在海上竞争层面则强调对话与规则。

  • 标签: “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观 海洋安全 海上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