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这三位思想家以其各自独有的方式揭示了现代世界的虚无主义本质,他们三人都在现代文化之中看到了某种走向毁灭和衰落的趋势。将尼采、海德格尔福柯的不同观念联结的线索是这样一个信念:虚无主义是现代性自身的结果,更是内在于西方历史之中的各种不同的遮蔽和遗忘的结果。这些遮蔽或遗忘在尼采那里被表达为在我们的道德化解释模式背后的被压抑了的谱系,而在海德格尔那里则表现为西方形而上学中对"存在"问题的取消。福柯和海德格尔都在尼采的著作中发现了超越虚无主义的最有效的早期表达,尽管他们三人的路径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强调解蔽的"治疗"属性,并立志通过揭露被西方哲学传统掩盖起来了的原始经验来克服虚无主义的危机。

  • 标签: 尼采 海德格尔 福柯 虚无主义 现代性 形而上学
  • 简介:如果想了解技术的本质,那么不能从机器时代的技术开始,更不能从这一会让人误入歧途的观念——技术的目的就是机器和工具的制作——开始。对于动物的自由移动的生命而言,只有奋斗才是它的生存策略,才是它面对"其他生命"的优势或劣势,这一点决定这一生命类型的历史,决定它的命运是屈从于他者的历史,还是成为它们自己的历史。故而技术是生命的策略。技术是这一策略内在的形式,争斗过程是这一策略外在的表现。

  • 标签: 斯宾格勒 生命 策略 技术
  • 简介: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之所以屡遭非议和曲解,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扬弃了近代以来主流政治学说所依据的自然法传统。在黑格尔看来,古典自由主义者从契约论出发把国家看作是个人权利的消极保卫者,其内涵等同于处于应急状态中的市民社会,黑格尔因而称其为外部国家;它不但保留着自然状态的残余,甚至还会产生和加剧诸如腐化赤贫相伴的现代性危机。之相对照,黑格尔所神化的内部国家或理性国家以实体化条件和制度化机制来整合和保障市民社会中的个体性的自由,并将其扩展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范围和高度。黑格尔对于自然法传统的这一创造性转化不但用主体性的自由取代了现代权利观念与国家制度的自然基础,而且为建构当代的正义规范理论、超越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的争论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理论范本和思想准则。

  • 标签: 国家 市民社会 自然法 自由
  • 简介:康德以其"哥白尼革命"实现了对传统符合论哲学的翻转,王阳明则以"龙场悟道"为标志实现了对传统理学的翻转。两位哲人均旨在解决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并且其思路都是先验唯心论的。在道德哲学中,两人均从主体内部寻求道德行为的根据,强调遵法守理的重要性。康德以自由定义人的尊严,王阳明则以"洒落"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 标签: 先验 良知 自由
  • 简介:康德在一般判断力下区分了规定的判断力和反思的判断力。然而,受黑格尔的影响,伽达默尔认为,在现实的认识和实践中,二者是很难分开的,伽达默尔不仅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将反思判断力实践智慧联系起来了,这既具有解释学的意义,也具有一般哲学的意义。它可视为伽达默尔对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 标签: 判断力 规定判断力 反思判断力 实践哲学 实践智慧 解释学
  • 简介:马克思提示了现实文本的关系,现实往往被语言和文本所切割、渗透,当文本作为一个主题加以谈论之时乃是物质生活升华之时,文本在此时体现为现实的剩余。现实和文本的距离,是马克思通过把握到现实本质相切的瞬间才加以克服的。在今天文本性和现实性可能在信息这一换喻以及现实层面上完成了一种新的变形。

  • 标签: 马克思 文本 现实
  • 简介: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固然未能为理性建立起稳固的批判标尺,但并不能说他们由此而走向彻底否定理性。因为他们并未将工具理性简单地等同于韦伯意义上的目的合理性,并且他们的工具理性批判是一种内在批判方式。然而,哈贝马斯恰恰犯了这种简单化的错误,亦未能正确理解内在批判方式的运作机理,这些又使得他未能正确理解其交往行为理论同启蒙辩证法之关系。虽然如此,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依然不自觉地坚持着内在批判路向,从主体-客体到主体间的范式转型,只是在这一路向当中的理论建构视角的转变,而非断裂性的变革。

  • 标签: 启蒙辩证法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目的合理性
  • 简介:在精神成就创造过程中,难免地伴随着的是精神力量的衰败。这种衰败在哲学领域的体现即经验之路的展开,以及超拔之思的隐遁。在嘈杂的声音之后,精神救赎的路何在?如果连探寻的能力都丧失了,得到答案之途愈发遥远。

  • 标签: 在者 《形而上学导论》
  • 简介: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初,海德格尔有两本书专注"存在史叙事":《哲学论稿》是"纯粹存在史叙事";《黑皮书》仅涉及"具体存在史叙事"。《黑皮书》当然也主要是"存在史叙事",但因某部分引申到或联想到"犹太人"或"犹太族"可资例证而变成专论的具体叙事。今天人们太过追讨海德格尔的"反犹太主义",而可能根本忽略了其中真正意义上的"预言性质的不安"。否则,海德格尔不会保留下来放到最后出版。稍后,我会随着"读记"的伸展将何谓"预言性质的不安"揭示出来。

  • 标签: 具体存在史叙事 反犹太主义
  • 简介:解神话纲领是20世纪德国著名神学家布尔特曼提出的针对圣经新约中神话叙述的解释方案。解神话作为一种圣经解释方法具有丰富的解释学内涵。首先,解神话不是简单地去除神话,而是悬隔神话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具有解释学之去蔽的意义。其次,解神话不是把生存哲学强行套在圣经上,使之哲学化、现代化,而是借用其术语对圣经进行生存论分析,将去蔽后呈现出来的意义阐明出来,具有解释学之建构的意义。最后,解神话的任务是在具有实践色彩的宣道活动中得以实现,是通过人在宣道中的信仰实践活动来解开圣经的意义,体现为解释学的实践智慧。

  • 标签: 解神话 去蔽 生存论分析 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