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康德的交互论导致了他律行动的归责问题。讨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挟自由概念。他律行动具有两可的自由,挟的选择能力使得他律行动成为自由的,由此他律行动的归责问题得以解决。对于《道德形而上学》中某处文本造成的冲突,可以诉诸严格意义和宽泛意义的自由的区分加以调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现象,两可的自由提供了解释空间,它实质上是不自由的。从不同的视角,挟自由可分为理性的自由与两可的自由、严格意义的自由和宽泛意义的自由、一贯的自由和片断的自由。

  • 标签: 康德 抉意自由 理性的自由 两可的自由 一贯的自由 片断的自由
  • 简介:中山的经济伦理思想始终把伦理道德现象建立在对民众生计的考察和认识上,认为民生问题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社会伦理道德是由民生问题引发的。主张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道德标准,在调节个人和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时,强调以自我牺牲、“替众人来服务”为准则。强调权利平等就是民权、民族实现;民权、民族问题解决了,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认为人类要求得道德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以“互助”为原则,减少兽性,发展人性,造就高尚的人格。

  • 标签: 孙中山 经济伦理 思想
  • 简介:<正>重庆伦理学学会为努力宣传十三大精神,促进重庆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从1988年5月初开始,在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理论与实践》节目里举办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专题广播讲座。讲座共16讲,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进行道德建设的出发点为中心,密切结合实际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道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特点、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经济体制改革与道德、政

  • 标签: 广播讲座 道德建设 伦理学 重庆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 简介: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笔者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城市90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观念、内容、方式、方法、主体、模式、价值取向、教育中家长面临的困境八个方面对孝感城区的90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做了调查,并针对城市90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并分析原因,探寻了相应的路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以正确的价值观做指引,从而促进独生子女的全面发展。

  • 标签: 城市 90后 独生子女 家庭教育
  • 简介:乡村精英作为村庄中的先进分子,在村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乡村精英在具体的村庄治理实践中究竟具备怎样的角色定位、产生了哪些作用,这一问题可以从乡村治理的个案中寻找答案。本文以湖北省枝江Z村为例,在梳理乡村精英角色发展的基础上,试图将乡村精英对村庄治理的作用归纳为"三位一体":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三种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为村庄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标签: 乡村精英 角色定位 村庄治理
  • 简介:以湖北省当阳“一户三化”活动为个案,探讨文明村镇创建的市场化模式。从理论上说,文明村镇创建市场化运作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市场经济与道德文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实践上说,创建文明村镇关键在于要积极培育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市场,要努力提升文明中心户的市场竞争力,要认真搭建文明中心户与农民群众互动的市场平台。

  • 标签: 文明村镇 市场化 当阳市 一户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