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前庭疾病导致眩晕/头晕、眼球震颤、姿势失衡等,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前庭康复治疗作为前庭疾病临床干预策略中无不良反应的一种有效疗法已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其根本机制是通过促进前庭代偿来发挥作用。静态前庭代偿的发生有赖于从分子到神经环路的一系列可塑性变化,而动态前庭代偿的神经机制则涉及感觉替代、行为替代和前庭适应。本文简要综述前庭动静态代偿神经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前庭康复治疗策略的应用和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前庭疾病 静态症状 动态症状 前庭代偿 前庭康复
  • 简介:摘要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后,引发的症状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系统的前庭康复治疗,特别是有专人督导的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快速建立稳定的前庭代偿,从而消除症状、避免反复发作。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前庭康复治疗的有效性,但对于如何制定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如何评估前庭康复的疗效等,国内外缺乏指导性规范,因此该技术的应用一直处于相对杂乱的状态。本文围绕前庭康复的适应证、主要机制、技术方法、基线评估、方案制定策略、疗效评估指标、康复效果分级以及负性影响因素达成共识,旨在为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搭建前庭康复理论的系统框架,迅速掌握关键的方案制定策略及核心的疗效分级标准,提高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疾病治疗中的实际操作性,规范地推广这项经济有效的治疗技术。

  • 标签: 前庭疾病 前庭康复 个性化 评估 治疗
  • 简介:摘要涉及前庭系统的外科治疗包括损害前庭功能的顽固性眩晕手术、累及前庭系统的内耳手术以及前庭系统肿瘤手术等。这些手术常会导致该侧前庭功能减弱甚至丧失,或原有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如果术后未进行规范的干预治疗,患者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眩晕,或长时间的视物晃动和(或)平衡不稳等症状。通过使用促进前庭代偿的药物以及规范的无创性前庭康复训练,能够尽快消除症状,缩短前庭代偿的时程,并有利于快速建立稳定的前庭代偿,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应该重视与前庭系统相关外科治疗后系统而规范的前庭康复。

  • 标签: 前庭疾病 耳外科手术 眩晕 前庭代偿 康复
  • 简介:摘要分析比较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眩晕中心病区30例前庭神经炎(VN)患者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冷热试验(CT)及感觉统合试验(SOT)在前庭康复治疗前后不同阶段评估的临床价值。男19例(63.3%),女11例(36.7%),年龄18~68(44±14)岁。VN患者康复治疗1周、3个月后,三种检查指标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康复治疗1周后,vHIT观察指标总恢复率为0,低于CT(40.0%)和SOT(43.3%)(均P<0.001);康复治疗3个月后,vHIT观察指标总恢复率为13.3%,低于CT(86.7%)和SOT(80.0%)(均P<0.001)。可见,vHIT、CT和SOT三种前庭功能检查方法在VN不同康复阶段各观察指标结果分离,其临床评价意义不同但可相互补充。

  • 标签: 前庭神经炎 视频头脉冲试验 冷热试验 感觉统合试验 康复评估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眩晕/前庭医学的快速发展,前庭康复治疗作为外周及中枢眩晕/前庭疾病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其临床疗效已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本文将聚焦于前庭康复的临床研究,分别针对前庭康复临床研究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现况及在常见外周前庭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国内前庭康复科学/规范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 标签: 前庭疾病 前庭康复 治疗 循证证据 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证实新生大鼠前庭内侧核(MVN)与前庭传出(VE)神经元之间的直接投射通路并观察该通路的电生理特性。方法选用新生(9±1)d的Wistar大鼠,雌雄不限。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刺激MVN,记录VE的突触后电流;逆行刺激脑干面神经膝部(g7)内侧VE的分布区,记录MVN区域传入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并使用生物胞素染色方法明确被记录的神经元的位置和形态。结果在电流钳记录中,位于g7内侧的VE神经元静息膜电位范围为-70~-55 mV。单脉冲电流(0.08 mA,0.1 Hz,100 μs)刺激MVN前庭传入神经元,在同侧g7内侧的VE神经元可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其幅度和持续时间分别为(195.6±23.7)pA和(23.9±5.9)ms。电刺激g7内侧VE神经元分布区后,MVN神经元可记录到逆行动作电位,幅度为(62.0±4.3)mV,持续时间为(94.9±4.7)ms。生物胞素染色标记也显示投射到g7内侧VE分布区的神经元胞体位于MVN内。结论MVN的前庭传入神经元存在直接投射到g7内侧VE神经元的兴奋性通路,其生理功能可能与前庭中枢对外周前庭传入的反馈调节有关。

