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代各国民族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重要文化资源,一些包含丰富历史信息文化遗产常常被建构成国家认同符号,并在长期审美再造中积淀起民族文化资本蕴藏,进而产生了历史记忆、国家认同和审美体验等三种重要文化操演功能。

  • 标签: 文化遗产 审美再造 国家认同
  • 简介:李达史学思想离不开中国传统史学根基,必须从以往传统史学成果中吸取营养。可以说,李达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有着精辟理解和运用,而且对中国传统史学精髓和价值也有独到认识和见解,这使他史学思想必然表现出浓郁民族特色和民族智慧。李达受传统史学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早期教育阶段史学启蒙;二是受湖湘本土史学文化熏陶。

  • 标签: 李达 史学思想 传统 溯源
  • 简介:话语体系是表达意义符号系统.中国古代以“民”为核心“敬天保民”“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话语体系,不仅对于稳定统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形成了独特中国文化传统.近代以来,毛泽东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从中国现实出发,变革了以“民”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形成了以“人民”为核心“人民当家做主”“为人民服务”的话语体系.话语核心转变体现了人民主体性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意义表达,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标签: 人民 话语体系 现实的人
  • 简介:郑忆石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撰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理想主义、道德主义、民本主义是其主要内容。传统爱国主义于毛泽东哲学,体现在为求民族独立解放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价值指向,从认识论、方法论层面,是对传统哲学经世致用“求实之学”新解,对传统伦理化认识论“知行之辩”改造。

  • 标签: 民族文化传统 毛泽东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 省委党校
  • 简介:尹胜、朱春花在《党文献》2017年第5期撰文认为,1956年初,毛泽东主持制定《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农业合作化和新中国农村发展历程中一份重要文献,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农业全面改造思想。

  • 标签: 传统农业 改造思想 毛泽东 《党的文献》 农业合作化 农村发展
  • 简介: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扬弃继承和创新发展。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是现实需要,是道德文化发展和价值观培育践行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民族精神”、“民族特色”、“时代价值”,对继承和发展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待中华传统美德思想主张,富有创造性地提出要实现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对我们党一贯强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 标签: 中华传统美德 习近平重要论述 继承发展
  • 简介:毛泽东毕生重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应当对中国文化遗产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使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他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把握和吸纳,是成功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前提与基础;他注意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治国理政智慧;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挖掘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放在第二位,与中国发展阶段有关;应该吸取他晚年对传统文化中糟粕放松警惕教训。

  • 标签: 毛泽东 传统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对传统有着深刻思考,在传统历史作用、对待传统态度和传统形成发展规律等方面均有精辟论述。马克思、恩格斯传统观启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应扬弃一切人类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现代转换和丰富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资源。

