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秋季以来,地处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乌克兰局势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乌克兰危机从最初抗议政府外交政策的和平集会,到演变为流血冲突,随后引发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乌反对派当权,再到乌东南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全民公投并加入俄罗斯,可谓一波三折。目前,乌克兰、俄罗斯、美国和欧盟等各方虽然默认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的事实,但乌克兰危机远未平息。乌克兰靠近东部俄乌边境的各州俄语居民频繁集会,要求仿照克里米亚模式举行公投并加人俄罗斯。

  • 标签: 乌克兰 危机 克里米亚 俄罗斯 亚努科维奇 外交政策
  • 简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交流协会会长周铁农会见波兰前总统、“欧洲之友”基金会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9月14日)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会见波兰前总统、“欧洲之友”基金会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9月15日)

  • 标签: 图片新闻 全国人大常委会 亚历山大 副委员长 前总统 委员会
  • 简介: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政治学教授苏密特·甘古利和印度拉吉夫·甘地基金会现代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坎堤·巴杰帕依在《亚洲概览》1994年5月一期上联合发表了《印度和克什米尔危机》一文,提出随着冷战的结束,地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注意力已从考虑全球战略平衡转移到地区冲突。地区冲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地区权力分配及源于种族、宗教、领土、民族统一主义方面的争执,后者比前者更难处理。

  • 标签: 巴基斯坦 民族主义 印度教 危机 联邦制 地区冲突
  • 简介:1.在经济危机袭击下希思政府下台提前了十六个月的英国大选,即将在二月二十八日举行了。这次大选,是在英国国内财政经济困难日益严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举行的,所以,英国有些报

  • 标签: 增加工资 人民群众 示威游行 四年 火车司机 一九
  • 简介: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土耳其一直积极介入,成为叙利亚博弈的重要一方。几年来,土耳其的叙利亚策略可划分为初期冒进、中期疲于应付与后期务实三个阶段。就结果来看,土耳其可谓身陷叙利亚困境:库尔德问题再起波澜;难民与反恐问题日益严峻;与美国、俄罗斯关系不甚明朗。

  • 标签: 叙利亚 土耳其 危机 库尔德问题 反恐问题 俄罗斯
  • 简介:1997年12月2日,持续4个月之久的巴基斯坦宪法危机终以莱加里总统辞职结束。这次危机的起因是谢里夫总理今年初利用巴穆盟在议会优势,通过了“宪法第13修正案”,废除了总统解散议会和政府的权力。总理和总统间由此产生了嫌隙。8月,总理和高等法院发生司法争执,总统想通过对高等法院的支持,恢复被“宪法第13修正案”废除了的权力。11月,高等法院出现分别支持总统或总理的两派,并在12月2日围绕“宪法第13修正案”分别作出针锋相对的裁决,使总统面临两难选择。为了不使形势进一步恶化,莱加里总统决定辞职。现将有关材料简介如下:

  • 标签: 巴基斯坦 高等法院 修正案 政治危机 宪法危机 党派斗争
  • 简介:乌克兰危机是民主政治、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民族政治等要素杂糅并复合互动的产物,作者从民族政治的角度对之加以解读。第一,历史上的民族积怨与对立是导致乌克兰危机的重要历史根源,但它在当下如何被“记忆”与“重新发现”才是理解这一根源的关键。第二,在乌克兰二十余年国家建设中,出现了国族主导与主体民族主导两种路径的张力与冲突,这是导致当前乌克兰危机的深层次国内政治根源。第三,在乌克兰民主实践中,出现了现代政党政治与传统民族政治合体的趋势,这一合体包含了内在张力,实际上是乌克兰国家转型不成熟的标志,这是当前乌克兰危机爆发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根源。第四,不恰当地运用民族自决权,则是乌克兰危机迈向国际危机的重要根源。第五,从国内政治角度看,乌克兰危机源自国家建设的失败,其民族政治更应从国家建设意义上加以审视。鉴于乌克兰危机短时间难有转机,面对危机发酵以及后危机时代的冲突治理,民族政治因素的负面作用仍不容忽视,民族政治在未来的乌克兰政治生活中仍将是一个棘手的对象。

  • 标签: 乌克兰危机 民族政治 民族自决 政党政治
  • 简介:现在,经济危机正被统治阶级用作执行保守的经济政策的借口,被提到日程上来的私有化便是这样一种政策。提出这项政策的人依据的理由是国营企业效益低。尽管许多国营企业对某些贸易拥有专利,但仍年年亏损。人们指责公共企业增大国际收支的赤字,而且这已成了近几年来的痼疾。在政治上,公共企业被认为是“贵族工人”的群聚之地,他们从来是把自己的特

  • 标签: 公共企业 国外贷款 私人企业家 资金投放 总理办公室 制造业部门
  • 简介:乌克兰危机后至今,日本对俄政策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乌克兰危机伊始,日本一边跟随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进行经济制裁,另一方面希望得到俄的谅解,继续与俄保持稳定的关系,开展经济合作,但日本的做法引起俄的不满。随后乘普京访日之机,日本对俄经济制裁有所松动,与俄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日俄关系起伏不定的特点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展望未来日俄关系,领土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但双方仍会保持各领域的合作关系。

  • 标签: 乌克兰危机 俄罗斯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