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今年(1995年,编者)3月2日至13日,日本东京神学大学的师生们,首次对香港和大陆的教会及神学院进行了访问。这是该校对亚洲地区教会的第十次访问。东神大的香港,大陆访问团共九人,由G·D雷芒教授和朴宪郁讲师率领,在香港逗留42小时后,随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的联络干事卡尔森(KarSen)先生一起,对大陆的厦门、上海、南京进行了访问,最后由香港回国。东神大师生这次来访的目的是:对香港和大陆的教会进行实地的考察,与香港和大陆的基督徒进行交(?)与对话,了解与日本历史有关的某些事情的真相,了解大陆和香港的文化。

  • 标签: 中国大陆 香港 神学院 基督教 访问 大学
  • 简介:一、引言同观福音,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也叫对观福音、前三福音或符类福音。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上帝的国。据统计,上帝的国在《马太福音》中出现了4次,在《马可福音》中出现了14次,在《路加福音》中出现了32次;此外,天国在《马太福音》中出现了33次。由此可见,上帝的国是同观福音的重要主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约翰福音》的作者在记载耶稣在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都谈到上帝国的事(约3:3,18:36)。

  • 标签: 《马太福音》 帝国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上帝
  • 简介:一、新中国佛教的改革和发展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政策是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半个世纪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佛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革除传统痼疾,进行思想改造,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人民民主 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人民 思想改造
  • 简介:宗教研究大致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取径展开.一种是对义理层面的思辨,它注重教理、教义和教派,精致地分析、比较精英人物的理论体系,关注教理教义的纯正性与正确性这样的问题.这种研究预设了一个"全真"的认知彼岸世界,所有研究都是为了证明某一教理教义及其理解是符合还是违离这一认知的彼岸世界,这可以称为神学取径的宗教学研究.另一种是对具体宗教实践的探究,它注重现实社会中展开的宗教实践的具体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诸种权力的博弈与诉求,神学意义上教理教义的真确性这类问题在被"悬置起来"(bracketitout),而代之以追问宗教实践的现场各种权力与各类资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可以称之为现象学取径(approachofphenomenology)的宗教研究.段玉明教授的新著①(以下简称)无疑采用了后一种研究取径.

  • 标签: 宗教实践 权力 神圣 帝国 唐宋 现场
  • 简介:Ⅰ.修道团体的共融基础1.圣三奥秘:圣三内,三位相互毫不混淆,却又是一个天主的神圣奥秘启示我们如何在爱的关系中达到完善;2.圣经中爱的诫命,参见《若13:34-35;若一4:21》。Ⅱ.天主由于爱,为了爱而创造万物

  • 标签: 韩国 天主教 大邱保禄会 朴玛利露茜修女 讲稿 修道团体
  • 简介:中国基督教历史的研究.起始于本世纪初期。那时中国天主教内部萌发了本土化的运动。1913年.英剑之在北京宜静园创立“辅仁社”.招收教中子弟研究国学.时马相伯、陈垣多与聚首.所拟习题有《太古同源考》、《元也里可温考》、《清四库总目评沦教中先贤著述辨》等.开天主教在华史研究之先声。1925年.教宗庇护十一世谕命建立辅仁大学以后.天主教传华史在陈垣、张星垠、冯承钧、向达、方豪、徐宗泽、罗光等教中及学界前辈的倡导下.有了长足的进展。

  • 标签: 基督教 中国天主教 方豪 时中 陈垣 也里可温
  • 简介:2005年春季,笔者在美国哈佛大学做“伊斯兰教与儒教比较研究”的客访研究项目时,通过图书馆专家林希文博士的帮助,查看了图书馆收藏的美国传教士克劳德·毕敬士先生(ClaudePickens)捐赠的有关中国伊斯兰教的资料。其中有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中国穆斯林先贤、云南伊斯兰大学者马注的墓地。原照是10×12.5厘米大小,经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处理、扫描和放大,

  • 标签: 中国伊斯兰教 美国哈佛大学 穆斯林 学者 大学图书馆 印章
  • 简介: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价段的历史现象,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幻想的方式反映现实世界的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宗教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宗教观念、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机构(教会)。人类在最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曾有过什么宗教,随着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宗教观念才有可能出现。

  • 标签: 专业简介 思维能力 人类社会 世界宗教研究 张继安 自然崇拜
  • 简介:本刊讯最近,武汉市新洲区报恩禅寺监院印证法师从该寺设立的扶贫济困基金中拿出一部分,扶助华中师范大学17名贫困大学生,受到好评。这些学生分别为大一和大二学生,来自偏远农村及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家里几乎都无力为他们提供学习生活费用,学生基本生活需要也无法满...

  • 标签: 贫困大学生 证法 武汉市 城镇下岗职工 基本生活需要 中小学生
  • 简介: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哲学所、湖北省道教协会、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武当山道教协会主办,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承办的海峡两岸首届当代道家研讨会于2004年5月12日-15日在武汉大学召开,陈鼓应、刘笑敢、李刚、熊铁基、董光璧、唐明邦、郭齐

  • 标签: 海峡两岸 中国大陆 台湾省 首届当代道家研讨会 武汉大学
  • 简介:由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举办的“爱资哈尔大学毕业生首届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4月11日至13日在开罗举行。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包括埃及学者)出席了本届研讨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应邀派出四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爱资哈尔大学的地位与影响”。

  • 标签: 大学毕业生 国际研讨会 首届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埃及 学者
  • 简介:台湾大华严寺方丈、北京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员海云法师,于今年11月赴宝鸡市,为在宝鸡市独立二级学院集中办学区创办国际中国文化大学(暂定名)一事进行考察。据了解,台湾大华严寺是该大学的主要投资者之一,海云法师欲在这所大学设一个宗教研究院。

  • 标签: 宝鸡市 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 “国际中国文化大学” 大华严寺 陕西
  • 简介:谈及当代大学校园生活,“宗教热”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形形式式的说法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认为已经到了过热的程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各大学只要条件许可,都纷纷开设有关宗教的课程,选修这类课程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此常常需要限制名额来控制规模。有些同学即便未曾选修这类课程,也会抽空前去有选。

  • 标签: 大学生 宗教信仰 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 学术环境 宗教知识
  • 简介:爱国宗教界人士首期研修班于2006年9月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为贯彻中央领导指示精神,中央统战部启动旨在加强培养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百千万”工程。经与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协调、研究,今年重点推动了与高校合作培养爱国宗教界人士的工作。此次参加学习的五大宗教学员56人,均采取脱产的方式,集中住校学习,时间为4个月左右。来自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陕西、河北、辽宁、河南、湖南、江西和中国道教协会的道教界12位道长参加了此次学习。

  • 标签: 宗教界人士 中国人民大学 开学典礼 研修班 爱国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