  • 标签: 前庭神经 前庭内侧核 前庭传出神经元 膜片钳术 突触后电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眩晕患者在进行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后起效的节点和治疗后的转归,并归纳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的有效制定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难治性眩晕患者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24~71岁。制定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并在治疗后2、4周进行随访,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眩晕障碍量表(DHI)、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得分,以及前庭功能动静态姿势图(CDP)及眼震电图(VNG)的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周SAS[(41±8)、(37±8)、(36±8)分,P=0.020]、DHI[56(40,78)、46(22,74)、16(6,76)分,均P<0.01]、ABC[(80±17)、(87±11)、(91±9)分,P=0.002]量表的得分均有逐渐好转趋势。年龄与性别不影响各量表的得分(均P>0.05),年龄分层、性别与时间之间无交互效应(均P>0.05)。治疗后2、4周动静态平衡台中前庭觉维持平衡的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提高(均P<0.001),眼震电图中优势偏向(DP)值在治疗后2周改善不明显(P=0.593),治疗后4周出现明显改善(P=0.007);单侧减弱值从治疗后2周即出现明显改善(P=0.001);性别和年龄不影响平衡台和眼震电图结果的恢复(均P>0.05)。结论通过对难治性眩晕患者进行规范的个性化前庭康复,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控制眩晕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客观上也能提高前庭-脊髓反射通路及前庭-眼动反射通路的功能。

  • 标签: 前庭疾病 难治性眩晕 前庭康复 主观量表 动态姿势图 眼震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10 μm级耳科专用CT的正常前庭神经管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接受10 μm级耳科专用CT检查的67例(103侧)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4例,女43例,年龄18~70(40±17)岁。据前庭下神经管形态分为4型:均匀直管状、弯曲管状、壶腹状及直接连接。分析比较不同侧别、性别及形态间前庭上神经管指标(外口、峡部及内口宽径、神经管长度、与面神经迷路段的夹角)及前庭下神经管指标(外口及内口宽径、神经管长度、与前庭长轴及蜗轴的夹角)的差异。结果10 μm级耳科专用CT对前庭上神经管清晰显示率为100%(103/103),对前庭下神经管清晰显示率为75.7%(78/103)。左侧前庭上神经管内口较右侧显著增宽[(1.46±0.47)mm比(1.31±0.41)mm]、前庭下神经管与蜗轴夹角显著减小[(41.6±16.9)°比(51.6±21.0)°](均P<0.05)。男性前庭上神经管内口较女性显著增宽[(1.55±0.37)mm比(1.28±0.36)mm](P<0.05)。均匀直管状前庭下神经管最常见(62.1%,64/103),其次为直接连接(19.4%,20/103),壶腹状最少见(4.9%,5/103)。不同形态前庭下神经管的外口宽径、与前庭长轴及蜗轴夹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0 μm级耳科专用CT可清晰显示正常前庭神经管,对正常前庭神经管的定量测量可为该区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术前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耳科专用CT 前庭神经管 颞骨 解剖
  • 简介:摘要选取2020年1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确诊为耳源性眩晕的患者25例,其中男8例,女17例,年龄(48±13)岁。进行互联网联合线下随访前庭康复12周,包括前庭-眼反射练习、本体感觉练习、静态/动态平衡练习。比较康复前后的计算机动态姿势图(CDP)、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情况。结果显示,前庭康复12周后DHI得分[(48.3±15.9)分比(26.7±17.9)分,t=5.319,P<0.001]、感觉统合试验(SOT)得分[(73.3±8.1)分比(76.1±6.6)分,t=2.066,P=0.050]获得改善,而康复前后运动控制试验(MCT)潜伏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13)分比(141±16)分,t=0.791,P=0.436]。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前庭康复便捷、经济、有效,患者可从中获益。

