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高怀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首次出版于台湾1994午)。全书共20万字,314页,对宋元明易学作了系统的阐述。该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在追述易学自汉魏以后流变之迹的基础上,考察了北宋初年易学兴起之情势,并概要介绍了宋元明易学的特色。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的易学,指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本易理发扬儒学。

  • 标签: 易学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初 元明 周敦颐 张载
  • 简介:宋元易学对墨梅艺术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易学的理学化实现的,主要体现在创作论和批评论两个方面。影响到创作论上,一是在创作技法上宋元墨梅艺术创作讲求由象数阴阳推究作梅神理,二是在创作主旨上借《梅花太极图》批判佛教的世界观。影响到批评论上,一是借气化原理来解释墨梅“清美”和“生意”的风格,二是借“周子太极图”来比附扬无咎所创空圈之法。宋元墨梅艺术所受易学之影响本于《易》而超越了《易》,具有借易学发扬儒学的鲜明特点。

  • 标签: 墨梅 《周易》 理学
  • 简介:宋元明清四朝而言,儒家思想仍然是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但儒家内部的分里是相当明显的。从学术流派的归属上看,四朝的儒家学派大致可分为:独尊儒术型、儒道互补型、三教合一型、四教会通型。这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体现。

  • 标签: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儒家学派 独尊儒术
  • 简介:宋元时期文道关系的演变,与理学地位的升降密切相关。北宋理学初兴,理学家将“道”抬升至宇宙本体的高度,打破了“文”“道”之间原有的平衡,文道关系从唐代的“文以贯道”转变为宋初的“文以害道”。南宋时期,理学思想体系日臻完善,朱熹、真德秀等人均试图将“文”融入“道”的发展轨迹中,缓和北宋以来“文道”之间水火不容的对立状态。入元后,理学家通过对文道关系的反思,使思辨的哲学与情感的创作合理结合。加之政治风向的变动,理学成为文人的进身之阶,最终形成文道融会的新局面。理学与宋元时期文道关系之间的互动,揭示出中国古代新思想发生、发展的新路径。

  • 标签: 理学 宋元时期 文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