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在世界艺术之中,中国绘画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审美文化影响中国绘画艺术,使其有着独特的审美体系。道家思想中的“虚”“实”观念更是启迪了中国画的审美创造,形成了“空白”“留白”的艺术法则。“空白”“留白”的含义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空白”这词用在绘画作品中指的是纸上没有被填满的部分;而“留白”更像是“空白”一词的提炼,“留白”中的“留”字更是表达了作画者的主观能动性思维创造性。这两个词在中国绘画的千百年历史中起着推进作用。直到今天我们仍在探讨画面构成中的“空白”“留白”。因为画面中空白大小、位置高低都会影响一幅画的视觉效果,也影响观者的情绪。

  • 标签: 中国绘画 留白 空白 区分 边界
  • 简介:中国当代绘画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基本规律,在绘画色彩方面大胆创新,寻找色彩的时代精神。通过重构再生创新色彩元素,对中西方色彩、古今色彩的重构以追求作品的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色彩光学相结合,使得色彩表现更加多元化。绘画形式的多元化,造就了色彩表现的自由性独特性。突显绘画原创风格,使中国当代绘画在色彩语言表达上更能真实地反映现代生活,更具时代性和创新性。

  • 标签: 当代绘画 色彩 语言 运用与表达
  • 简介: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了这一历史趋势。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全球化,对中国工业现代化具有不同性质的意义。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和理论批评,反映了中国工业现代化过程的社会现实,成为反帝反封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一翼。著名美学家和批评家、国内唯一审美文化杂志《美时代》副主编贾玉民教授、刘凤艳主编的《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一书,以历史的美学的批评方法为主旋律,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介了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创作理论批评的发展成就,成为评介和探索中国工业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扛鼎之作。

  • 标签: 全球化 现代化 《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
  • 简介:Lomo是一种创作性的摄影,在当下年轻人中广泛流行。其实,Lomo是一种存在的方式,其让生活变得更加艺术,人们借用Lomo来抒发心情、感知生活的周遭,更像是生活的秀场,是生活的诗歌。Lomo的这一价值观很好地当下文化契合到了一起,Lomo迷们的理念是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大胆表现自我,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穿衣风格独特。因此,整合Lomo摄影文化,将会进一步深化已有的文化形态,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和喜爱Lomo文化。

  • 标签: Lomo文化 复古风潮 乐摸 创意生活
  • 简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包含着中国独有的审美意蕴。历经时间和文化的积淀,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化审美系统,而且其每个部分也同时包含着它深刻而独特的审美意义。中国艺术有对“枯拙之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枯拙之美,包括匾额楹联的书写、叠山立石的设计和对枯树残荷的欣赏,从看似颓败苍凉的景象中去体悟一种真正蓬勃的生命感,从枯拙之素白中去发现生命的绚烂和反者道之动的艺术智慧。

  • 标签: 中国古典园林 枯拙之美 牌匾楹联 叠山立石 枯树残荷
  • 简介:美曾经是神秘的。在康德的理论中,美主要关乎人的判断力,既以超验的“美本身”的形象独立于感官和理智,又与两者密不可分。然而,美同感官和理智的关联构成了一种分工的基础,让美本身在技术的加持下受到双方面的剥夺,流于庸俗。就感官而言,美以技术产品的形式融入生活,让人们沉迷娱乐而无心展开深层次的审美。就理智而言,美及其引申出的思想内涵为信息所解构,失去了触动心灵的向度。完整的审美过程被技术分解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表达领域。在其中,物化的人不再是审美者,而是单纯的产品享受者或信息接收者。对美本身的剥夺本质上是对作为完整审美者的人的剥夺,需要在人的复归中得到遏制扭转。

