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生态马克主义代表了马克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肯定并巩固了马克主义自身的生态思想;继承了马克主义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批判性;提出了用生态理念更新社会主义的制度内涵和发展样式。

  • 标签: 生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新阶段
  • 简介:马克主义中国化”不只是一个实践概念,也包含着理论的内涵;“中国化马克主义”也不只是一个理论概念,内含着实践的底蕴。从实践的角度来把握,马克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主义都体现为一个实践过程,而“中国问题”、“话语转换”以及“阶段整合”则分别凸显出了马克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主义共同的实践起点、实践存在样态以及完整的实践进程;马克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主义之间实践互动过程中,内含着整体性逻辑、时序性逻辑以及主体性逻辑等基本逻辑。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实践互动
  • 简介:现代政治从维护人的权利出发,将道德与政治分离开来,带来了种种现代文明的弊端。卢梭、黑格尔等人力图重建政治的道德基础,黑格尔法哲学是现代政治的最终完成。马克对现代政治的批判围绕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来展开,他不再为现代政治寻求美德支撑,而是在揭示和批判现代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提出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思想,并构想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马克既是一个现代政治的激进的批判者和超越者,同时也是其价值理想的最坚定的追求者。

  • 标签: 现代政治 道德基础 个体权利 共产主义
  • 简介:梅洛·庞蒂是20世纪法国乃至世界至为杰出的身体现象大师。其身体现象的主要内容为身体主题、心身关系、身体图式、身体的体验及世界主题等。尽管其身体现象打开了一扇观察与解释世界的全新视域,并在身体哲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存在着相应的历史局限与理论缺陷。这表现为其身体主题缺乏社会历史感,以及心身关系分析性的欠缺与身体体验的神秘虚无主义。运用马克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批判梅洛·庞蒂的身体瑚.象,有利干当前身体研究和精神分析的更系统科学探求。

  • 标签: 梅洛·庞蒂 身体现象学 心身关系 辩证法批判
  • 简介:生态马克主义是生态马克主义理论结合的成果,这种结合并非简单地将两者观点糅合在一起,而是针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即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是和谐统一的辨证运动,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马克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启示
  • 简介:毛泽东认为马克主义是科学,是拯救中华民族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主义;马克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僵死的教条,必须坚决反对主观主义;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也离不开理论,必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要做好"结合"工作,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一靠学习,二靠实践;马克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但必须创造新的理论,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由此形成了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代表的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 标签: 毛泽东 坚持 发展 马克思主义 逻辑演进
  • 简介:推进马克主义时代化,是党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发展的实践,总结中外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着眼于马克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所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对于保持马克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丰富马克主义时代化的内涵,推进中国化马克主义发展,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实践 实现路径
  • 简介:1951年11月,联共(布)中央为评定苏联科学院组织编写的《政治经济教科书》书稿,召开了经济问题讨论会。斯大林根据会上提出的一些问题,于1952年2—9月间,写了《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和相关的三封信,于当年结集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出版。该书根据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一些基本规律,涉及政治经济的研究对象、基本经济规律及其性质、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三大差别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等问题。

  • 标签: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毛泽东 1951年 生产力性质 实践
  • 简介:政治实践是马克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通过政治实践活动推进马克主义大众化.党的政治实践活动,逻辑上必须与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统一;内容上必须与党的中心任务相结合;形式上要避免运动化的倾向.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充分发挥政治实践的大众化效应,宏观层面,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化取代运动化;中观层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务实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微观层面,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着重解决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政治实践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路径创新
  • 简介:马克主义的生态思想通过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发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生产必然采取的剥夺自然和人的不道德形式,协同进化则表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任何片面强调“斗争”与“合作”的环境伦理话语都缺乏辩证的方法论基础和恰当的政治一伦理考量。马克生态伦理思想的建构及其实践从属于更广大的以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野蛮性的政治批判运动中。

  • 标签: 新陈代谢断裂 协同进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马克早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自然存在前提论、实践活动论、异化自然论、人化自然论。对手稿中马克“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标签: 马克思 《手稿》 自然 实践
  • 简介:留日、留法群体在传播马克主义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对马克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两大群体对马克主义整体性认识而言,留日群体重视社会主义学说和运动,留法群体重视阶级斗争的理论;就唯物史观来说,留日群体强调“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决定论”,留法群体强调唯物史观的阶级性,重视要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去认识和观察社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而言,留日群体侧重对资本主义的学理性认识,指出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留法群体则侧重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和特征的认识.在传播马克主义的过程中,留日、留法群体特别注重在实际的运动中和社会组织中发挥表率作用,进而推动了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标签: 留日群体 留法群体 马克思主义 传播 中国化
  • 简介:如何树立和坚持马克主义信仰,是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马克主义原理课教学,必须要确立马克主义信仰,它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关注现实的方式、身体力行的方式以及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方式来进行。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信仰 原理课教学
  • 简介:胡乔木是杰出的马克主义者,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晚年他从强调拓展马克主义研究领域,强调提高马克主义的文化水平、学术水平,强调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强调从政策研究入手四个方面,阐述了深化马克主义研究的新视角。他的思考对我们今天的马克主义研究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晚年胡乔木 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新视角
  • 简介: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主义意识形态,但是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正对马克主义意识形态产生冲击,马克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本文试图从利益的角度找出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解决危机的途径。

  • 标签: 主流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边缘化”危机
  • 简介:延安时期马克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历史成果,对其进行考察和分析,对当前推进马克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对马克主义的科学理解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对中国现实国情和革命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基础,回应时代关切、解决时代命题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需要,建立并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是马克主义中国化走向成熟的现实需求。

  • 标签: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现实启示 历史成果
  • 简介:马克主义是否越来越被边缘化?什么才是真正的马克主义?我们应怎样对待马克主义?为什么需要继续推进正本清源的工作?带着这些重大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马克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周为民教授,请他为我们答疑解惑,领会马克主义理论的真正精髓,从而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坚定信仰、信念。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央党校 周为民 部主任 教研 正本清源
  • 简介:马克、恩格斯初步论述,列宁系统完善提出的灌输理论是马克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源泉。马克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揭开了这一理论在中国实践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历届主要领导人注重把灌输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对马克主义灌输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主义灌输理论。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马克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的历史传接,积累了宝贵经验。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中国化 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