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卅余年前,我于院乡山区任医疗职。某夜深,忽有二人擂门呼出诊,山乡有狼,一执火把引前,一执钢又护后,攀行约七、八里,抵一村舍。既入,于昏黄煤油灯旁,见一少妇半卧于床褥,鼻血如注,面白如纸,气短息微。其傍,一老媪紧拽少妇头发,问之,曰:该妇于夜九时许足月顺产一女婴,产后即忽鼻血不止,渐则遍身冷汗,四肢觉凉,现正紧拽伊发,且以布条紧塞伊肛门,乃恐泄则人亡矣。盖当地流传急救之习俗,此例后以中西药合治而愈。约半月余后,因事复经此村,则见少妇抱婴哺乳,笑容可掬也。

  • 标签: 鼻血 气短 出诊 冷汗 顺产 足月
  • 简介:千古名篇《前赤壁赋》中写道:“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好道,对神仙道教充满了无限向往,希求进入神仙境界直言不讳。《留题仙都观》吟道:“真人厌世不回顾,世间生死如朝暮。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辛苦。安得独从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行。”

  • 标签: 苏轼 入神 《前赤壁赋》 神仙道教 厌世 逍遥
  • 简介:天然和尚法名函罡,是清初岭南著名的高僧,他道行高邈、识鉴精博,所著经解语录有《楞伽心印》、《首楞严直指》、《般若心经论》、《天然函禅师语录》等皆人载嘉兴续藏本;天然和尚先后主法海云、华首台、光孝、芥庵、别传、棲贤诸刹,徒众数千,且多士绅文人,素质颇高,天然一脉的祖庭番禺海云寺曾选编《海云禅藻集》出版,影响深远,致有“海云诗派”、“海云书派”递延后世。可以说,清初佛教特别是曹洞宗在岭南复兴,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天然和尚。

  • 标签: 天然和尚 代表人物 曹洞宗 岭南 清初 语录
  • 简介:禁咒术是道教中最具特色的道术之一。禁咒术本是秦汉方术的一种,经过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的理论化,提出了"禁"理论。这一理论提出之后影响非常深远,是后世认识和看待禁咒术的主流思想,使禁咒术具有了合理性。本文讨论的核心就是葛洪"禁"理论提出的背景以及他如何将禁咒术置于道教的知识体系中,即如何在成仙的目标下使禁咒术成为道教理论的一部分。郭鸿玲,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15级博士研究生。

  • 标签: 葛洪 《抱朴子》 气论 气禁
  • 简介:从地狱的名称与警戒的内容上看,永乐宫重阳殿重阳画传中的地狱思想的可能影响因素,既接受了道教、佛教的影响,也可能接受了民间说唱、戏剧、笔记小说等地狱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元杂剧众神仙道化剧的影响。重阳画传"十"地狱的数量,可能与全真教之"十戒"、"十劝"思想有关,也可能与宋元时期"地府十王"之说的"十"有关。

  • 标签: 永乐宫 重阳殿 重阳画传 地狱
  • 简介:服气是道教重要修炼方法之一。通过对唐宋之前相关道经的研究,可获知道教关于服气的总体理论,并可清楚地看到道教服气在理论上的重要变化,即从早期的服外气理论到唐代之后服内理论的转变。服外气的理论和方法随着道教的发展而逐渐丧失了在道教修炼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但却作为独立的技术存留在更广泛的医学和养生实践当中。

  • 标签: 服气 内气 外气
  • 简介:“先天一”是道教内丹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是本体概念在内丹学修炼的直观意义上的呈现,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本体意义上的“道”或“虚”,也不是后天意义上的“精、、神”之一的“”,而是内丹学返本还原修炼体系中从后天回归先天的一个重要的过渡状态,是内丹学修炼成仙的必由之路。本文在综览内丹学文献的基础上,对内丹学关于“先天一”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与诠释。

  • 标签: 内丹学 先天一气 本体 真阴真阳
  • 简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视大自然为有机的生命体,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森林草原,它们都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存在,并与人类亲密无间。互依共存。作为大自然产物的人类,因其具备超越万物的主体意识,从而与天、地并列为“三才”,担负着辅助天地养育万物的作用。这样一来,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成为人类一个永恒的课题,从而投以了热切的关注。于是,出于生存发展与精神追求的需要。传统的风水术便应运而生了。

  • 标签: 道教 风水术 符图 五岳真形图
  • 简介:又称炼气、食、服气、吐纳,是古已有之的养生术。道门十分重视对人体的作用,认为“聚则生,散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以生。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五倨!理》中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道教行术作为治病、养生,最终实现成仙理想的手段广泛应用于修炼,并被后世广为流传。

  • 标签: 行气 现代价值 道教 综论 养生术 抱朴子
  • 简介:五台山久远的佛教传统、浓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它雄奇高妙、婉如仙境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历代的僧人墨客前来拜谒,从而传留下来大量吟咏五台山的诗、词、歌、赋,这其中的许多优秀篇章将会与雄伟的五台山和它璀璨的佛教文化一样留传千古.五台山诗歌数以千计,这里不能详述其貌,只想就一些诗中创造出的恬静高远的意境做些分析和比较.

