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名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临床技术干预。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该大学生进行技术指导,暗示学习条件下给予来访者正确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使其能够运用正确知识进行思维,自觉调节自身情绪,以积极、理性态度面对恋爱中所遇到各种问题,调节恋爱问题与正常学习、生活之间关系。正确引导之下,恋爱关系可以成为促进大学生进步动力。

  • 标签: 恋爱 元认知干预技术 暗示学习
  • 简介:本文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名存在人际问题大学生进行了诊断和干预,揭示了来访者人际问题形成过程,并且经过七次干预,来访者已经能够正常和同学进行交往,并且人际交往过程中体验到积极情绪。

  • 标签: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人际问题 焦虑情绪
  • 简介:本文阐述了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名大学生学习分心问题进行干预,分析其心理机制,并运用放松训练替换该来访者原有不正确程序,以达到理想学习状态。同时强化来访者已有的控制情绪方法,减少情绪对对学习,生活影响。

  • 标签: 学习分心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放松训练
  • 简介:采用经典双任务实验范式,探讨前瞻记忆情绪致性效应及其理论模型。情绪电影片段诱发被试高兴或悲伤情绪后,观察被试高兴、悲伤和自然情绪状态下前瞻记忆任务和当前任务成绩。结果发现,情绪致性前瞻记忆出现反转效应,即在高兴背景下前瞻记忆负性词比正性词成绩好,悲伤背景下前瞻记忆正性词比负性词成绩好。实验结果支持前瞻记忆注意—搜索模型,不支持自动激活模型。

  • 标签: 前瞻记忆 情绪一致性记忆 反转效应
  • 简介:目的:为了发现当代初中生自我同性与心理健康关系,为了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16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5份,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初中生自我同性水平“过去危机”、“现在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愿望”这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现在自我投入”这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过去危机”这因子上得分七年级与九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将来自我投入愿望”这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2)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3)初中生自我同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

  • 标签: 初中生 自我同一性 心理健康
  • 简介:求助者服刑期间因呈报刑事奖励假释,引发抑郁情绪,内心苦闷,情绪低落,最近三周睡眠质量差,影响了服刑改造质量。咨询师根据求助者情况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11次面对面的咨询,求助者情绪、睡眠问题均得到了有效缓解,取得了较好咨询效果。

  • 标签: 假释 抑郁 严重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天人合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重要概念。但追求天人合不仅在中国传统宗教中,而且在其他各种宗教中都有所表现,具有宗教信仰共性。禅修冥想是宗教实践中发展而来种让人抵达其内在神性所在,进而进入天人合境界修行途径和神秘体验。禅修冥想通向天人合从近代有代表性宗教心理学家那里得到理论阐释和支持。其观点认为,潜意识是个体灵魂通向神圣汇合处,是人类自我和超越者之间内在联系,禅修冥想等神秘体验则是进入潜意识从而与神汇合途径。

  • 标签: 天人合一 坐禅冥想 宗教心理学 神秘体验 潜意识
  • 简介: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孩子们。他们般与自己父亲或母亲中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与父母亲其他亲戚、朋友起生活(本文对“留守儿童”定义参照成荣和杨舸(2008)方法)。留守儿童最核心问题并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心理上问题。导致心理问题原因有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以及家庭教育缺乏等。其中最关键原因是沟通极度缺乏。

  • 标签: “留守儿童” 社交焦虑障碍 元认知 干预 大学 农村生活
  • 简介:为探究家庭环境和专业满意度对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通过南京大学2013级3191名大学生UPI问卷调查,采用回归方程分析家庭环境中家庭来源地、家庭经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认知以及专业满意度对大新生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和专业满意度均显著影响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大一新生 家庭环境 专业满意度 心理健康 UPI
  • 简介:研究采用多种质性研究方法,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佛教徒皈依心理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通过方便抽样和最大差异抽样,浙江省金华市和湖州市两地选取了6名佛教皈依者。通过参与性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获得第手资料。进步对原始资料进行转录、编码和主题内容分析。结果发现:(1)皈依者心理历程包括六个阶段:迷茫、互动、探索、皈依、信奉、成熟。六个阶段之间既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不同阶段之间可以相互重叠、相互影响。(2)影响皈依内在心理因素包括求知动机、交往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和自我超越动机。(3)社会、文化、区域、组织、人际关系等外在背景因素皈依不同阶段中具有诱发、强化、支持、维持或延缓等作用。

  • 标签: 佛教徒 皈依 背景 动机 质性研究
  • 简介:青少年求助者洪某,因入监初期无法适应环境巨大变化,由此引发心理问题,表现为食欲不振、睡眠下降、躯体不适,本人认为这是例以焦虑情绪为主严重性心理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与求助者错误观念及内向性格有关,咨询目标为改变求助者错误观念及焦虑情绪,克服对环境不适感,鼓励求助者积极融入人际关系中,树立起积极面对改造生活信心,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人格目的。咨询方案实施过程中,双方建立了良好咨询关系,运用系统脱敏疗法、认知疗法进行了六次咨询,取得了令人满意效果,实现了咨询目标。