  • 标签: 传统 传统文化 启示
  • 简介:"公平正义"已经成为人们所共同关注重要问题。但是,何为"公平正义"?如何实现"公平正义"?人们多以西方学说作解。其实,中国传统中以"公正"、"公道"、"公平"、"正义"等自有的话语积累了十分丰富关于"公平正义"文化资源;我们在吸取关于"公平正义"现代文化成果同时,有必要去发掘和研究中国自己文化资源,这对于确立并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和公正理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近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平正义"课题组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中公正观"研讨会,从思想观念和政策操作两个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公正"、"公平"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谨将这次研讨会上几位学者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公正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公平正义 社会科学理论
  • 简介:马克思主义美学要想重返公共话语空间,最重要是在历史悲剧理论框架下对现代性悲剧存在作出批判与反思。马克思主义悲剧美学虽然是一种外来理论模式,却与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审美经验存在着內在精神契合点,中国文化悲剧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悲剧美学中"革命悲剧"、"日常生活悲剧"以及"尘世崇高"等悲剧观念息息相通。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各种悲剧性现象相结合结果,中国悲剧观念已成为中国式审美现代性核心概念之一。在审美现代,性、悲剧观念、世俗性崇高等成为全球性现象和全球性问题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可能对此种陷于深刻伦理危机和价值危机现象作出理论阐释,并将获得自身理论进一步发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历史悲剧 中国悲剧观念 审美现代性 公共话语
  • 简介:文章剖析了强力手段"硬斗争"在维持传统安全时所处两难境地,同时以杰布瑟人类意识发展"三阶段论"为方法,阐述了维持非传统安全不在于强力打压,而在于经济、政治直至文化意识沟通与弥合,并强调各民族文化意识沟通、弥合是历史发展必然,它对维持国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非传统安全 民族文化 国际安全 恐怖主义 宗教
  • 简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和'小康'分别代表了先秦儒家向往两种不同程度社会政治理想。其中,'大同'是最高层次社会政治理想,而'小康'则是相对于'大同'一定时段低度社会政治理想,也是较为现实一种理想。为了实现'小康'社会政治理想,先秦儒家提出了以礼治国国家治理原则。邓小平对传统文化中'小康'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使之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一个阶段性奋斗目标。它为中国共产党确立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及实施步骤勾画了蓝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 标签: 传统文化 “小康”概念 理想 当代转化
  • 简介:一"公"、"正"除了连用为"公正"之外,在中国思想史上,"公"和"正"两个概念往往也是分开来讲。朱熹也提到这个问题,这也是历史事实问题。

  • 标签: 中国传统 公正 “公” “正” 扬弃 中国思想史
  • 简介: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有着深远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从逻辑起点上看与形成时文化境遇有着深度关联,从逻辑进路上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从逻辑归属上看内蕴着丰富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

  • 标签: 毛泽东 共同富裕 传统文化
  • 简介:中华传统美德植根于乡土社会,有着深厚群众基础和广泛社会认同,是维系乡情、寄托乡愁、联结故土精神纽带,蕴含丰富乡村治理智慧与经验,是当前乡村治理重要资源。

  • 标签: 中华传统美德 乡村治理 必要性 可行性 实践路径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派别繁多,人物思想庞杂,如何在这些众多派别和人物思想中梳理一条清晰线索,逻辑地呈现出其中哲学传统及其历史嬗变,这是开设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所需探讨一个问题。本文从评析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定义和历史叙述入手,依据历史和逻辑相一致原则,分别考察了欧洲大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形成及其内部分歧和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论述了这两个地区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联系和区别,提出,应该以葛兰西、卢卡奇、柯尔施创造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兰克福学派、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线,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形成、变革及其在当代风貌,从中发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法兰克福学派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 简介:朱德作为我们党、军队和国家杰出领导人之一,不但精通马列主义革命理论,是一位伟大马克思主义者,而且还熟悉并力行中国历史积累下来优良传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典范。

  • 标签: 朱德 中华民族 优良传统 继承和发扬
  • 简介:中国传统实践理性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崇实黜虚,经世致用,其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这种实践理性在中华民族历史延续中起了极为重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历史局限。邓小平正是通过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实践理性,冲破了“两个凡是”等“左”倾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通过提出“不搞争论”、“摸着石头过河”、“猫论”、“三个有利于”等实践观点,以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重大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同时克服了中国传统实践理性历史局限,对其实现了历史性超越。

  • 标签: 邓小平 中国传统实践理性 继承和发展 实事求是 实践观点 国情世情
  • 简介:[访谈嘉宾简介]陈来,男,1952年生,哲学博士,当代著名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2012年受聘中央文史馆馆员,荣获2015年度孔子文化奖。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华朱子学会会长、冯友兰研究会会长,以及武汉大学、浙江

  • 标签: 中华优秀 价值观传承 优秀传统
  • 简介:古往今来军事家,都注重在既定物质基础上发挥人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敌我双方力量强弱转变,夺取战争胜利。在我国古代军事遗产中,最精彩就是那些闪烁着辩证思维光芒、反映以弱胜强那些作战指导原则。

  • 标签: 作战指导 中国传统 战略战术 毛泽东 主观能动性 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