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数学语言对于所有国家都是,现代物理学化学语言也有很大部分是超越文化因为它们采用了统符号系统;但是哲学语言千差万别,每个国家、每语言群体都有其独特哲学语言。于是,我们面临个跨文化问题:英语或德语哲学能够用汉语来教吗?或者,用英语或德语提出问题可以用汉语来解答吗?

  • 标签: 哲学教学 跨语言 现代物理学 数学语言 化学语言 符号系统
  • 简介:关于名称描述论直接指称论之间"战争"已经持续了30多年。种新名称理论——社会历史因果描述论(SHCD)基于下述语言观:语言是社会性,约定俗成有生命。SHCD由下面6个论题组成:(1)名称对象关系始于广义初始命名仪式。(2)在关于名称因果历史链条上,所传递首先是并且主要是关于名称所指对象描述性信息。(3)被语言共同体所认可那些描述性信息集合构成了名称意义。(4)相对于认知者实践需要,在作为名称意义描述集合中可以排出某种优先序:某些描述比其他描述更占有中心地位。(5)名称都有所指,但名称所指不定都是物理个体,也包括抽象对象、虚构对象内涵对象。(6)若考虑到说话者意向、特定话语背景条件以及相关知识网络等因素,由名称意义甚至是其部分意义也可以确定名称所指。SHCD简单回应了克里普克对描述论那些批评以及其他些逻辑疑难。SHCD克里普克名称理论分歧对立,实际上源自两者在语言观上更为根本分歧对立。

  • 标签: 语言的社会性、约定性和历史性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 克里普克 认知论证 语义论证 模态论证
  • 简介:从考察文本认知之间基本关系着手,首先分析了中国先秦时期形成经典文本基本特征,即内容具有整体性、综合经验性,结构呈现出离散性、模块性动态性,以及功能表现为实用性。接着,深入地探究了形成这些特征认知基础,认为经典文本是自然认知产物,而自然认知中汉语表征特殊性基于经验实用认知推理偏向,能够合理地阐释经典文本这些特征。基于对文本特征认知阐释,并以古希腊文化作为参照,得出:先秦时期中国思想家中,那种超验纯思能力并未获得培养发展;而这对于日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中国经典文本传承机制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当下学习传统文化启示。

  • 标签: 文本 认知 文化 诠释 传承
  • 简介:表达归纳推理结论不确定性刻画非单调归纳推理,并非只能使用概率方法,用概称包含概称推理来刻画归纳推理是另种可行且十分自然方法。

  • 标签: 归纳推理 概称句 概率 非单调推理
  • 简介:弗雷格达米特从说者视角出发,认为语言是思想容器交流工具,因而思想是静态。戴维森则从听者视角主张:思想作为种倾向性语言.乃是解释者赋予说者命题态度内容,因而思想是动态。据此我们进步论证:思想是解释者在交流过程中说者所共同建构东西,而不是说者在说话之前现成之物;思想不是解释者意见,也不单是说者意图,而是话语自身意义;思想是说者解释者在话语交流互动过程中个逐步完成过程。说者的话语解释者赋予说者思想之间是种相互依赖、相互调整、相互促进反思平衡关系。

  • 标签: 语言与思想的关系 命题态度 反思平衡 弗雷格 戴维森
  • 简介:对于处理各种相互关联议程,语言时下流行主体逻辑颇为有用。语义学语用学可以受益于种内涵更为丰富般观点,这观点涉及语言过程及其主体;而论述语言表达策略语义学语用学,由于其与人类行为相伴随,并对之进行指导,则可以令各种主体逻辑从中获得良多教益。

  • 标签: 主体 动态逻辑语义学 语用学
  • 简介:宗教语言问题实质是“上帝”概念如何被“人”所赋义问题。以艾耶尔为代表逻辑实证主义者坚持“经验指称”赋义方式,认为“上帝”概念不符合基于经验事实“可证实性原则”,故必须被拒斥;而普兰丁格则认为,“上帝”概念赋义应当始于人“信任”情感,只要相信者拥有这份信任情感,则“上帝”概念对他来说就是实在、有意义这是种“情感赋义”谈论方式。二者区别在于谈论宗教语言出发点不同:“经验指称”起点是人经验。而“情感赋义”则始于人情感。不同出发点引导了人对“上帝”不同理解过程。

