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为2007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论坛”所准备的发言稿。他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的成功建立在以下两点的基础上:一是它实施了适应本国国情和发展目标的政策和战略,二是创新。

  • 标签: 中国经济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007年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家 大学教授
  • 简介:保罗·霍肯、莱斯特·布朗及弗兰西斯·凯恩克洛斯等一些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拥护增长的"绿色资本主义"理论家们拒绝接受20世纪70年代第一波环保主义者的反增长理论,主张绿色技术、绿色税收、有生态意识的购物等能够把利润追求和环境目标"结合"起来,甚至可以"颠覆企业实践中的许多基本规则",从而"可以使重建环境与赚钱成为一回事"。

  • 标签: 资本主义 经济模式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成功 环境目标
  • 简介:未成年人“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模式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改革中的最新成果,设立独立的未成年人检察机构是这一工作模式的开展前提,批捕、起诉、诉讼监督和预防帮教四位一体是这一工作模式的基本内容,符合对未成牟人保护一体化的要求、体现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理念、有利于未检工作的长远发展是这一工作模式的价值所在。

  • 标签: 未成年人 捕诉监防 一体化 工作模式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上程恩富和丁军的《苏联剧变主要原因的系统分析》一文,对苏联剧变原因的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九评”槽臼,较之归因于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变质背叛论”,更客观一些,是一个进步。但应打破苏联剧变现实因素与历史因素关系问题上的折衷主义,更加勇敢地面对历史,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苏联的种种弊端大都是传统体制的结果。体制模式是苏联剧变的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契合点。程恩富、丁军文章也认为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三大主要原因是“基于高度集权和僵化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和模式”之上的,但这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矛盾;文章在论题概括和资料运用等方面也存在不足。

  • 标签: 苏联剧变 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 列宁
  • 简介:在上海自贸区的各项试验内容中,对外资的负面清单管理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地方之一。这项试验是我国整个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与我国在今年7月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表示同意采用负面清单方式开展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相呼应。

  • 标签: 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清单 负面 风险 有机组成部分 双边投资协定
  • 简介:当前中国以维稳为主的社会管制价值取向面临着一系列困境:集权式的内在逻辑与分权化的民主趋势相矛盾、行政权力扩张与私人权利维护相冲突、维稳高成本与管制低成效相偏离等。面对经济社会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社会管制价值取向必须向以满足民生需求、维护并增进公民社会权利方向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须从以下三个层面推动:以培育公共精神为主线重塑价值理念、以维护社会权利为重点全面推进制度创新、以分权为核心构建多元主体合作的集体行动机制等。

  • 标签: 社会管制 公共服务 以人为本
  • 简介: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管理相结合,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增强社会管理的柔韧性、丰富社会管理的人本性具有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探索和运用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充分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机制和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等途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管理 途径
  • 简介:重新犯罪率是衡量社会治安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重视重新犯罪研究有利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决策不断趋于科学化。青少年作为重新犯罪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群体,其犯罪年龄早,社会化不足,具有犯罪人格,对社会的危害长久且严重应引起全社会关注。从创新青少年社会管理角度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应注重对青少年犯罪人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完善并落实社区矫正制度。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加强少年立法工作,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少年司法制度。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重新犯罪 少年立法 非监禁刑 短刑犯监狱 社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