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在战争最后一年,莫斯科大学许多系都加快了毕业生的培养。这批大学生是1940年招收的,按照完整的教学大纲来说他们应当在1945年夏天毕业。但我围的统计计划机关预见到战争即将结束以及动员状态也将消亡,因而十分清楚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对专业技术干部的需求量有多大。为此许多高等院校都加快了教学速度。历史系的课程也因此被缩减,尽管不是很多。

  • 标签: 共产国际 专业技术干部 莫斯科大学 教学大纲 教学速度 高等院校
  • 简介: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领导我们党实现了国际战略方面的一系列重大转变,正确确立了我国国际战略目标和一系列战略原则,奠定了他作为当代世界杰出的国际战略家的地位,也形成了丰富的国际战略思想成就。本文仅就其学界尚未论及的国际战略伦理思想做些探讨。

  • 标签: 国际战略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确立 丰富 正确
  • 简介:江泽民同志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以面向未来和面向新世纪的战略家眼光,对21世纪国际战略进行了着眼于国家关系大局、着眼于世界全局、着眼于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带入21世纪的高远卓越的谋划,从而形成了我党新时期的国际安全观.

  • 标签: 江泽民 国际安全观 战略思想
  • 简介:国际政治中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实质问题.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对于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本文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重要内容的分析为主线,着重探索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对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指导作用,阐述了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观点.

  • 标签: 邓小平 国际战略思想 中国 国家安全 国家利益 独立自主
  • 简介:<正>导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性的组织和机构正日益强大.本文将对这些国际机构的民主化问题,作一个基本的哲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考察。虽然早在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被袭击之前,我的这篇文章的初稿就已完成.但我仍深信只有通过民主化进程.才能消灭恐怖主义。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际策略研究办公室主任沈冀如说:"这种极端组

  • 标签: 高等教育改革 世界银行 公众利益 国际民主 世界贸易组织 效用最大化
  • 简介:在风云激荡的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肩负时代重任,站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前途相统一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战略眼光敏锐观察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国际风云,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深入思考在多极化战略态势中如何保证中国有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整个世界的战略稳定,提出以主动进取的姿态从加快自身发展和扩大外在影响两个方面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 标签: 江泽民 多极化 中国共产党 第三代领导集体 国际地位 伟大复兴
  • 简介:<正>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2001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21日至24日在昆明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日本等国家的16位学者和国内各高校及研究所的60多位代表与会。研讨会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思潮,仍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现将会上研讨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共产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马克思恩格斯 武汉大学 东方社会理论
  • 简介: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层面上,我们要从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创造一个长期的战略安全环境、促进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加快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等方面来深入理解和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

  • 标签: 国际关系 战略机遇期 国家主权 安全环境 民主化 大国关系
  • 简介:<正>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当时时代发展的高度,为了从理论上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在积极参与政治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宗教的、政治的和哲学的批判,从现实的经济事实出发,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一切哲学

  • 标签: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学说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正>从抗战爆发到共产国际解散,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曾就中共抗战的方针政策问题,作过不少指示和建议。对此,毛泽东均根据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独立自主地进行了鉴别和取舍,坚持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抗战指导方针。本文仅就毛泽东的抗日军事战略和共产国际的若干歧见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军事战略 苏联 毛泽东选集 共产国际 军事行动 军事文选
  • 简介:斯克拉等人提出的后帝国主义理论,从国内阶级的角度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从而驳倒了那种认为全球水平的经济一体化已经排除了国家水平上的政治活动存在的可能性的庸俗观点。它把阶级理论从教条当中解放了出来,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但是,后帝国主义理论对国内与国际阶级形成和互动之间的关系、阶级的自觉意志、阶级形成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此外,该理论的实证证据涉及的行业过于单一,它对发展中国家阶级与政治的研究也没有考虑到地区差异。

  • 标签: 后帝国主义 阶级 政治发展 发展中国家
  • 简介:<正>为了推进国际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加强中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交流,繁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于2006年3月20~22日在武汉大学联合举办"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12个国家的著名

  • 标签: 卢森堡 当代意义 国际学术研讨会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思想研究
  • 简介:2000年9月1日,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邀请国际知名学者特奥尼托尼奥·多斯桑托斯、萨米尔·阿明、斯沃布·道基、雅克·赫希、马莫·穆契来中央编译局作学术访问并作主题报告,中外6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文根据录音整理而成,为了保持真实性和现场感,除了个别字句,未做太多的修饰。

  • 标签: 现场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外 国际 全球化 别字
  • 简介:2006年9月21日至22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自由与责任:政府、企业和市民社会”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举办,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知名品牌“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一个分会,它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经济伦理研究机构:有经济伦理国际奥委会之称的“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学会”(ISBEE,该学会作为合办者派出了5位不同国籍的执行委员与会)、由国际高层企业家领袖组成的著名Caux圆桌会议、美国圣母大学、中国伦理学会、上海伦理学会等。国内外知名经济伦理学专家学者和企业家40余人与会并提交了论文。

  • 标签: 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伦理学 国际研讨会 国际企业 市民社会 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