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译者前言:这里刊栽的译文选自20世纪上半期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鲍里斯·布鲁兹库斯(BorisD.Brutzkus)的《苏维埃俄国的计划经济》一书。布鲁兹库斯,1874年10月生于立陶宛,1908年在彼得堡农学院任教,1918年任彼得堡农业研究所教授,作为俄罗斯一流的农业问题权威,1922年任农业人民委员部彼得格勒省农业计划委员会主席。

  • 标签: 布鲁兹库斯 苏俄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
  • 简介:刚刚发生的过去,例如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震动阿拉伯世界的抗议浪潮,提醒我们:意识到局势可能导致危机爆发是一回事,推测危机何时发生及其导火索是什么将是另一种猜测。而危机在爆发之后是否会升级,则取决于牵涉其中的多种主体的决策。其他因素,如传染病、恐怖袭击和自然灾害,在本质上是无法预测的。经过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事务研究中心(CIDOB)研究者激烈的讨论,我们辨识了十五大趋势,虽然这些趋势在数月或数年前就开始出现,但是,在2015年将会以更强的态势显现。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辨别国际事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脆弱领域并促进相关行动,第二个同等重要的意图是识别那些难以逆转的趋势,基于这些趋势,可以阐明中长期的方案和政策。

  • 标签: 经济 安全 恐怖主义 冲突 合作
  • 简介:从俄罗斯经济改革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若干共性问题庞川(一)国际国内都有人提出,应当把当前世界性的大转轨作为一门学科──过渡学加以研究。就社会主义各国而言,向市场经济转轨,或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从八十年代以来,...

  • 标签: 经济改革 市场经济转轨 俄罗斯经济 计划经济 经济一体化 人民群众
  • 简介:2006年12月是苏联解体15周年。15年前的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签署了《别洛韦日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声称“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2006年12月4日,俄罗斯《政治杂志》第45-46期合刊发表了亚历山大-戈洛夫科夫的《关于纪念别洛韦日分裂的思考》一文,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后果作了分析,对解体以来的15年作了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苏联解体 独立国家联合体 白俄罗斯 政治实体 国际法主体 亚历山大
  • 简介:<正>现代托洛茨基主义是二三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裂的产物,起源于列宁逝世前后俄共(布)党内的左翼反对派。1929年托洛茨基被驱逐出苏联国境,开始组织共产国际的左翼反对派,到三十年代逐渐发展为国际上一股极左势力,在1938年9月建立了托派的第四国际组织,开始被称为现代托洛茨基主义。现代托洛茨基主义在理论上标榜信奉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以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为指导思想;在政治上推行它们的“世界革命矽战略,在组织上既强调建立超越民族国界的世界党,又主张组织内部派别自由。现在第四国际已经分裂为互相对立的几个国际性组织,在五六十个国家里有它们的支部,成员有几万人,主要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里的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以及小资产阶级群众中影响较深,成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般极左政治势力和极左思潮。下面分别介绍第四国际的历史概况、组织情况以及现代托洛茨基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策略。

  • 标签: 托洛茨基主义 第四国际 世界革命 左翼反对派 不断革命论 资本主义国家
  • 简介:地中海地区横跨欧亚非,是三大洲交融的要冲,对欧盟具有毋庸置疑的战略重要性。早在1992年,欧盟理事会就强调了发展与地中海国家全面关系的重要性。1994年,欧洲委员会发布了题为“加强欧盟的地中海政策:建立欧洲-地中海伙伴计划(EMP)”的通讯文件。出于对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欧盟渴望与地中海国家建立更为有利的关系。

  • 标签: 巴塞罗那 欧盟理事会 地中海地区 地中海国家 欧洲委员会 评估
  • 简介:星火计划在福建实施10年——被奉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当地农村产业化,为国家创造了财富,给农民带来了实惠.由此,触动了原有的经济结构、文明程度及体制机能,并逐步强化了社会的科技意识.“星火”引领农村经济大跨越

  • 标签: 星火计划 科技兴农 农村经济 食用菌 科技意识 综合技术
  • 简介:1994年1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领导人聚集在布鲁塞尔,讨论是否将北约扩大到东欧的问题。与会者对这个不仅涉及该组织自身前途和命运,而且还涉及整个欧洲一体化进程和安全体系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与磋商,最后根据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建议,通过了名为“和平伙伴关系”的新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

  • 标签: 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政治 总统克林顿 国际社会 伙伴计划 伙伴关系
  • 简介:<正>现在中共中央编译局担任马列著作编译部专家的德国学者、原民主德国爱尔福特师范大学教授埃克·考普夫在德国共产党《我们的时代》报1997年10月10日第41号上发表了题为《中国高举党旗和五星红旗迈向21世纪》的文章,对中共十五大作了高度评价。现将该文译载如下。

