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鲁迅先生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一封信中曾说:“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鲁迅先生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血肉关系。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与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仙道贵生,道门中人普遍肯定现世人生之生命价值,高扬“生为第一”的“道理”。

  • 标签: 《道教医学》 传统文化 生命价值 医学文化 中国
  • 简介:佛教哲学是佛教独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佛教徒进行修持以期解脱的理论依据,也是佛教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石。深入研究佛教哲学与佛教医学的有机联系,必将促进哲学研究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佛教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与佛教医学密切相关的有“四谛”、“缘起性空”“四大增损”、“五大归纳法”等内容。“四谛”是佛教的基本内容:四谛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以及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谛的意义是真理。四谛所依据的哲学理论是“缘起性空”“缘起”,亦名缘生,是“因缘生起”的略称。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也即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 标签: 佛教哲学 缘起性空 道谛 缘起论 修持 摩诃止观
  • 简介:本文论述近代教会团体及传教士在华的医疗活动与基督教慈善精神、传教活动以及社会改良的关系。认为治病救人效法了耶稣基督生前的济世善举,既是一种有效的传教手段,同时也是一项有利民生的慈善事业。教会举办医疗的主要目的本是以治病施药为手段,吸引中国百姓信仰基督教,但在客观上却缓解了乡村和边疆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推动了西方近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培养了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促进了中国社会风俗的改良。

  • 标签: 近代 基督教 医疗事业
  • 简介:维吾尔族古代医学发达,吐鲁番出土回鹘文写本对此多有记载。从中不难看出,其医学深受印度医学与佛教医学的影响。维吾尔医学之基本理论奠基于古代回鹘人对寒、热、干、湿四种状态的理解与运用,显然是对佛教医学理论中地火水风四大物质运动不调而致病学说的借用。这种辨证、施治方法一直影响至今,成为今天维吾尔医学的基石。

  • 标签: 医学 维吾尔族 吐鲁番回鹘文写本 佛教
  • 简介:佛教慈济基金会于1966年在中国台湾成立,如今已迅速成长为全球性佛教慈善组织。由于两岸文化的同质性,包括慈善文化也有一定同质性。从宗教社会学角度切入,研究其慈善事业的创立及其模式运作、模式背后的慈善文化转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本文从其创立者证严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慈济救助的主要类型与方式、慈济个人慈善行为的内在动力等方面,概述了慈济发展史,研究了慈济运作模式的思想指导、驱动与运作机制及其成就如何取得等各个环节,从中提炼出有启发性的论点。同时,引用的相关海内外文献与调研资料相当丰富,也可供感兴趣的学者、慈善组织参考。

  • 标签: 慈济基金会证严 慈善事业 慈善文化 宗教社会学 人间佛教
  • 简介:五年来,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嗣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 标签: 履行职责 民族事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六大 科学发展观
  • 简介: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二千多年的历史考验,并成为中华文明儒释道三大精神主流之一,其因缘虽然众多,诸如佛教文化的精深、中华大地特有的大乘气象以及佛教四众弟子忘我的传教精神等等。所谓不懈的传教工作,就是我们常说的弘法利生事业,这是我们奉行的大乘菩萨道积极利他精神的主要实践项目。其中包括佛教的文化、教育、出版、环保、传播、信息、慈善事业等等。

  • 标签: 中国佛教 慈善事业 利他精神 中华文明 佛教文化 传教工作
  • 简介:我们古老文明的祖国,远在战国时期医学便已达到相当高度,出现了体系较完整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数千年来,我国的医学积累了广博丰富的文献资料,就现有书目记载便有五、六千种,至於散录於经、史、子、集、文艺作品以及《道藏》、《佛藏》中的,更是丰富多彩。东汉出现的《太平经》,里面便包含有古代医学方面的宝贵资料。

  • 标签: 《太平经》 《道藏》 佛藏 黄帝内经 战国时期 三洞珠囊
  • 简介:民族乡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依法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全国有1200多个,基本地处中小城市边缘,自然环境一般较差,生产、生活相对落后,教育的发展更是滞后。扶贫先扶智,教育要先行。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搞好民族乡教育事业十分重要。

  • 标签: 中国 民族教育 教育经费 教育体制 教育质量
  • 简介:本文分析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的整体健康目标与佛学涅概念的契合之处,认为二者的互相沟通将促进人类对自身的进一步认识。

  • 标签: 佛学 现代医学 契合
  • 简介:2002年6月25日,卢阿光主持代表温州市瓯海区道协和太清官,向温州市道协扶贫委员会捐赠人民币30万元整。在捐赠仪式上,陈崇杰会长代表温州市道教协会,对瓯海太清宫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的义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 标签: 热心 关爱 捐赠仪式 公益 弱势群体 扶贫济困
  • 简介:江苏省道教协会成立于1993年4月8日,全省开放的宫观只有五处,地方道协组织五个,住观道士58人。六年后的江苏道教事业有了新的飞跃,全省已登记开放的道观和活动点达42处,住观道士200多人。散居正一派道士登记在册的超过4000人,发证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地方道协组织已发展到16个,还有部分县市道协组织正在筹备之中。

  • 标签: 道教事业 道士 宫观 道教协会 道观 正一派
  • 简介: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它为人们指示了解脱生死的涅槃大道,而且还教导人们要以出世精神作入世的事业,广作福利,以嘉惠群生。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佛教徒实践佛陀遗教,倡导“利生为事业,弘法为家务,形成中国佛教济贫救苦、广作饶益的优良传统。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发扬佛教这一优良传统,对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解决佛教与社会主义相协调这一时代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佛教传入 福利事业 其他宗教 弘法 中国佛教 一切众生
  • 简介:荔波县地处贵州高原南部边陲,与广西接壤,全县总面积2431.8平方公里,辖6镇11乡(其中民族乡5个),94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总人口16.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5l万人,占总人口的87%。荔波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串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和梅原景区等100多个知名景点,特别是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集山、水、洞、林、湖、瀑为一体,雄奇俊美,玲珑秀丽,原始古朴、神情构成了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 标签: 体育事业 民族传统 荔波县 政府发展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