  • 标签: 宗教语言 上帝概念 经验指称 情感赋义
  • 简介:尼尔斯·玻尔语言观是他整个哲学基础。而且,从1927年以来基本上没有发生大变化。尽管他并没有对这个专题进行过专门阐述,我还是能够从他许多文章手稿中找到他对语言问题阐述。玻尔认为,所有的量子力学实验都必定借助于由日常语言表达经典物理学概念来描述,这些描述是互补。经典物理学概念是对日常语言提炼,它们都是无歧义。从认识论观点来看,无歧义两个必要条件是:我们能明确地在主体客体之间划出分界线和我们必须遵守二值逻辑规则。无歧义描述条件是无法替代。玻尔语言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观点是

  • 标签: 尼尔斯·玻尔 量子力学 日常语言 无歧义
  • 简介:兵教授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作出了特殊贡献。他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了许多个案研究,而且对如何推动这领域研究提出了新分析框架。其基本观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在1968年阿多诺《否定辩证法》出版后就已经终结.其主要原因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诉求和资本主义批判这两大原则已经被放弃;在此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派生出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三种思潮。这观点虽然有启发性。但有片面性。根据理论逻辑社会现实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整个发展可以区别为四种类型,即“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区分基础不是抽象意义上本真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这两个前提。也不是总体性或同思维方式。而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现代性辩证法理论坐标。

  • 标签: 张一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 瑟伯恩 后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辩证法
  • 简介:知觉内容如何是概念这是当代认识论中所关注关键问题.麦克道威尔概念论认为,只有概念性东西参与进辩护活动中,因此知觉内容必然是包含概念.他概念论可以总结为两点:C1,知觉内容是概念;C2,概念来自后天语言.特拉维斯对麦克道威尔观点展开了批判,指出了麦克道威尔概念论是种存在问题表征理论,同时指出作为概念论基础“似真之看”是不可能,从而使C1被证明是不成立.麦克道威尔承认特拉维斯批判并进行修改,他分别提出M1(直观能力是种概念能力)M2(知觉内容中仍然存在某些概念)两个措施进行修改.但是本文将指出这两个修改非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使修改后C1C2相冲突.从而证明概念论主张是不,麦克道威尔依旧无法说明知觉内容如何具有概念.

  • 标签: 知觉内容 概念性 直观 特拉维斯与麦克道威尔争论
  • 简介:晚期狄尔泰哲学主题乃是对精神科学诠释学奠基,这规划尤其体现在狄尔泰1900年《诠释学诞生》1910年《历史世界在精神科学中建构》之中.在《诠释学诞生》导论补充部分,业已出现了将诠释学从某种技术手段转换为某种哲学规划尝试,亦即探讨对生活表达之理解结构特征,但诠释学在此仍然是对持久固定文本解释阐释.这诠释学奠基方案在1910年达到了高峰.在《历史世界在精神科学中建构》中,狄尔泰详尽阐释了自然科学精神科学区别,阐发了精神科学独特结构,亦即生活、表达理解之关联,最终落脚于客观精神效果关联.客观精神是人类生存于其中超个体文化世界,使人们对他人理解得以可能,保证了理解客观性;效果关联则刻画出精神世界根本特征,它塑造了客观精神,使其成为精神科学对象.只有在此基础上,对精神科学诠释学奠基才是可能.

