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受利益驱动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无结算职能的车间、班组也呈蔓延趋势,成为资金管理和运行中的严重问题。这种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成为诱发腐败现象的“温床”。但在追查清除“小金库”时存在许多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小金库” 国有资产 资金管理 结算 班组 利益驱动
  • 简介:<正>单位私设“小金库”是当前经济、法律生活中一个令人困惑、又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它涉及面广、危害性大,而又缺乏有效的对策,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思考。一、单位私设“小金库”的含义及其特征“小金库”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财经纪律,不在财会帐上列收列支而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单位私设“小金库”就是指单位将由国家和集体依财经制度所有或经营管理的资金,采取发票抽底、截留部份收入、直接收取现金不入帐等手段,使之脱离

  • 标签: 小金库 企事业单位 行为 社会团体 财经制度 财经纪律
  • 简介:好、好、好 为清查“小金库”叫好姚立才今年5月13日,继国务院转发财政部、审计署、人民银行总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后,三个部门又联合发布有关具体规定,由此,全国性的清理"小金库"工作拉开了帷幕。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为中央此次动真格清查"小金...

  • 标签: “小金库” 社会分配不公 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私分公款 企事业单位 资金流失
  • 简介:1995年5月以来,仪陇县把清理"小金库"当作纠正不正之风的大事来抓,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清理"小金库"领导小组。通过检查和集中清理,查处有经济违纪违制的单位147个,其中国家行政机关126个,事业单位15个,企业单位6个;查出违纪金额243万元,"小金库"资金127万元。对57个单位作了纠正处理,收缴资金42万元,补交税款10万元。帮助60多个单位建章立制,规范了票据和财务管理。对情节严重、影响很坏的单位主要负责人

  • 标签: 小金库 清理 国家行政机关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企业单位
  • 简介:宝鸡市清查“小金库”初战告捷陕西省宝鸡市把清理检查"小金库"作为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截止6月底,各单位已自查出"小金库"资金125.3万元。在清理工作中,市上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实行部门负责制。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负责本地、本部门的清查工作。...

  • 标签: “小金库” 宝鸡市 个人责任制 财税大检查 反腐败工作 强化监督
  • 简介:1648年,荷兰列克戴克上水坝水务公司发行了一份债券。该公司主要是负责维护克莱河堤坝,这张债券面值1000荷兰盾,作为回报,债券的持有者将每年获得50荷兰盾的利息。债券内容手写在羊皮纸上,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种持续支付收益的永久债券。从理论上讲,它必须永远支付利息。可是永远有多远呢?商家承诺终生保修,当你需要他们时早就不见踪影了;健身会所宣称成为VIP就永久免费,当你上门消费时发现早已人去楼空。而这张债券却创造了奇迹。

  • 标签: 债券面值 信用 水务公司 健身会所 荷兰 持有者
  • 简介:法治是人类社会治理方式的较佳选择,信用是人类社会存续和发展的基础。信用意味着人人互信与互为保障,它涉及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能力,是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能力的统一.法治是一般的、抽象的人类活动规范的动态运行系统,没有人的信用这一内核,法治将成为没有生命的躯壳.因此,建构法治的信用机制是法治理论与实践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通过构架立法、执法和守法信息公开机制、沟通与共识机制和监督与责任机制,法治信用即可建立起来。

  • 标签: 信用 法治信用 信息公开 沟通与共识 监督与责任
  • 简介: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讲,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古人说:“成在学、思,行,行在诚、实、信。”在诚信、成人、成才的关系中,诚信是基础。瑞士的亚美路把信用比做镜子,他说:“信用如镜,一有裂痕,难以复原。”

  • 标签: 人生哲学 人生态度 个人 人生观
  • 简介:银行账户和每个人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它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通过它进行结算或转付既快捷又安全。因此,在经济运行和社会交往中,不论法人或个人,与银行账户打交道越来越多,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 标签: 银行账户 “小金库” 腐败行为 领导干部 工作作风 法律责任
  • 简介:《论语》才11000多宇,但影响并治理了中国2000多年。中国把仁、义、礼、智、信这些道理都想明白了,想彻底了,才有了后面2000年的辉煌,政治、文化、艺术、经济,每一样都非常了不起。中国曾有800年的GDP是全世界排第一的。

  • 标签: 信用 学会 《论语》 中国 GDP 经济
  • 简介:当今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具有绝对的权威,每个人都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法制社会,不仅是个人行为受法律规范,政府行为也同样受法律约束。要使人们知法守法,法律的效用在于执法过程申树立起来的法律信用。如何通过执法建立法律信用,则必须在执法过程申保证法律能够保护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高素质的执法者是树立法律信用的关切点;执法必须恒常;执法必严。

  • 标签: 法律 执法 法律信用
  • 简介: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诚信危机,表面上是社会道德水准下降,深层次的问题是我国传统信用观念与现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结果.中西传统信用观念在信用来源、信用价值意义、信用适用领域、信用对象、信用保障机制等因素上存在差异.我国信用文明转型应当保留传统信用文明的积极因素,汲取西方信用文明的有益因素.制度建设是我国信用文化变革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

  • 标签: 中西 传统信用观念 差异
  • 简介:信用危机是当代中国一种可以被广泛感受到的经验事实与客观社会现象,它是一个关涉个体美德、但又不仅仅是个体美德的问题,信用危机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与社会成因.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分析,信用危机是信用关系嬗变、信用意识淡薄和信用机制残缺共同作用的后果.

  • 标签: 信用 信用伦理 信用伦理危机
  • 简介:交易信用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交易信用既是创造商机的工具,又是制造风险的源头.信用的稀缺程度决定着交易双方对信用的利用水平,因此,建立和完善适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是净化流通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

  • 标签: 交易信用 市场经济 信用资源 信息不对称
  • 简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因信用不良引发的多种矛盾日益突出,信用环境的恶化,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影响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进程,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市场经济是按照规则运行的经济,又是讲求诚实信用的经济,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又是德治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信用建设 全面建设 加强信用
  • 简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对诚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政府信用是建设信用社会的关键.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需求的政府现代信用机制,对树立政府信用、推动全社会信用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政府信用 信用机制 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