  • 标签: 五台山 佛教文化 诗歌 艺术风格
  • 简介:佛教产生之初,释迦牟尼佛宣说法教完全出于因机施教,而无“大、小乘”之别。至于后世落入大、小之争,实是后代修行者自执所修学的方法而排斥他宗。综观佛教的本怀,实应含自利与利他,也就是大乘与小乘融通才是佛陀出世的本意。因此,佛法的实践可先小后大或大中圆小(利他中完成自利),本无矛盾,只怕行小乘后无法发大乘心,故佛陀屡屡劝行者要发大乘利他之心以成就佛道。

  • 标签: 大乘 菩萨 释迦牟尼佛 小乘 利他 佛教
  • 简介:九四仲夏,我随金陵协和神学院首次集体定点实习团到江苏滨海教会作为期十天的实习。滨海教会给我的印象是治得好,养得好,传得好,而这个县的教会合一堪称为做到这"三好"的主要因素。滨海县现有信徒三万四千多,主要由真耶稣教会和长老会两派信徒组成,真耶稣教会信徒人数占多数。这

  • 标签: 耶稣教 滨海县 合一 信徒 实习 主要因素
  • 简介:从远古至今,萨满教一直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中国萨满教研究肇始于20世纪初,与中国民族学起步相随。中国最早的关于萨满教研究的期刊论文发表于《地学杂志》1914年第6号,善之的《萨满教》一文是最早的一篇萨满教研究的文章。经过百年的学术历程,中国的萨满教研究已由零星研究发展到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阶段。进入21世纪后,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逐年增多。据统计,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在2000年至2013年之间逐年上升,共有4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36名研究生完成136篇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专业涉及教育学、文物考古、地理历史、民俗、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文献、语言文学、新闻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众多领域;学位论文内容涉列广泛。其中萨满艺术、萨满祭祀、综合类研究、萨满文学、萨满习俗、萨满仪式、萨满信仰等主题成为热点,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内容涉及满族、蒙古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侗族、达斡尔族、彝族、锡伯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纳西族、汉族等16个现存少数民族和古代的女真、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的萨满文化等诸多方面;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所涉及的地域较广,据统计96%以上都是有关中国各地各民族萨满教研究方面的论文,其中有关北方民族地区的论文有127篇,占总数的88.9%。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1世纪以来中国萨满教研究学位论文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归纳,为今后的中国萨满教研究打下学术史的文献基础。

  • 标签: 萨满教 学位论文 文献计量学 统计分析
  • 简介:在济法师(指济群法师,编者注)《汉传佛教的反思——2004新春祝词》中,曾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作为完整的修学体系,至少应具备五个基本因素,即菩提心,闻思正见,道次第,止观实践和律仪基础,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关于“菩提心”等“五个基本因素”,虽然历代高僧大德都多有论述,但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全面系统地提出来,无疑是济法师在对汉传佛教的反思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和成果。

  • 标签: 基本因素 管见 汉传佛教 全面系统 组成部分 菩提心
  • 简介:早在1920年,周作人就写了《圣书与中国文学》,以显著的位置刊登在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第一期上。此文从文学与宗教的起源和精神实质上论述两者的"共通"关系;把希伯来的《圣经》与中国的五经作比较研究;最后论到"古代希伯来文学的精神及形式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文章认为,从精神上来

  • 标签: 沈从文 基督教精神 基督教因素 周作人 文学主题 圣经
  • 简介: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6)在江西庐山,与刘遗民、周续之等123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东魏昙鸾(476-542)修习净土法门,昼夜专诵《观无量寿经》,并作《往生论注》二卷,阐明净土教义,奠定了后世净土宗的基础。念佛一法,普摄群机,全收利钝。古德称念佛法门:“城径中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圆顿中最极圆顿。”明代蕅益大师赞扬《大乘无量寿经》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印光大师亦说:“九界众生离此法,上

  • 标签: 圆融 往生 圆顿 大乘无量寿经 念佛法门 慧远
  • 简介:在“富贵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渐突出的今天,各式各样的群众性体育运动正蓬勃兴起,选择适宜的体育运动健身治病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健康常识。十年前,云南省昭通市曾发生过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某医院医生马某身患乙型肝炎,药物治疗效果甚微,加之兄长患肝癌病故,致使其思想包袱沉重,精神趋于崩溃。马某听说练气功健身治病效果好,便慕名投师学气功,气功师对他说:“我见过你们回族礼拜,我看是一种很好的健身功,你与其向我学,何不如学会礼拜,并坚持认真修炼,必定会深受其益”。

  • 标签: 人类健康 拜功 运动健身 体育运动 健康常识 乙型肝炎
  • 简介: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道教和科学的紧密联系就是一个引入注目的现象。国际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曾说:“真正奠定中国古代科学和科学思想传统的是道家”。道教作为中华民族固有的宗教,可以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两千年来对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术思想、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医学科技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她正如鲁迅先生在一九一八年《致许寿棠》的信中指出的那样:“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 标签: 中国古代科学 世界文化 先生 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