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动物界中的“和谐伉俪”美洲鹦鹉不仅长得美丽,而且是动物界最温柔的情侣。在漫长的岁月里,雌雄鹦鹉踏实地生活在一起,在任何情况下都互相帮助。为了保持良好的婚姻关系,雄鹦鹉经常向伴侣奉送礼物:从热带雨林里摘回最可口的水果,用喙凿开最硬的巴西核桃。双方喙对喙相互传递美味佳肴,总是雌鹦鹉吃掉最大的一块。日久天长,就这样,“接吻”的习惯保持了下来……

  • 标签: 婚恋 生物 互相帮助 婚姻关系 热带雨林 鹦鹉
  • 简介:通过两个对偶学习实验探讨了对偶材料的意义性对两种类型的迁移效果的影响,即刺激相同、反应不同的迁移类型和刺激不同、反应相同的迁移类型。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低年级随机选出56名大学生,采取组内设计,自变量分无意义词对、抽象词对、具体词对三种水平;要求每名被试依次完成三种水平全部学习。依据前后学习成绩之差,考察三种水平下迁移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对偶材料意义性逐渐增大时,在刺激相同、反应不同的条件下,产生负迁移的程度逐渐增大;在刺激不同、反应相同的条件下,产生迁移的效果不受影响。

  • 标签: 学习迁移 对偶联想测验 学习材料的意义性
  • 简介:摘要采用刺激分类范式,要求被试判断呈现刺激的性质(实验一和实验三)或颜色(实验二),旨在考察随机呈现不同类型刺激材料对数字和字母SNARC效应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刺激材料加工中是否存在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结果发现:(1)数字和字母性质和颜色分类任务中均未出现数字SNARC效应和字母SNARC效应。(2)数字和字母的性质和颜色分类任务中,左手对字母的反应更快,右手对数字的反应更快。数字和汉字性质分类时,左手对汉字反应更快,右手对数字反应更快,不同类型刺激分类时出现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3)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刺激分类加工中存在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这种效应可以被自动激活,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同类型刺激分类中的刺激一反应相容性效应对SNARC效应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刺激-反应相容性 SNARC效应 数字 字母 汉字
  • 简介:本研究对80名高二学生和40名高三学生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进行了测量与评价,得出了七点结论:第一,高中生已具备物理抽象思维能力,但只是初步的,还未成熟;第二,在抽象思维的方法方面,逻辑推理比较成熟,分析综合较差,抽象概括最差;第三,在思维品质方面,灵活性优于深刻性;第四,高三学生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优于高二学生,并有显著性差异;第五,男、女生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存在差异,总的来说,男生高于女生,但不显著;第六,物理抽象思维能力对物理学习的影响是显著的;第七,为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需要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 标签: 物理抽象思维能力 测量 评价
  • 简介:对认知功能老化的机制的探讨单纯靠心理学或生物学研究是不能完全揭示其整体面貌的,必须将心理学的行为层面研究与生物学的生理层面研究结合起来才可能找到答案.本文在回顾认知功能老化的心理学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与大脑老化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解释,即HAROLD(HemisphericAsymmetryReductioninOlderAdults)模式.已有研究表明,该模式与某些认知功能老化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可能是解释认知功能老化的一个重要脑机制.但目前的研究还不充分,不足以得出确定性的结论.文中对此做了分析并指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认知老化 HAROLD 脑机制
  • 简介:传递生物体运动信息的生物运动在工作记忆中有着独立于一般视觉客体的存储空间。尽管研究发现电子游戏训练可提高工作记忆(如一般视觉客体)容量,但尚未有研究探讨游戏训练对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Kinect体感游戏训练,首次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实验中控制组被试与实验组被试均先后做两次生物运动记忆实验,但实验组在第一次实验后进行为期14天的体感游戏训练。结果发现,尽管生物运动工作记忆绩效在后测时较前测有显著上升,但是游戏训练并未显著提高实验组的记忆绩效,说明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并不受体感交互游戏训练影响。

  • 标签: 体感游戏 生物运动 工作记忆训练
  • 简介:学前儿童倾向于采用活力因果机制,即用生命力的交换和获取来解释与机体有关的生命现象。活力因果解释介于意图因果解释和机制因果解释之间,被认为是专属于生物领域的一种因果认知机制,它的提出为存在独立的朴素生物学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4到6岁是活力机制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在年长儿童和成人对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中,这一机制继续发挥着作用,并不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被其它因果机制完全取代。探讨可能导致活力因果机制发展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与其它因果机制的共同作用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活力因果机制 生命力 机体生命现象 朴素生物学
  • 简介: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是一个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交替运行的过程,而表象对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自编的物理问题对天津市某中学109名高二理科学生进行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测验,探讨高中理科学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表象特征。验证了表象与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发散思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聚合思维无显著相关。对109名高二理科学生K聚类分析发现: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高创造性和中等程度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少,而低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多;表象丰富性很高和较高的学生较少,表象丰富性较低的学生较多。

  • 标签: 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 表象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 简介:以三套分别含有按照解题方法可以分为二类、三类、四类的物理学科问题分类实验材料,对济南市6所中学3个年级766名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分类表征层次的差异显著,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学优生的水平明显高于学困生,学优生更多地倾向内在分类表征;随着分类任务的类别数量增多,更多学生倾向外在分类表征;不同性别学生的分类表征层次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物理学科问题分类表征层次学生的物理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物理学科问题 分类表征层次 中学生 学优生 学困生
  • 简介:使用ASL504型眼动仪,采用2×3的混合实验设计,记录和分析24名被试在两种材料呈现方式下,对图片分类结果和分类过程中的眼动数据.结果表明:(1)大学生分类结果存在显著的呈现方式差异,但不存在显著的材料类别差异.(2)大学生在分类过程中的兴趣区数目、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注视频率、注视点持续时间等眼动指标存在显著的呈现方式差异,但材料类别差异不显著.

  • 标签: 大学生 分类 呈现方式 眼动
  • 简介:用EyelinkⅡ眼动仪记录23名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汉语和英语对照材料的眼动情况。结果发现:(1)被试阅读汉-英对照材料时,理解率没有差异,但汉语材料的阅读速度、阅读时间和阅读效率等明显优于英语材料的;(2)在注视次数、平均注视时间、注视频率、平均眼跳幅度和回视人次数等指标上,被试阅读汉语材料的成绩明显高于英语材料的;(3)对汉-英同义目标词加工的眼动特点分析发现,相对于英语目标词,被试对相同像素汉语目标词的加工更难。

  • 标签: 汉-英材料 阅读过程 眼动特征
  • 简介:采用问卷集体施测,收集了405名大学生的主观和客观家庭社会阶层、自尊以及物质主义的状况,探讨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的关系及自尊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显著负相关,客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相关不显著;主观和客观家庭社会阶层与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物质主义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物质主义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主观家庭社会阶层通过自尊间接影响物质主义。表明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低的大学生由于感受到更低的自尊.因而更容易形成物质主义倾向.

  • 标签: 家庭社会阶层 自尊 物质主义 大学生 中介作用
  • 简介:<正>一、实验目的关于系列材料的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国外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如Murdock(1962年)研究了词单上的单词数量和每个单词的不同呈现时间对记忆效果有不同的影响;postman和phillips(1965年)研究了从事一项智力活动对刚才记过的词单有干扰作用。但探讨中小学生识

  • 标签: 中小学生 短时记忆 呈现时间 长时记忆 实验研究 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