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炎症性贫血是一类促炎因子-铁调素-膜铁转运蛋白轴紊乱引发的“铁失利用”性贫血,是对传统“慢性病贫血”的完善和补充。炎症性贫血精准描述了此类贫血的发病机制,拓宽了疾病范畴,更新了诊断标准,使其治疗策略更加完善。

  • 标签: 炎症性贫血 定义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5例胆囊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诊治方式及预后,发现胆囊黏液腺癌临床特点与胆囊恶性肿瘤极为相似,较难鉴别。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活检可在术前明确诊断。手术仍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因腹腔镜手术较开腹优势明显,推荐优先采用。若肿瘤处于T2分期以下且无侵犯转移,其预后一般较好。

  • 标签: 胆囊黏液腺癌 诊治 预后
  • 简介:摘要McCune-Albright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罕见病,其发病机制与GNAS基因编码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α亚基基因突变有关。该综合征主要引起内分泌异常(包括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亢进、Cushing综合征等)、多发性骨纤维结构不良、皮肤牛奶咖啡斑三个典型表现,此外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均有影响。本文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和长期管理提供新思路。

  • 标签: Mccune-Albright综合征 基因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分析了27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及病理学特点,发现后肾腺瘤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难以与肾恶性肿瘤鉴别,病理可明确诊断,部分可合并恶性成分。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手术方式,预后良好,但仍需定期随访。

  • 标签: 后肾腺瘤 诊断 影像 预后
  • 简介:摘要《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共识(2021版)》结合了国内外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研究进展、肢端肥大症诊治的循证证据和我国国情,旨在规范对肢端肥大症患者早期筛查、并发症诊治和长期随访,强化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及个体化诊治理念。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诊治共识
  • 简介:摘要虽然泌尿系结石的微创诊疗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开展,但随着影像学、激光技术、内镜科技和材料科学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交叉融合,新的泌尿系结石的诊疗设备层出不穷,推动着泌尿系结石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革新。通过对影像学、碎石工具、新型内窥镜和输尿管支架等方面进展的介绍,并分析其应用前景,展望未来泌尿系结石诊疗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尿路结石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指南由肾脏病和血液净化专家组成的编写委员会共同编写,系统介绍了肾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病情评估、治疗原则、靶目标与具体方案、治疗低反应性以及特殊肾脏疾病患者贫血诊疗。本指南针对如何规范诊断肾性贫血,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应用的时机和靶目标,如何评估铁状态以及铁剂应用的时机和靶目标,非透析、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方案,肾移植、儿童、老年与糖尿病患者的贫血治疗方案,如何规范应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等6个主要临床问题,同时借鉴和参考了目前国内外肾性贫血相关临床指南。目的在于指导、规范肾性贫血的诊断以及ESAs、铁剂和HIF-PHI的合理应用,提高肾性贫血诊疗水平。

  • 标签: 贫血 肾疾病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1986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期间收治的共计553例听神经瘤手术病例,分1986—1995年组,1996—2005年组,2006—2016年组,分别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大小、术前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是否输血、是否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是否磨内听道壁、肿瘤切除程度、术后面神经功能评级(House-Brackmann分级)及出院情况、生活质量评估(KP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1986—1995年组及1996—2005年组相比,2006—2016年组患者年龄[(52.9±13.3)岁]更大,但整体肿瘤体积[(3.7±0.8) cm]更小,病例的术前住院天数[(4.9±1.9) d]、总住院天数[(19.4±6.4) d]显著减少,手术时间[(4.6±1.0) h]缩短,术中输血率(18.5%)显著降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使用率(8.9%)、磨内听道率(12.7%)较高,在提高肿瘤全切、近全切除率(89.2%)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率(71.5%),显著提高了出院治愈率(88.5%)(P<0.05)。同时 2006—2016年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估良好率(KPS≥60分)及优秀率(KPS≥80分)明显提高,分别高达94.2%和45.8%(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运用,能缩短听神经瘤患者的治疗周期,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瘤,听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面神经保护
  • 简介:摘要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组织病理学为诊断金标准。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为标准治疗,一线化疗方案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术后需定期随访,前2年每3个月检查1次,术后3~5年每6个月检查1次,此后每年检查1次,至术后15年。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肿瘤细胞减灭程度等与预后相关。

  • 标签: 间皮瘤 腹膜肿瘤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钝性胸主动脉损伤危险分级系统,探索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8例钝性胸主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12例,中位年龄45(21~69)岁。根据患者主动脉损伤程度及合并伤情况对患者进行主动脉损伤评分,根据评分对患者危险程度进行分级:低危组(评分≤2分)12例、中危组(3分≤评分≤5分)41例、高危组(评分≥6分)15例。分析不同分级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通过住院或门诊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8例患者中接受非手术治疗21例,接受手术修复47例,其中开放手术6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41例。急诊手术治疗16例,延迟手术治疗31例。12例低危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仅1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死亡率为8.3%(1/12)。41例中危患者死亡率为19.5%(8/41),主动脉相关死亡率为9.8%(4/41),手术患者死亡率为10.8%(4/37)。15例高危患者死亡率为40%(6/15),主动脉相关死亡率为30.0%(5/15),手术患者死亡率为10%(1/10)。根据危险分级,各分级主动脉相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840,P=0.020)。随访5~52个月,无院外死亡病例发生。随访中并发Ⅰ型内瘘1例,脑梗死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根据患者主动脉损伤程度和合并伤情况进行危险分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主动脉,胸 损伤 多发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缺铁性贫血(IDA)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儿童、老年人和妊娠期妇女等人群尤为高发。IDA可伴发于多种疾病,累及各个系统,对免疫和神经系统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然而,能及时接受治疗的IDA患者不足患病人数的20%。IDA亟需重视并加以规范诊治和多学科协作。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来IDA的相关临床研究,重点阐述了IDA的危害、治疗中所面临的难点以及静脉铁剂的发展和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IDA的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提供指导建议。

