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灸治疗法一直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针灸法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一直被广泛运用。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效果分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针灸法治疗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性资料为主,同时为了进一步验证针灸法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将选取的30例病例分为实验组,采用针灸法进行治疗,而将同期治疗的20例病患作为对照组,并使用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症状。结果是实验组的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短,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效果,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针灸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 临床 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夹脊电针结合牵引与单纯夹脊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电针加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分别予治疗前,治疗后10天进行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电针结合牵引治疗腰突症可明显改善症状,具有显效。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夹脊电针;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复发率高。有人统计,近80%的人一生中或轻或重曾患下腰痛[1],其中多数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LIDP的治疗方法中,非手术治疗占据首要地位,笔者近年来用夹脊电针结合牵引治疗腰突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病人。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所制定[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1例,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8岁,予夹脊电针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6岁,采用夹脊电针治疗。经比较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均实行一般治疗卧硬板床休息,避免风寒、劳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正中入路单一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手术操作复杂性、并发症和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腰椎单一节段椎间融合术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影像、手术及临床资料。按行PLIF或TLIF手术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周及半年VAS评分、腰椎JOA评分、ODI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共有78例患者具有完整资料。其中TLIF组30例,PLIF组48例。2组患者年龄、发病节段、术前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分别为114±28min、134±48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56±42ml、236±58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48±28ml、212±36ml,手术并发症在TLIF组明显少于PLIF组。术后1周2组疼痛评分有显著差异,术后半年2组3种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腰椎TLIF手术相对于PLIF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早期疼痛轻,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TLIF手术可以作为腰椎融合术的常规选择术式。

  • 标签: 后正中入路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
  • 简介: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摘要腰椎因年龄增长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使椎间盘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若遇到外力作用,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伴患侧下肢放射性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腰椎间盘突出证骨科的常见症和多发病。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8年1月—2013年9月我科有临床上对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人实行知情同意后进行非手术治疗,其中男180例,女40例,年龄18岁—65岁,治愈138例,好转57例,未愈25例。临床治愈率达75%,通过中西结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治疗费用受到病人的好评。1.2方法1.2.1急性期急性期病人的主要表现是腰病伴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咳嗽或用力排便时疼痛加重,步行弯腰动后也使疼痛加剧,使病人坐卧不安,甚至不能翻身,为此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绝对卧床休息,卧床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一定要坚持。②、物理与药物治疗减轻疼痛,可采用湿热敷频普仪照射,中药离子导入等热疗法,促进患部血液循环,以缓解疼痛,在治疗时要注意局部反应,防止烫伤发生,减轻疼痛还可用红花注射液2毫升至4毫升,在椎旁压痛点环跳穴、承山穴等局部注射,每周2次。疼痛剧烈时可给予非留体类抗炎止痛药,如芬必得等。③骨盆牵引得骨盆牵引时重量为7千克到15千克,牵引时间为每次30分钟到60分钟,每日2次或3次,不宜餐后立即牵引,以免引起头昏、心慌或腹部不适。在牵引过程中,注意保护骨突出部,以免皮肤损伤。④封闭一般采用局部腰封,硬膜外封闭,骶管内滴注的方法,硬膜外封闭和骶管内滴注后要让病人卧床休息4小时到6小时,防止头痛等病发症。1.2.2、恢复期经过2周至3周的综合治疗和卧床休息病人的疼痛减轻,可让病人适当下床活动,活动期间应注意少做弯腰转腰部活动,指导病人锻炼腰背肌肉,以巩固疗效。2、典型病例病人、男、58岁,于2010年12月5日因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8d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改变,活动度差,左小腿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CT示L3-L4椎间盘向左侧突出,诊断为腰L3-L4椎间盘突出证。住院后立即给予硬板床休息,并给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入院当天给予红花注射液4毫升,在椎旁压痛点,环路穴,承山穴局部注射,给予腰部理疗,静脉输液甘露醇,地塞米松,及丹参注射液等,第二天起开始针炙每日1次,第4天起行腰椎牵引每日2次,每次40分钟,在治疗期间指导病人饮食清淡,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病人住院治疗7d后各项症状减轻,3周后治疗出院。3、讨论①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非一定手术治疗。②加强意识护理,消除顾虑,配合治疗,防止因情志所伤而加重病情。③急性期严格卧床,恢复期进行腰背肌锻炼。④饮食护理,多食水果及蔬菜,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副制品、鱼类、蛋类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腰椎穿刺的方法,以期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在2010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共做婴幼儿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65例,通过对传统方法加以改进,采用一次性输液头皮针进行腰穿。结果改进后的腰穿成功率明显得到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60例,成功率高达92.3%。结论通过采用一次性输液头皮针的方法进行婴幼儿腰穿,穿刺成功率高,并且损伤出血较少,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 标签: 婴幼儿腰椎穿刺术头皮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保健操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26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和5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6.15%和73.0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保健操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作用十分大,是保证患者尽快恢复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利方法。

  • 标签: 运动保健操 腰间盘突出症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