  • 标签: 前庭疾病 耳源性眩晕 前庭康复 计算机动态姿势图 眩晕障碍量表
  • 简介:摘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外周性前庭疾病,前庭性偏头痛是中枢性前庭疾病,虽然二者是不同的独立疾病,但常选择耳鼻咽喉科和神经科两个专科就诊。这两种疾病的部分患者临床表现相似,诊断易混淆,但治疗手段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不正确必然影响疗效和预后。前庭性偏头痛的特点是临床表现和体征具有多样性,部分患者的偏头痛症状与前庭症状不同步,约30%表现为孤立性发作性眩晕/头晕和眼震,极易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混淆而需鉴别。在前庭疾病国际分类的框架下,依据Barany协会新颁布的眼震检查与分类,依据这两种疾病新的诊断标准进行甄别,可弥补由于学科专业化导致的对二者认识的片面性,提高对包括这两种疾病在内的前庭疾病诊疗水平,以期减少误诊误治。

  • 标签: 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性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基因拷贝数变异(CNV)检测在前庭水管扩大(EV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双重连接和多重荧光PCR的高通量连接探针扩增(HLPA)分析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46例非综合征型EVA患者行3个EVA相关基因(SLC26A4、FOXI1和KCNJ10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检测,用GeneMapper v4.1进行数据分析。对照组为100名听力正常,无其他遗传疾病的健康志愿者。结果共检测46例EVA患者,男32例,女14例,年龄1~26岁。在4例EVA患者中检测到SLC26A4基因1~3号外显子缺失(4/46,8.7%),该CNV在健康人群DGV(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数据库)以及文献中未见报道,且在100名正常对照中未检出。未检测到FOXI1和KCNJ10基因的拷贝数变异。结论本研究应用HLPA技术以EVA的已知基因为靶向区域进行CNV检测,是对耳聋基因点突变检测的补充,有助于实现EVA的精准基因诊断。

  • 标签: 听觉丧失 耳畸形 基因测定 基因缺失 拷贝数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10 μm级耳科专用CT评估前庭导水管(VA)峡部形态与梅尼埃病(MD)的发生、病程及听力障碍程度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13例梅尼埃病患者的资料,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16~77(56±16)岁。所有患者均使用10 μm级耳科专用CT检查。纳入病变侧耳为患侧组(14侧),非病变侧耳为健侧组(12侧),按1∶2侧纳入性别、侧别匹配的无外、中耳病变者为对照组16例(28侧),其中男4例,女12例,年龄16~77(56±14)岁。以水平半规管显示最大层面为标准横断面,在此图像上连续观察,根据VA峡部显示情况分为Ⅰ~Ⅳ级。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患侧组、健侧组、对照组间VA峡部形态的差异,以纯音测听(PTA)结果评估听力障碍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患侧VA峡部形态评级与年龄、病程、听力障碍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患侧组中VA峡部形态Ⅰ、Ⅱ、Ⅲ、Ⅳ级占比分别为28.6%(4/14)、42.9%(6/14)、21.4%(3/14)、7.1%(1/14),健侧组中占比分别为0(0/12)、33.3%(4/12)、33.3%(4/12)、33.3%(4/12),对照组中占比分别为0(0/28)、7.1%(2/28)、64.2%(18/28)、28.6%(8/28)。MD患侧组VA峡部评分[M(Q1,Q3)]低于MD健侧组[2(1,3)比3(2,4)]及对照组[2(1,3)比3(3,4)](均P<0.05)。MD患侧VA 峡部形态与年龄呈负相关(r=-0.81,P=0.002),与病程、听力障碍程度间均无相关性(r=-0.40、-0.26;均P>0.05)。结论MD的VA峡部狭窄,可能是引发MD的解剖因素。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耳科专用CT 峡部 前庭导水管 梅尼埃病
  • 简介:摘要:天然气是一种非常好的清洁能源,目前城市发展建设中对天然气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并且展现出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然而天然气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导致城市燃气事故往往伴随着突发性,且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对燃气快速抢险反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章简述了城市燃气快速抢险的意义,并具体的提出了提升城市燃气快速抢险反应的对策。