  • 标签: 中共十五大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社会 有中国特色 党代表大会 民主德国
  • 简介:世纪之交,国际风云变幻,存在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两极对峙格局消失了。过去的终究过去,未来的也将开始,变化的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回顾20世纪的历史,国际格局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特征、规模甚至发展方向;同时社会主义运动自身的发展,也构成了20世纪国际格局变迁的一个重要动因和方面。那么,在世界格局变迁中,社会主义占有怎样的地位?两者相互间的影响和走向如何?世纪之交我们要借鉴历史,正视现实,思考未来。为此本刊记者彭萍萍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王逸舟研究员,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国际格局 社会主义 社会变迁 意识形态 苏东剧变 政治形态
  • 简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2003年3月13日号《纽约书评》上发表《布什的减税计划-各种危险》一文,对布什的减税计划公开提出质疑和批评,认为该计划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反而会增加不平等。他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即通过强有力的税收体制将钱转移给那些将会迅速花掉钱的人:失业人员、地方政府以及低收入者。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斯蒂格利茨 美国经济学家 布什 减税计划 税收体制 失业人员
  • 简介:澳大利亚政府于2017年8月20日发布最新反恐战略计划,该策略将成为澳大利亚公共场所的一项长期法规。计划提到,从建筑师到吧台工作人员,所有需要管理大量人群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时刻思考安全问题,以防发生恐怖袭击。计划书要求有关各方特别留意体育馆、公共交通站点、购物中心、酒吧、俱乐部、酒店、宗教场地、观光点、电影院、公园、步行街及其他活动举办场所的安保情况。这些场所的经营者将得到政府提供的自行评测设备及检查项目清单,以确保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 标签: 澳大利亚 反恐战略 计划书 政府 公共场所 工作人员
  • 简介:<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前,在美国的全球政策中,中国所占的比重是无可比拟的,即,到那期间为止,对美国来说,首要课题是联合抗苏和维持美—日—中三角关系,而美中经济贸易问题是其较重要的问题。冷战结束、东西方对抗消除的情况下,政治因素不再是决定中美两国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冷战结束后,中国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所占的地政学的、战略性的重要性大大减少了。加上克林顿总统是在美国国内经济最差

  • 标签: 中美两国 贸易逆差 中美经济 最惠国待遇 在华投资 对美出口
  • 简介:学校午餐计划(NationalSchoolLunchProgram)是美国第二大联邦食品和营养救助项目。此项计划主要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在校学生提供免费或减价营养午餐,旨在改善儿童饮食状况,提升儿童整体福祉。本文介绍了美国学校午餐计划自20世纪40年代设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回顾了项目的历次重要变革。从救助内容,救助对象,管理体制,申请和资格审核四方面介绍了项目的运行现状。通过回顾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项目在改善儿童食品短缺和低质量饮食方面的效果。结合学校午餐计划的做法和经验,讨论了对我国学校营养政策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学校午餐计划 项目效果 学校营养政策 美国
  • 简介:<正>在苏联、东欧急速变化的背景下,越南正在谋求改变其自1976年南北统一后,对苏联、东欧依存度很高的经济结构,越南现在推进的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改革旨在进一步加强独立化的基础。西方各国以各种形式加快了对越南的支援,其速度、规模不断扩大。

  • 标签: 经济改革 越南 经济结构 市场经济 依存度 印度支那
  • 简介:<正>按照联邦经济稳定问题社会委员会1983年3月公布的《小经济的地位和发展》文件,小经济是指:——在一切部门(包括农业在内)从事独立经营,即从事小商品生产或合作生产,或按预约生产的基层劳动组织和劳动组织,其中包括有少数工人劳动的农业;

  • 标签: 小经济 劳动组织 小商品 预约生产 农业 合作生产
  • 简介:中国经济改革20多年,俄罗斯改革十几年.坦诚地说,比较双方的经济改革成就,俄罗斯相去甚远.人们对中国改革可以有不同感受,但是有一点应当肯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长足进步.2000年,中国的GDP相当于1989年的293%.相比之下,同一时期,俄罗斯只达到57.3%,捷克为94.7%,乌克兰为44.3%,波兰为117.8%.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改革 经济体制 所有制 农村经济
  • 简介:<正>1982年11月,安德罗波夫成为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不久,他就明确表示,苏联的经济是他关心的一项大事。他作为总书记的第一次公开发言中就已经给经济状况作出了一番相当坦率的描述:增长速度降低,资金和消费品普遍短缺,至少在国营的企业之中,工人们的过去那些劳动纪律已在逐渐消失。

  • 标签: 经济改革 苏联 经济状况 劳动纪律 消费品 安德罗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