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民国时期,云游道士来到北京后往往受到警察的怀疑,通常被带回警局讯问,多数依据相关律文受到处罚。这些道士未能及时了解情况,调整自身的行为。他们依靠化缘能够取得很好的经济收入,与民众的信赖密不可分。1914—1942年,进京的道士日益年轻化,在财富观念上日益功利;仍然有不少道士为道教事业努力,显示出处于衰落状态中的道教仍然不乏复兴的希望。

  • 标签: 民国道教 云游道士 化缘 违警罚法
  • 简介:佛教慈善机构与社区服务相结合,是一个"1+1大于2"的模式:通过承接政府购买的服务项目,佛教慈善组织把更多精力运用到项目上来,更有利于佛教界发挥募集善款的优势。5月30日早晨,习惯了在整个上午喝早茶的老人们,特意提前了自己的时间,来到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的"洪桥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因为在这一天有体检保健和心理咨询的特殊安排。老人们开心地接受体检;向心理咨询师询问各种问题;

  • 标签: 善缘 社会工作服务 心理咨询师 佛教界 特殊安排 喝早茶
  • 简介:残损、撕裂古写本的修复缀接是古代文献整理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本《佛名经》为中心,通过内容、行款、书风、书迹等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从残损补缀例、脱误补缀例、缀接错乱例、缀接颠倒例四个方面探讨了前人的修复缀接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误缀现象,说明残损、撕裂古写本的修复缀接古已有之,古人的修复缀接也未必完全正确。

  • 标签: 修复缀接 佛名经 国图藏敦煌写卷 误缀
  • 简介:英国循道会是卫斯理兄弟于18世纪在英国创立的教会。19世纪中期,英籍牧师俾士来到中国香港,拉开了英国循道会在华传教活动的序幕。1897年,梧州开埠通商,英籍牧师麦路得被派往梧州开展传教活动。在麦路得等人的带领下,英国循道会在梧州地区开展了教务、医疗、办学、慈善等活动,积极推动了英国循道会在梧州地区的传教工作。本文结合《麦路得》回忆录,利用多方资料梳理英国循道会在梧州的医疗活动始末,再现了英国循道会在梧州地区传教发展的历史图景,并反思其对教会自身及梧州社会的影响。

  • 标签: 英国循道会 梧州 医务活动 《麦路得》
  • 简介:民国时期,中国的回民穆斯林群体创办了许多的报刊,其实,早在清末就有丁宝臣创办的《正宗爱国报》,迟至1949年,还有庞士谦主编的《回民大众》,此段时间内,全国各地所创办的各种报刊,内容丰富,既有教理讨论,也有文艺创作、时政评论、科学普及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过去涉及到教义与抗日战争关系的论述很少,本文试图以报刊为中心,论述时人如何从经典与教义出发,理解抗战,支持抗战以及试图推进个人与宗教进步的。

  • 标签: 回族穆斯林 庞士谦 丁宝臣 教理 正宗爱国报 《古兰经》
  • 简介:本文以新发现的史料《宝录》为中心,探讨晚清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道教的发展。在晚清的长阳,民间火居道士刘湛然成立了"道德堂"民间道教组织,出版道书、订立规则并建立法脉。这个民间教团以"正一"标榜,是道教在晚清时期民间化和世俗化的典型产物。其教团道士多火居,在世俗生活之外以乡村社会斋醮法事为主要宗教活动。这为了解晚清民间道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个案。

  • 标签: 晚清 鄂西南 火居道 宝录 道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