  • 标签: 诠释学 精神科学 体验 客观精神 效果关联 狄尔泰
  • 简介:张华夏教授是老代自然辩证法学者,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哲学先驱者之,在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做了许多开拓性贡献。他所翻译亨普尔《自然科学哲学》卡尔纳普《科学哲学导论》,已经成为科学哲学学生研究者必读读物。

  • 标签: 现代科学 《科学哲学导论》 伦理世界 王国 论证 道德
  • 简介:传统上,马克思恩格斯被刻画为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德国理念论反对者。然而,如果我们德国理念论解释为从纯粹哲学角度论证了思想之本源性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学说解释为从政治哲学角度论证了物质生活对特定历史—社会中众多思想进行选择机制,则两者就可以被视为互补关系。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康德-黑格尔 思想的本源性 思想选择机制
  • 简介:陈康刘述先半个世纪之前关于性质如何结合成个体事物争论,对于我们今天探讨事物个体性性仍有启发意义,但是陈康论述也存在着若干问题。他"许多性质如何结合成个个体"问题等同于"个个体如何是个个体"问题个体性问题,并把对象性混同于自我性,这使他未能提出解决事物个体性方案。纵观西方哲学史,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哲学、英国经验主义,还是康德式理性主义,都在这个问题上陷入难以摆脱困境。但是詹姆斯思想流学说为这个问题解决提示了条可能路径。

  • 标签: 性质 个体性 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 对象同一性
  • 简介:布兰顿认为,我们仅能从人所独具智识能力出发,以概念作为哲学探究起点;麦克道尔则试图保证世界可应答性,挽回经验之于思想判断证成限制作用.两人思想矛盾在于,布兰顿认为麦克道尔没有必要保留对经验谈论,麦克道尔则认为布兰顿至多只能获得语义表征,而不能真正地直接谈及对象.强调两人哲学中实用主义因素,可以实现两人哲学上可能和解乃至互补.

  • 标签: 布兰顿 麦克道尔 表征 经验 实用主义
  • 简介:借助索萨(Sosa)关于信念实施模型,我们提供了法律情形中优异判断个模型。在提供模型过程中,当代认识论文献对法律,尤其是对法律情形中优异判断相关性是值得关注个好审判取决于证据合适处理,还是实体判决如何构成,二者是不同。分别由法官陪审团做出适切判决之不同也需要讨论。

  • 标签: 法律 认识论 优异判断
  • 简介:“先验-偶然知识”是克里普克研究指称理论时做出个引人注目的认识论断言.“标准米”“海王星”“朱利叶斯”是三大指称理论密切相关经典案例.断言案例合法性问题共同构成当代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热点难点.指称指称对象区分是个新颖方法论,借助它不仅可以澄清三大经典案例合法性论争中混淆错解,而且可以为先验-偶然知识何以可能提供个新研究视角.

  • 标签: 指称固定 先验 从物-知识 指称 指称对象 偶然
  • 简介:摘要:在大卫像大理石以及心身之间关系问题上,传统观点不是陷入同论,就是沦落为某种形式二元论。物质构成范畴作为种“非同”关系,有望走出条非还原物理主义路线。方面,根据模态论证,被构成事物不是必然地同于构成它事物,在被构成事物本质上,构成观坚持了外在主义。另方面,具有构成关系两个事物,通过“双向”借入或派生,能够彼此共享模态属性以外绝大部分属性,故不是二元分离而是相互统。物质构成作为种新哲学范畴有重要形而上学心灵哲学意义。

  • 标签: 物质构成 同一 分离 统一 借来的属性
  • 简介:、哲学教育在当代中国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哲学曾以真理标准大讨论,启动和加速了改革开放进程。哲学再次历史性地成为社会变革先导。随后,“人道主义研究”、“异化”“主体性”问题讨论、“萨特热”、“尼采热”,等等,都对人们思想转变产生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深人,哲学似乎有点跟不上这趟列车行进速度了,哲学影响力似乎社会发展进程出现了成反比现象。社会越是发展,人们似乎越是远离哲学。

  • 标签: 哲学教学 批判性思维 改革开放初期 培养 社会变革 “主体性”
  • 简介:戴冕(以下简称“戴”):《语言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是您最近出版比较有代表性学术作品.我注意到您之前著作中谈“是”“真”比较多,这两个主题贯穿了您关于亚里士多德弗雷格研究,您甚至还直接以“是真”为名出版过专著.为什么您这次不再专注于这两个逻辑学形而上学核心概念,转而开始谈“事实”“世界”这样东西?

  • 标签: “世界” 逻辑学 清华大学 语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