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探讨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可有效缓解老年人抑郁症状;(2)对个体而言,家庭支持是较稳定的支持来源,受个体年龄和健康水平的影响较小,而朋友支持变动较大,随年龄增长和健康水平的下降,朋友支持逐渐减少;(3)社会支持对不可完全自理老年人抑郁水平的解释率高于对可完全自理老年人抑郁水平的解释率;(4)对于生活可完全自理的老人,朋友支持家庭支持有更大的预测作用,而对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家庭支持的作用更大。

  • 标签: 老年人 自理能力 社会支持 抑郁
  • 简介:以65位家庭居住和92位机构居住的老年人为样本,采用Sherbourne和Stewart的MOS社会支持问卷和自编社会支持问卷调查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比较了家庭居住与机构居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不同特点。结果发现:(1)家庭居住和机构居住老年人在社会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支持、行为支持、活动支持等维度上,机构居住的老年人显著高于家庭居住的老年人:而在感情支持维度上家庭居住的老年人显著高于机构居住的老年人。(2)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显著影响。(3)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状况,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健在兄弟姐妹数量等人口统计变量对不同居住背景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有显著影响。

  • 标签: 社会支持 老年人 家庭居住 机构居住
  • 简介:以331名初中生为被试,收集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和父母参与,及学生成绩,以验证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绩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教师支持对父母参与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学业成绩;(2)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预测中,父母参与发挥了中介作用;(3)教师情感支持调节了父母参与中介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学业成绩之间的美系.

  • 标签: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父母参与 教师支持 学业成绩
  • 简介:1、家庭咨询的起源及原理家庭咨询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儿童精神病学家NathanAckerman认为社会情景容易导致情绪困扰,并主张把咨询的重点从过去经历转到当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上,把心理咨询从个体的咨询转移到整个家庭系统的调整与治疗。

  • 标签: 心理咨询 家庭成员 简介 50年代 20世纪 精神病学
  • 简介:吉林省《新文化报》10月初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9月28日21时许,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石丰村村民李宪生家中发生血案,4人被杀——52岁的孙淑芹、5岁的李雨墨、60岁的李淑霞、

  • 标签: 血案 家庭 公主岭市 吉林省 新文化 李宪生
  • 简介:本文介绍了组织支持理论的诞生背景以及理论内容。文章还对与该理论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其中,组织支持感受和组织承诺是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且与管理工作、员工工作绩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此外,本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目的,文章还联系实践工作中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等问题对理论进行了更全方位的应用分析。最后,文章在归纳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组织支持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组织支持理论 组织支持感受 组织承诺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及其最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支持感研究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组织支持感的测量工具、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等方面.最后,对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 标签: 组织支持感 领导-下属交换 心理契约
  • 简介:家庭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内部交互作用的系统,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社会系统取向探讨了家庭自我的概念,初步分析了家庭自我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家庭自我的启发式模型及其相关研究。

  • 标签: 家庭自我 启发式模型 社会心理 个体发展 家庭系统
  • 简介:岁月如梭,十多年过去了,暴力家庭并没有预期的减少,而却有逐渐增多的苗头,以此文给世人一个警醒,愿大家有个和谐的家庭

  • 标签: 家庭暴力 情感 受害者 不稳定因素 夫妻
  • 简介:一、家庭治疗的起源及其治疗原理家庭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儿童精神病学家NathanAckerman认为社会情境容易导致情绪困扰,并主张把治疗的重点从过去精力转到当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上,把心理治疗从对个体的治疗转移到整个系统的调整与治疗。NathanAckerman被认为是家庭治疗的创始人。

  • 标签: 家庭治疗 治疗原理 50年代 20世纪 精神病学 情绪困扰
  • 简介:作为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隐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目前,隐自尊的研究在方法采用间接测量的方式;在研究成果上主要集中于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对照性研究,隐自尊的应用性研究两方面。本文拟就隐自尊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已有研究成果作尝试性探讨。

  • 标签: 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自尊 内隐联想测验
  • 简介:家庭决定好人生,这是毋庸置疑的。曾经看奥运比赛时,我惊奇地看到那些世界冠军的丈夫们。张宁丈夫在赛后送的一束花;沙滩排球获得银牌的田佳,她的未婚夫在100朵玫瑰的铺垫下深情地热吻她;王楠,她的丈夫说她想做什么都会支持她。看这些镜头的时候,我总会流泪,一个好家庭真的有无穷的力量;在这些奖牌的背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标签: 家庭 人生 世界冠军 沙滩排球 丈夫 未婚
  • 简介:隐联想测验是一种新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应用隐联想测验在对内隐刻板印象、隐态度、隐自尊以及隐攻击性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对内隐联想测验本身存在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它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

  • 标签: 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刻板印象 内隐态度 内隐自尊 内隐攻击性
  • 简介:本文试图从网络的特性与现行社会规范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网络对婚姻制度、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影响。认为网络的出现扩展了婚姻家庭的形式和内容,具有正面的意义,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在分析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些减少其负面影响的措施。

  • 标签: 计算机网络 婚姻关系 家庭关系 沟通模式
  • 简介:本文通过对高龄老人,低龄老人和中青年人三个年龄群体的比较研究,提出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城市家庭代际交换模式正从传统的双向平衡型向双向不平衡型转化,并对这种转化所伴有的代际行为差异与老年人的认知失调的心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家庭 代际交换 接力型 双向型
  • 简介:采用社会支持观察研究范式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41对新婚夫妻进行提供支持、接收支持以及婚姻满意度测量,探讨提供支持与配偶接收支持之间关系的性别效应及婚姻满意度的情感覆盖效应.结果显示:①妻子提供的支持可以预测丈夫接收到的支持,但丈夫提供的支持不能预测妻子接收到的支持.②妻子接收到的支持与丈夫提供的支持之间的不一致受婚姻满意度的情感覆盖效应的调节,而丈夫则没有这种效应.结论:妻子在对丈夫的支持行为进行解码时,更多受到婚姻满意度的情感覆盖效应影响.

  • 标签: 接收到的支持 提供的支持 情感覆盖效应 婚姻满意度 观察研究
  • 简介:本文试图从社会支持与金钱抵御痛苦的理论(Zhou&Gao,2008)出发来阐述二者对于我们心理和谐的重要性。此外。我还将试图从这个理论出发,阐述在实施援助时会遇到的困境。

  • 标签: 心理和谐 金钱 社会 痛苦
  • 简介:随机支持模型试图以假设支持为随机变量的方式描述主观概率的校准。采用随机配对的60个中国城市户籍人口的比较任务验证了该模型对初中、高中和大学生的适用性。研究还表明青少年主观概率校准的发展特点:青少年的正确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主观概率判断(信心)不同年龄有显著差异,大学生信心最强,其次是初中生、再次是高中生;大学生主观概率判断的极端性最强,其次是初中生,再次是高中生;青少年的主观概率校准是过度自信的。

  • 标签: 随机支持模型 主观概率 校准 青少年
  • 简介:本研究对浙江省8所中小学的1241名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性教育现状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1)超过半数的家长在性教育的观念上存在着“障碍”。(2)在家庭性教育的实施中,持科学态度的家长还水多。

  • 标签: 中小学生家长 家庭性教育 性教育观
  • 简介: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阻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研究引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 标签: 网络成瘾 青少年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