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12月17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论视野》杂志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培训部共同举办的“理论视野·读书会(第10期)”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大有书局召开,主题为“改革开放与初心使命”。主讲嘉宾是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 标签: 国家行政学院 中央党校 改革开放 读书会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浙江在工业基础、自然资源、政策扶持等诸多不足条件下,凭借体制机制创新先发优势,创造了全国瞩目的“浙江现象”、“浙江经验”。不仅如此,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5年,独特的省域治理经验。

  • 标签: 浙江现象 省委党校 出版 编写 组织 中共
  • 简介:为更好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人挖掘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本书以红船精神为主题,以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为三大板块,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传承和践行红船精神的系列故事。书中收录了40个经典的浙江改革开放案例,包括在浙江出现的风云人物、城乡巨变、重要事件等,借以展现浙江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 标签: 奋斗精神 浙江人 红船 省委党校 故事 英文版
  • 简介:中央苏区位于罗霄山脉和武夷山脉的中段与南段之间,大体在粤闽赣三省交会处,气候环境恶劣,经济生产落后,群众文化水平低下,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面宣传,在这样的人文自然环境中开展革命斗争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为着了解人们思想文化水平,更好地动员群众参与到革命中来,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 标签: 中央苏区 文化扶贫 国民党反动派 文化水平 革命斗争 群众参与
  • 简介:2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全文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 标签: 中央一号文件 “三农”工作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简介:五四纪念的历史几乎与五四运动本身的历史一样悠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致力建构五四革命话语体系,以适配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五四叙事侧重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号召其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实事求是的精神,重构五四话语体系,以更为务实的机制,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推动青年建功立业,健康成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念五四,力求回归本源,唤起初心,激励广大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 爱国主义 中国青年 历史解读
  • 简介:一、本刊关于注释与参考文献区别的标准是:注释是说明性文字,用于对文章相关内容作出说明;参考文献用于对借鉴其它学术成果(引用或参阅)进行标注。注释用脚注,参考文献用尾注。二、拟投本刊的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请按本《规则》规定执行,本《规则》未作出规定的按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相关规定执行(可从网上下载)。

  • 标签: 文献著录规则 贵州省 参考文献 学报 党校 《规则》
  • 简介:随着中国共产党自身影响力的巨大提升,国际中共学的概念开始被学界提出并受到集中关注。这个概念一方面力图建构出关于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单纯学术研究门类,另一方面期冀以全球视角观察中国共产党,实现本土研究与异域研究的有机融合,这是对传统中国共产党研究范式的一次重要突破性理论尝试。然而,深化拓展国际中共学的相关研究工作,需要在逻辑上厘清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一是国际中共学的概念考察问题,即本土中共学与海外中共学二者究竟在何种意义上能够结合的问题,亦即二者之间的问题意识反省;二是国际中共学研究逻辑边界的界划问题,即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历史实践中的非替代性影响,如何界划中共学研究对象与中国研究或中国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问题;三是国际中共学研究方法的确证问题,即如何打破意识形态偏好、理论倾向与学科壁垒之间的差异,寻求出一种综合性普遍研究方法之可能的问题。

  • 标签: 国际中共学 问题意识 逻辑边界 中国学 研究方法
  • 简介: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突出特点主要体现为:坚持"干部教育第一"的工作方针,确立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办学方向,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等。新时代,党校要借鉴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党校姓党为根本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发挥好主阵地和大熔炉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增强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严"为标准,提高干部教育的管理水平,以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有新的作为。

  • 标签: 新时代 党校 干部教育 延安时期 党校姓党 新作为
  • 简介: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唐川平、李仲彬等到都江堰市、彭州市现场办公。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四川省2018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暨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苟正礼、刘守成、刘玉泉、刘烈东出席。

  • 标签: 曹俊杰
  • 简介: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有年度经济工作安排,又有未来几年的战略部署,更有对经济发展大势的理论思考,必须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其核心内容、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一个指导思想、一条主线、二个重要判断,“三个强化”的政策取向、增强人民群众“三感”、“三大攻坚战”,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五个必须”、做好经济工作的“五个坚持”原则、“五个统筹推进”,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的“六稳”策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八字方针”、2019年重点抓好七项工作任务。

  • 标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领会 “八字方针” 规律性认识 结构性改革 经济发展
  • 简介:八路军南下支队,又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是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后组建而成,在进入湖南后还一度改称“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这支部队系由八路军第三五九旅部队主力、需要护送南下的南方干部,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选调南下工作的干部组成;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郭鹏任副司令员,王恩茂任副政治委员;南下目的在于由北向南打通华北、华中和华南的联系,凭借五岭山脉建立新的根据地,以为抗日大反攻乃至应对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做好准备。

  • 标签: 中共历史 中共中央组织部 国民革命军 长征 战略反攻 抗日战争
  • 简介:王连弟老师是团中央青运档案馆副研究员,他长期对中央团校建校时间问题进行研究,1999年曾在《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发表《中国共青团第一所团校的创建》一文,提出了列宁团校是中央团校前身,列宁团校建校日即是中央团校建校日的观点。近期,他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对自己十几年前的观点进一步论证,撰写了《列宁团校的创建——兼论中央团校建校日的确认》一文。2018年9月26日,在中央团校团干部培训实景教育教室(校史馆)的揭牌仪式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明确指出,从1932年列宁团校开始,中央团校走过了86年风雨历程,为团干部培训,青年政治人才培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把列宁团校建校日作为中央团校的起点,从而确认了王连弟老师的观点。

  • 标签: 中央团校 列宁 《中国青年研究》 中央书记处 干部培训 中国共青团
  • 简介:血防是中共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中共践行“救人民于水火”的一次实践。20世纪50年代,中共群众运动与疾病应对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群众性的疾病应对模式,成为一套“教科书”式样版,被反复使用。群众血防就是这种疾病应对模式的产物,它是中共长期群众动员的集体记忆与历史惯性的产物,也符合当时历史形势和血防特点。这套群众血防模式的运作,首先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再将血防技术交给群众,组织群众性的血防队伍,等这些条件成熟后,最后组织群众开展消灭血吸虫病的全面血防运动。这套模式的运作,是中共社会动员的一次有效实践,达到了有效抑制血吸虫病的效果,并对当今的疾病应对仍有借鉴。

  • 标签: 中共社会动员 疾病应对 余江血防 运行逻辑 当代借鉴
  • 简介:本刊讯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2月13日上午在市委党校、市档案局、市委党史研究室调研时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强主业,创新方法,努力为全市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标签: 党史工作 中共上海市委
  • 简介:近年来,在党史研究领域,历史虚无主义开始出现并呈现出蔓延和渗透的趋势。毛泽东在对党史研究进行论述时,特别是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中,依循党史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多重维度自成逻辑,为当前党史研究领域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有益帮助。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在历史思维、中国本位和实践导向等各个向度主动亮剑、共同发力,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扩散。

  • 标签: 中共党史 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
  • 简介:高校在重要的纪念日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的推进,乃至实践教学与学习考察的过程中,广泛结合中共党史方面的宣传与教育。本文结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从理论教学层面探讨如何将习近平关于中共党史的重要论述进课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从实践教学的途径讨论如何将红色文化、红色遗址充分利用,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从校本教学的层面探求思政课与专业融合的方式方法,从而实现整体育人的实效,努力达到让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教育目的。

  • 标签: 习近平 中共党史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