  • 标签: 贫血,缺铁性 静脉铁剂,新型 多学科联合诊疗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是严重危害骨质疏松人群的常见病,为提高OVCFs的诊治水平,规范诊疗流程,笔者整合了近年来OVCFs相关的指南共识以及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结合国内临床实践现状,对原有的OVCFs诊断和治疗系列共识进行修订,细化诊治流程,增加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管理,突出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重要性,进一步优化OVCFs诊疗策略,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诊断 治疗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孕周附件扭转的诊治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并分娩的24例妊娠期附件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1~38(30.6±4.4)岁,其中<28周11例,≥28周1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结果<28周组双胎妊娠和辅助生育技术受孕患者比例明显高于≥28周组(5/11比1/13,8/11比1/13;均P<0.05)。两组患者在附件包块大小、扭转周数、发病至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28周组相比,<28周组附件切除率更低(3/11比6/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组术前超声提示有血流信号的比例、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比例、病理结果为生理性囊肿的比例明显高于≥28周组(8/11比4/13,8/11比0,8/11比4/13;均P<0.05)。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8周发生附件扭转者,多为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病因多为生理性囊肿。本组病例孕期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扭转均安全有效、母婴结局良好。

  • 标签: 妊娠 附件扭转 诊治 结局
  • 简介:摘要由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牵头,结合国内外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研究进展、肢端肥大症诊治的循证证据和我国国情,组织相关专家共同编写《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共识(2021版)》。新版共识在2013版指南基础上,强调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和个体化诊治理念,讨论了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目标设定,更新了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病理诊断标准,介绍了手术、药物、放射治疗中的新进展,对肢端肥大症合并妊娠、难治性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等特殊患者的诊治提出建议。本文就新版共识的更新要点进行阐述,为临床医师开展合理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依据和帮助。

  • 标签: 中国 肢端肥大症 共识 更新要点
  • 作者: 王辰 瞿介明 曹彬 陈耀龙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18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1007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25,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GRADE中心 Cochrane兰州大学中心,兰州 730000
  • 简介:摘要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我国通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大流行已导致超过1.1亿人患病和250余万人死亡。为了更好地推动COVID-19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转化与应用,提升我国对COVID-19患者的诊治和疫情防控水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基于发现该病1年以来的研究证据,制订了《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这部指南具有方法科学、内容全面、动态更新等特点,本文将系统解读指南的制订特点。

  • 标签: 2019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指南
  • 简介:摘要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出现及全球范围内快速播散,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CRE感染多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和(或)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后病情相对较重,治疗药物有限,因此CRE感染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如何诊治和防控CRE感染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最为棘手的问题,为规范我国CRE感染诊治方案和防控策略,邀请了此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就CRE流行概况,CRE实验室检测,CRE感染治疗原则,主要治疗药物和给药方案,CRE感染及定植危险因素,CRE各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医院感染防控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 标签: 肠杆菌科 细菌感染 碳青霉烯 耐药性
  • 简介:摘要为应对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诊治过程中的诸多挑战,中国AL型淀粉样变性协作组携多学科专家于2016年制定了《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诊断和治疗指南》,为及时介绍该领域的进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协作组近期对指南进行了更新。对AL型淀粉样变性认识的深入,不仅提高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同时也推动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快了临床试验的开展和疾病诊疗模式的改进。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诊断 治疗 指南
  • 作者: 翟振国 熊长明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肺动脉高压(PH)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由于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可导致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的升高,继而进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PH的诊断涉及多学科,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其治疗不规范也较普遍。这些年,我国在PH的临床诊治及研究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其诊治及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我们呼吁进一步加强肺动脉高压领域的多学科协作,全面推进我国肺动脉高压的规范化体系建设。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规范化体系建设
  • 简介:摘要呼出气中的一氧化氮(NO)水平与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近年来,包括上下气道、大小气道NO检测技术的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上气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少见气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哮喘联盟在2015年发表的“无创气道炎症评估哮喘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参照国际相关指南以及重要文献,撰写本共识,针对气道NO检测的方法学、质量控制、结果判读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以助更好应用该项技术指导临床诊疗。

  • 标签: 一氧化氮 呼出气 气道疾病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国将远程医疗模式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诊治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的24例疑似OSAHS患者,以电子问卷评估和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HSAT)进行确诊,对确诊患者进行远程自动气道正压通气(APAP)治疗。治疗满1周、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对患者进行视频随访,通过独立建立的数据管理平台由患者填写随访问卷,通过APAP内置的数码卡获取APAP治疗数据和依从性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探索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时点患者APAP使用时间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指标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结果确诊为OSAHS的患者共22例,其中男性20例(90.9%),年龄为(45.6±10.2)岁,治疗前患者AHI为(46.9±20.4)次/h。20例OSAHS患者接受了APAP治疗,治疗满1周、1个月和3个月时依从性良好患者占比分别为15/19、10/19和8/18。患者治疗前嗜睡严重程度影响依从性,ESS评分每增加1分,依从性(95%CI)增加6.16%(3.01%,9.31%),年龄、体质指数及治疗前AHI对依从性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满1周、1个月和3个月患者AHI分别为(2.5±2.1)、(2.2±1.6)和(1.9±1.0)次/h(P=0.195);治疗满3个月患者ESS评分为(7.0±3.3)分,低于治疗前(10.6±3.1)分(P=0.079)。结论远程医疗模式诊治OSAHS的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好,实际可行。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远程医学 干预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