  • 标签: 城市 燃气 快速抢险 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聚氯乙烯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聚氯乙烯即生产中随处可见的PVC材料,由于其来源广泛,同时制备成本相对较低、质量较轻,同时在施工与保养工作中相对方便,除了这些聚氯乙烯材料本身的属性以外,聚氯乙烯在实际的化工生产过程中还具备高强度、高耐油性、高耐药性、强电气性等特点,由于聚氯乙烯具备上述诸多优点,因此聚氯乙烯被广泛应用于板材、日常用品的制备。虽然聚氯乙烯具备诸多的优点,但是聚氯乙烯却存在韧性、耐热性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这对于聚氯乙烯的进一步推广造成严重阻碍。

  • 标签: 聚氯乙烯 聚合反应过程 温度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石油作为一种珍稀资源,其社会使用价值越来越高。无论是作为燃油使用,还是作为化工原料,石油都能够发挥很大的价值。为了持续提高石油的利用价值,往往需要利用催化重整技术,来进行炼化操作,以便于提高石油的应用质量。选择适合的催化剂,优化工艺条件,做好对重整反应的处理,能够取得优质的炼化效果。这对于开发石油价值,提高利用效率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石油炼化 催化重整 反应探讨
  • 简介:摘要:我国科研人员针对地震的研究,已经过漫长时间,本身的抗震能力和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等级。根据地震研究部门的统计结果得知,目前,按照我国的发展速度,相关人员的科研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升,重大的研究成果与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在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抗震研究项目日益完善,根据规范化的设计和差异性的特点分析,使抗震结构主体有了明显的改变。对于差异性的特点研究,在不断完善领域技术和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在特定的工程层面做进一步完善。目前,针对中欧抗震规范内容进行商讨,在对特定规范条例进行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中国地震研究部门确保了本国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并致力于构建完整且和谐的社会体系。将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加快了中欧两国的建筑结构规范合作进程。对比主体结构进行分析,确保能充分借鉴欧洲等地区的抗震优秀工程数据。

  • 标签: 抗震研究 技术和应用能力 抗震规范
  • 简介:摘 要:自来水厂一般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制水工艺,在沉淀池的折板反应区经常会聚集生成漂浮物,影响池面卫生,滋生细菌、青苔,导致混凝沉淀效果降低等危害,所以及时清理漂浮物至关重要。在没有外力处置时,一直飘浮在反应及沉淀池表面,通过安装喷淋装置,可以有效清理漂浮物。

  • 标签: 矾花 漂浮物 喷淋装置 去除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但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居民生活都会产生大量污水与废水,随着居民对水资源需求的提升,资源短缺与污染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在影响工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我国自然水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污染后的水源是无法直接用于生活饮用或者工业生产,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地处理。基于此,本文对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 标签: 环境工程 污水处理 膜生物反应技术
  • 简介:【摘要】文章结合太平岭核电厂钢筋支撑体系应用实践,通过支撑架预压实验验证支撑体系整体稳定性、确定其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从制作、安装及绑扎等几个方面,总结出施工自制钢筋支架支撑钢筋骨架体系施工经验,为后续同类型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核电厂 大体积 筏基 钢筋支架
  • 简介:【摘要】本文以广东太平岭核电站核岛反应堆厂房筏基为实施例,在配合比正式投入生产之前,结合现场最不利工况,通过对搅拌站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等工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对混凝土的施工参数:原材料温度、搅拌站生产能力、运输时间、浇筑速度、坍落度、流动度、出机温度、入模温度、绝热温升等进行收集,为混凝土的优化和实际浇筑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混凝土配合比 模拟试验 混凝土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