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美国对于越南拥有丰富经济资源和佔有重要战略地方位面垂涎已久。《纽约时报》1950年2月11日载文露骨地道出了美国对印度支那真正意图,它说:“印度支那是值得大赌一下对象。北部有可以输出锡、钨、锌、锰、煤、木材和大米,南部有米、橡胶、茶叶、胡椒、牲畜、牛羊皮等等。印度支那和缅甸同是东南亚产米区。……

  • 标签: 印度支那 越南 《纽约时报》 经济资源 东南亚 方位面
  • 简介:后冷战时代,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和平和发展这个主题之外,恐怖和帝国构成了全球化一个副主题.孱弱恐怖活动以庞大资本帝国为攻击目标,资本帝国以反恐为工具,二者在全球化过程中相互对抗,是全球体系腐败区域所孳生孪生物.从这个角度看,恐怖和帝国在本质上都是失败者.全球性本体生成和全球社会的确立是全球化所要到达终极目的地,而恐怖和帝国必将在到达这一目的地过程中最终消亡

  • 标签: 恐怖 资本过程 帝国神话 全球化缺口
  • 简介:前言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同时,人们做出了"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世纪"这样预测.亚太地区主角是美国、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东盟(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越南等)、中国等.因此,也可以将新时代称为太平洋时代,但其中心已从美国移到西太平洋亚洲,从这一点上看,称为亚洲太平洋时代是很合适.

  • 标签: 东南亚 华侨 资本积累 华人经济 毕侨企业
  • 简介:一、海外汉语形成及分布本文所谓“汉语”包括在海内外使用中文、汉语及其方言,所谓华人也包括侨居或定居海外华人。

  • 标签: 全球化过程 汉语 海外 华人 定居
  • 简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苏联在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驱动下提出,是在蒋介石国民政府为维护自己统治权而对苏做出重大妥协情况下签订。它在客观上对中国革命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极为有限,它实质上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利益。日渐成熟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带领全国人民终于赢得全国革命胜利。

  • 标签: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中国东北 中国革命
  • 简介:东南亚市民社会组织壮大以及参与地区事务积极性提高是新时期东盟地区主义发展一个明显特征,这也为东盟双轨外交之外提供了新外交沟通形式,第三轨道外交成为市民社会组织参与并影响东盟决策重要形式。通过对这一现象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东盟决策机制和过程

  • 标签: 东盟 非政府行为体 第三轨道外交 决策
  • 简介:印度现代化过程混合经济模式方华平MIXEDECONOMICMODEL:ANINDIANCASE¥FangHuapingSincetheindependence,theIndiangovernmenthaspractisedatypical“mix...

  • 标签: 混合经济模式 尼赫鲁 印度经济 社会主义 印度社会 现代化过程
  • 简介: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中缅边界存在“三段未决问题”,分别是北段尖高山以北未定界问题、中段猛卯三角地①“永租”问题和南段“1941年线”问题。1954年至1961年,经过反复沟通和多次谈判,中缅两国最终和平解决了边界问题。根据其特点,中缅边界问题解决历史过程可划分为提出问题、初步交换意见、直接谈判和签订条约4个阶段。

  • 标签: 中缅边界 历史过程
  • 简介:60年来中缅关系提供了发展两国关系宝贵历史经验,主要是:相邻地域和密切民族、经济联系和由此形成利益攸关关系是中缅关系重要特点和广泛、厚实基础;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两国关系基本准则;中缅友好关系和合作水平提高动力是双方为扩大和实现合作共赢互动,而在这互动中中国作为大国对缅合作战略和积极主动极为重要;两国关系发展趋势是领域越来越广泛、合作水平不断提高,趋向于战略性合作。尽管缅甸正在积极推行多边外交,但中国对缅甸具有特殊重要性,巩固、发展和提升两国关系关键还在于不断巩固与扩大两国共同利益。