  • 标签: 入监初期 严重心理问题 系统脱敏疗法 认知疗法
  • 简介:本文根据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安娜·弗洛伊德自我防御机制、哈特曼自我适应性和皮亚杰平衡概念基础上,构建了自我同性理论山模型,并据此模型分析了个体生命周期中“自我与本我、超我”和“自我与环境”两组关系内,个体生命阶段与宗教之间呈现关系。儿童期,自我逐渐从本我中剥离,并强化了超我形成。儿童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儿童宗教意识“泛灵论、目的论、拟人论”由强渐弱。青春期中,自我与环境危机呈现,自我同性成为最大需求。中年期,自我成熟并形成稳定的人格,对道德渴望加剧。老年期内在心理系统不平衡成为主要方面,老年人希望通过宗教实现自我超越。本文还对个体生命周期中人类宗教心理呈现不同特征进行理论总结,期望对起步中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山模型 生命周期 自我同一性
  • 简介:采用亲职压力量表和对立违抗行为表现评估表调查了来自北京、山东和云南三地14所小学有ODD(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行为表现301名儿童及其父母。通过为期两年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探讨了父母亲职压力与儿童ODD行为之间关系。结果发现:(1)年和第二年数据中,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ODD行为表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第年和第二年父母亲职压力得分显著正相关,同样,两年儿童ODD行为表现得分也显著正相关;(3)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对于有ODD行为表现男孩来说,其父母第亲职压力能预测他们第二年ODD行为表现,但对于有ODD行为表现女孩来说,其父母第亲职压力并不能预测她们第二年ODD行为表现;而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第ODD行为表现都不能预测第二年父母亲职压力。研究结果揭示出男孩父母亲职压力可预测男孩ODD行为表现,而不论是男孩或女孩ODD行为表现都不能预测其父母亲职压力,说明父母亲职压力可能是男孩ODD行为表现影响因素。

  • 标签: 儿童 亲职压力 ODD行为表现 交叉滞后分析
  • 简介:求助者是名服刑人员,余刑8个月时候,出现焦虑烦躁、入睡困难,无助感,与监区干警关系紧张,主动要求关押紧闭。咨询师根据求助者情况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情绪、睡眠,人际关系紧张等均得到了有效缓解,取得了较好咨询效果。

  • 标签: 焦虑 严重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通过2个实验.考察时间空间隐喻汉语动词语义加工中作用。实验1表明,动词隐含延续时间判断任务中,当动词隐含延续时间长度(“长-短”)与字词呈现空间长度(“宽-窄”)不致时,被试反应慢.表明语义加工受到了干扰;实验2采取词性判断任务,发现隐含延续时间长动词加工时间更长,动词隐含延续时间长度与字词呈现空间长度不致时,被试加工变慢。整个研究表明,动词隐含延续时间基于被试知识经验和水平空间长度来表征.支持弱势隐喻表征观。

  • 标签: 动词 隐含延续时间 时间空间隐喻
  • 简介:叙事心理治疗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以及由薄到厚等方法重构积极“替代性”故事取代“无效”支配性故事。本文结合“失独者”哀伤心理辅导实践,探寻叙事心理治疗失独者哀伤心理辅导中应用。

  • 标签: 失独家庭 叙事心理治疗 心理辅导
  • 简介:积极心理学是兴起于20世纪末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中提倡积极体验、挖掘学生潜能和培养积极品质,积极预防,优化环境等对于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借鉴意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这种新理念开拓了新教学思路,从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动力。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生
  • 简介:奥尔波特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是宗教心理学最有影响力理论之,但它是否能够直接在中国应用,是否有不适合之处是个需要加以研究问题,本文目的即在于探讨奥尔波特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理论中国适用性。本文选取中国社会具有相当重要性佛教徒来作为基督徒参照。通过问卷形式,本研究发现,奥尔波特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思想在佛教徒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不适用性。亚伯拉罕系宗教基本范畴和概念在非基督教文化中不适用;基督教“真正信徒”标准并不是其他宗教“真正信徒”标准;奥尔波特“外在取向”并没有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宗教取向二分理论成立前提——“有真正信徒和非真正信徒两种类型,且二者之间能够明确分开”——可能在佛教中不适用;部分佛教徒行为并非源自宗教,而是源自他们所处文化环境,因此对于这部分信徒,宗教不能用来解释他们行为,宗教也不是他们行为原因。

  • 标签: 奥尔波特 内在取向 外在取向 IE量表
  • 简介:后悔是种基于认知高级复杂社会性消极情绪。文章根据张洁海(1999)对事件类型划分,kahneman关于后悔做/不做效应(1982)和标准理论(1986)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证据,认为类事件后悔表现为“做效应”,二类事件后悔表现为“不做效应”。

  • 标签: 后悔 做/不做 事件类型
  • 简介:旨在探讨颜色属性对基于时间图形预览搜索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采用视觉标记实验范式变式考察三种颜色图形刺激预览收益。结果发现:搜索与旧干扰物相同颜色靶子和搜索新异颜色刺激并未出现反应时差异,而且,两者都快于搜索与新干扰物颜色相同靶子。这说明,图形刺激预览搜索中,观察者没有主动抑制旧干扰物颜色,而是主动加工新出现刺激。还探讨了基于颜色标记抑制机制和主动非抑制机制。

  • 标签: 预览搜索 预览收益 颜色 视觉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