  • 标签: 感官 理智 技术 分工 剥夺
  • 简介:公共艺术主要是指存在于公共空间,具有公众参与性的一切艺术形式。浙江莫干山镇顺应国家振兴乡村经济政策的要求,改变目前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急需转型的窘态,在保护好本土生态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推动当地业态发展,成为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日本新县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艺术家主要从当地保存较完整、覆盖面积最大的自然风景"里山"和梯田景观寻找创意灵感,进而兼顾促进当地传统产业再生,最大限度发掘地方资源,以艺术的形式唤醒地区活力。两者都是探索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发展、振兴乡村经济的举措和方法,认真研究,能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美丽乡村 莫干山 公共艺术 越后妻有 大地艺术节
  • 简介:"苗图"的视觉范式与其所处时代背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结构关联,其图像文字的空间组织建构基于各少数民族族群的"集体无意识"和其原生的族源情感,同时又受到清帝国处理"苗疆"边务和文明进程的影响,最终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文化意义指向。这种"图文互译"的视觉范式是18至19世纪中国南方(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图像再现视觉表征。

  • 标签: “苗图” 视觉 表征 图文互译 审美叙事
  • 简介:新时期蒙古族诗人继承古代蒙古族文学作品中的诗性审美精神,诗人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共同传承并补充建构草原风景审美体系。以此为基础,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蒙古族生态的依生美、竞生美、共生美三种生态审美范式的存在。他们是新时期民族生态美学的践行者。

  • 标签: 蒙古族 诗歌 草原 生态美
  • 简介:黑川雅之的《素材身体》一书阐述了自己对皮革、黄金、橡胶、瓷器、玻璃、不锈钢、各种木材等多种设计材料的理解以及运用。同时阐释了"身体性的8个概念"以及如何把设计材料身体的感知结合。作为当代设计师,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赋有灵魂,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在文化、文明的这条延长线上延续下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 标签: 黑川雅之 《素材与身体》 材料 身体 设计
  • 简介: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和生命力是重中之重。朗诵作为文化传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从诗歌朗诵的角度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并通过理论实践的相互结合提升朗诵的效果,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 标签: 朗诵 诗歌朗诵 民族文化 传承 作用
  • 简介:美育对于服务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审美修养和文化内涵的提高,更是激发创造力并帮助学生提高服务境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的革新使传统的审美教育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信息化教学已经像图书馆、问览室一样成为常规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现代高校是否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审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一个人的品味,使人拥有一种大“气象”、大“格局”。拥有审美的眼光,会看到平淡生活中的“乐”,看到连接各学科之间的桥梁——“美的形式”,感受到天地问的“生意”,能够得到最高境界的精神享受,最终会宴现人性的“完满”。

  • 标签: 信息化时代 慕课教学审美教育创造力
  • 简介:2008年魏德圣首次执导的电影《海角七号》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引起大家对台湾新的导演的关注,其中同一阶段的女性导演也凭借她们的优秀作品,进入关注的视野。"商业""艺术"的平衡,是这一时期的女性导演所面临的困惑,也决定着她们以后的发展方向。或许对于每位导演而言,她们都有各自的取舍,但这探寻的过程也正是她们个人风格的形成体现。

  • 标签: 台湾电影 新生代女性导演 艺术与商业 平衡
  • 简介:在严歌苓的小说中,知识分子一直是一个较为特殊而作者又十分偏爱的群体.近些年来严歌苓也一直着力于对自身家族史祖辈的探寻.《陆犯焉识》一书可谓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小说围绕知识分子陆焉识展开,向人们展现了20世纪独有的政治面貌与人生际遇,也细致地描绘出主人公细腻的心理变化.

  • 标签: 知识分子 困境 挣扎 严歌苓 《陆犯焉识》
  • 简介:电影是叙事造型相结合的艺术。中外电影在叙事造型方面有较大差距,国外电影比较注重叙事造型的结合,相对来说造型是重心;而国内电影则要么注重叙事,忽略造型;要么注重造型,而冷落叙事,相对来说,叙事是重心。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电影在叙事造型相结合方面的良性发展,就要在新技术、教育、观念认知等方面向国际看齐,弥补自身的不足,更好地进行作品创作,才能真正了解叙事造型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才能使电影成为叙事造型相结合的艺术。

  • 标签: 数字媒体 叙事与造型 差距与结合 文化元素
  • 简介:王莲教授新著《柬元时期中日绘画的传播交流》通过传播学、图像学、文献学、考古学、比较艺术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层面对柬元时期绘画交流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填补了学术界关于中日水墨画比较研究的空白,为中日两国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提供了全新的发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 标签: 王莲 《宋元时期中日绘画的传播与交流》 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