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熊希龄(1870—1937),字秉三,皈依佛门后,法名妙通,自署“清居士”。湘西凤凰人。戊戌变法时,他参与过议革政治;入民国时,为财政总长,既罢去,起为热河都统,擢任国务总理,解组后充煤油督办、赈务督办。绝意仕途后,则以佛教济世之精神,致力于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他是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名人,夙有声誉。

  • 标签: 熊希龄 居士 民国时期 戊戌变法 教育事业 慈善事业
  • 简介:另一个充分说明中国音乐受到禅宗“简约”之风影响的例子,是古琴字谱的出现。中国古琴谱的出现,可能很早。明代朱权刊行《新刊太音大全集》,原为宋代田芝翁编《太古遗音》,其中辑录唐人论琴及指法资料多种,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明代袁均哲曾为其补注。其中谈到古琴谱的来源时说:

  • 标签: 古琴减字谱 简约 中国音乐 历史价值 琴谱 明代
  • 简介: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正悲痛欲绝地为死去的敬虔举行葬礼;有人正闭上眼睛为敬虔谱写哀歌;也有人张开乐音般的喉咙,为不敬虔大肆歌颂;但只有少部分人正在呼唤上帝——用他们颤抖的膝……(一)自白——我信上帝!无论是敬虔主义者、禁欲主义者、神秘主义者、经验主义者,还是普通的平民信众、教会领袖、神职人员,甚至是所谓有资格称为人(或愿意自命为人)的人,除却他们本性中久已泯灭的自我和良知、狂妄和傲慢外,倘若他们有一天在空寂悲愁或在软弱错误或在难堪苦楚

  • 标签: 上帝 基督教 信仰 精神 基督徒 十字架
  • 简介:以色列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持守着其独特的善恶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传统。这种主要通过"智慧人"和家长传递的传统,同律法和先知的传统一样,对维系和加强以色列的社会生活,增进每个社会成员的人生修养和处事能力,都起到巨大作用。家庭长辈和智者在后来的时代中发扬光大的人生哲学教育,可谓源远

  • 标签: 智慧文学 以色列人 信仰 文学背景 社会生活 个人道德
  • 简介:本文考察了印度佛教论议的名义及其生成背景,认为印度佛教论议是一种判决经典真伪、以种种异文句义解释佛说的学术辩论活动,它肇始于古印度爱好神学辩论的文化传统,它的产生与佛陀说法的广略有直接关系,也与佛陀时代百家竞进、善论者为世所重的社会风尚密切相关。在小乘向大乘转型的过程中,论议的成败成为各宗教团体争取信徒、地盘以及供养权的关键所在。由此,佛教论议作为佛门对他宗斗争的现实之需而被强调,成为彰显自宗正理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佛教论议 解释佛说 六师外道
  • 简介:一、脚步与声音——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全球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全球化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政治全球化",时间起点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时代,之后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的主角是现代主权国家,典型关系为"大使对大使"(A2A,AmbassadortoAmbassador)。

  • 标签: AMBASSADOR 中国佛教 止观 禅法 汉传佛教 禅修
  • 简介:松潘地区苯教中"大鹏鸟"形象大量出现在神像背屏正上方、苯教寺庙屋檐正脊中部和庙宇内的柱头上,表明其在苯、佛融合中强化的护法神身份。该形象在上古时期的汉文化、苯教和印度教记载中相似度较高,后进入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在不同的传播背景中又发生了变化,且演变轨迹及成因,随着民族的迁徙而复杂难辨。本文试从现存岷江上游松潘地区苯教寺庙的踏查资料中,考述大鹏鸟形像特征的多元化生成背景,并探寻变化的根源,认为大鹏鸟在多元信仰中具有重要的调和作用。

  • 标签: 松潘 苯教 佛教 大鹏鸟 多元文化
  • 简介:当朝觐的哈吉们满载而归的时候,他们不仅带回了照片、DV、蜜枣、圣水……,还有早已激发于胸,想要诉说的满腔热情。每年一次的朝觐之旅就像古老的故事被不同的人一遍遍传述,而每次都会有新的内容,他们用身体记录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更用他们的心灵感悟着生命的奇迹与卑微。

  • 标签: 朝觐 穆斯林 手记 妇女 麦加 眼睛
  • 简介:一、导言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纪念梵蒂冈第二次公会议召开50周年(1962-1965)。对于世界基督宗教而言,我们这里的聚会显现出三个历史性的意义:首先,这是在从未就教义规范、政教体制和教派纷争召集过任何一次公会议的中国大陆来纪念发生在欧洲大陆的历史性会议,而那个大陆历经无数纷争、冲突,甚至流血的战争,为了寻求建立一个恒久有效的规则,而一次又一次地以全体主教聚会协商的方式,

  • 标签: 罗马公教 天主教 会议精神 加尔文 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