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提示了现实与文本的关系,现实往往被语言和文本所切割、渗透,当文本作为一个主题加以谈论之时乃是物质生活升华之时,文本在此时体现为现实的剩余。现实和文本的距离,是马克思通过把握到现实与本质相切的瞬间才加以克服的。在今天文本性和现实性可能在信息这一换喻以及现实层面上完成了一种新的变形。

  • 标签: 马克思 文本 现实
  • 简介:美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充满争议的问题。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德就是知识”命题中的“知识”尽管也包含道德知识,但主要指的是理智知识,不仅如此,他的这一思想经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进一步提升成了一般哲学层面上的观点,并且构成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特征。在区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康德区分了具有自然必然性的自然世界和具有自由必然性的道德世界,以及区分了研究自然世界的自然形而上学和研究道德世界的道德形而上学,据此,他在一般哲学的意义上把真与善区分开来,把求真(它以知识为目标)与求善(它以美德为目标)区分开来(它内在地包含了在伦理学的意义上把知识与美德区分开来),实现了在美德与知识问题上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康德的超越其实是休谟区分事实命题与价值命题之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对美德与知识关系的正确处理,但是,如果不像康德那样把伦理学仅仅看成形式主义的唯动机论的伦理学的话,那么,像康德那样把理智知识完全排除在道德特别是道德判断之外的做法也会对伦理学造成某种伤害。

  • 标签: 美德 知识 等同 不等同 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