  • 标签: 中缅关系 60年 过程 经验
  • 简介:本文以马来西亚和中国建交过程(1949--1974)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元启发理论分析马来西亚对华关系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马来西亚独立前(1945—1957)笼罩在英中关系之下马中关系,并把它作为分析马来西亚独立初期马中冲突关系生态历史背景;接着分析马来西亚独立之初到20世纪60年代末马中对抗与冲突关系深刻背景,揭示国际格局与国家安全利益对一个国家对外政策决定性影响;然后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马中和解与建交背景,诠释国际格局变化、国内形势发展、关键领导人个人素养等因素导致一国对外政策变化;最后对马中关系曲折发展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总结。

  • 标签: 马来西亚对华关系 背景分析 层次分析 多元启发理论
  • 简介: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中充分发挥传媒作用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传媒在CAFTA建设中经济和文化作用,从而丰富和深化对自由贸易区建设产业内涵及动力机制理解。

  • 标签: 传媒 CAFTA 角色定位 功能发挥
  • 简介:“人安全”概念提出促使人们对安全内涵和如何提供安全进行更深刻思考。但是,人安全概念提出后引发了很多争议,也产生了不少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将人安全中“免于恐惧自由”与“免于匮乏自由”相互对立起来,以至于将前者视为西方概念而后者为东方概念。在这种话语中隐含了“免于恐惧自由才是人安全中优先考虑因素”,其产生后果是在全球范围内存在贫困、饥饿等严重危害人尊严安全问题可能被置于安全考虑范围之外。回顾人安全概念之争,探讨人安全核心理念及其相关概念,比如安全与发展、直接暴力与结构暴力之间关系,可以矫正这种误区,并证明人安全概念既不是西方也不是东方,它是以人类最基本价值、需求和尊严为中心,具有普遍意义和道德说服力综合性理念。这种综合性界定自然要求安全维护方式不应停留在被动和短期应对层面而应寻求早期预防、长期建构、能力提升等积极手段以便实现“积极安全”。

  • 标签: 人的安全 人的尊严 免于恐惧与匮乏 结构暴力 积极安全
  • 简介:直到最近缅甸军政府强力镇压了2007年9月和平抗议之后,这个国家才重新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但是,这个事件只是专制政权领导导致灾难性问题最新事例。几十年来,军政府治国之策导致国家穷困,完全无视缅甸人民权利。

  • 标签: 缅甸 印尼 危机 2007年 国际社会 专制政权
  • 简介:“人安全”是一种将人视作安全主体全新安全理念。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开始接受“人安全”基本理念。东盟试图从广义上来理解“人安全”并突出其“免于匮乏自由”一面,在国家安全与“人安全”关系方面东盟强调两者互补性,在“与人权相关干涉”等问题上则固守其传统“东盟方式”。东盟之所以能够接受“人安全”基本理念,主要是因为冷战后地区安全环境转变、地区已有“综合安全”观积淀、非政府组织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 标签: 东盟 “人的安全” “东盟方式”
  • 简介:当前,人们正在热烈地讨论中国参与非洲发展问题。在北京和其他地方,不同领域专家都在分析、研究,并希望找到中国与非洲大陆建立新经济联系内在动机。站在一个非洲人角度,我应该承认,是中国将非洲带到了西方大国利益中心。

  • 标签: 非洲大陆 中国 内在动机 经济联系 非洲人
  • 简介:包括日本发达国家随着人口高龄化,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高龄者医疗费增加以及少子化所造成年轻劳动力不足等。尤其是护理高龄者护理人才严重不足,日本2025年度预计护理人才有100万人缺口。日本政府正在探讨通过雇用外国人劳工来补充一部分护理人才不足,并于2008年以后开始利用经济合作协定(EPA)接受护理福利士候补者。这些护理人才大多是来自亚洲地区劳工,经济增长迅速亚洲新兴国家也急速地迎来了高龄化,但这些国家并没有过多地探讨几十年后护理人才不足问题。

  • 标签: 高龄化 少子化 老龄人口 高龄者 合作协定 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