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新一轮安全生产工作重任在肩,全省各级安监部门以饱满精神状态投入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去.着力把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 标签: 安全生产工作 精力 监管工作 精神状态
  • 简介:不同变质程度具有不同自燃倾向性,研究煤微观结构特征,对揭示表征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燃内在属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巴拉普库利亚、张家口、龙固、埠康等7个矿区煤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表面特性、微晶结构官能团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煤自燃内在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煤表面性质参数随变质程度加深先减小后增大,微晶结构阶段是导致这种变化关键,且煤Cdaf为90%左右是转折点;随变质程度加深,煤分子内部微晶结构排列逐渐有序化,芳香环深度缩合,脂肪层结构含量减少,煤自燃减弱;随煤变质程度加深,煤分子羟基、羰基、烷基醚芳香醚等官能团含量均逐渐降低,这些官能团数量差异决定了煤内在自燃难易程度

  • 标签: 安全工程 煤变质程度 表面特性 微晶结构 官能团
  • 简介:铅(Ph).灰白色金属,原子量207.20,比重11.34,熔点327.5℃,沸点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铅尘,随着熔铅温度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但都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氧。

  • 标签: 铅中毒 职业性 预防 氧化铅 三氧化二铅 四氧化三铅
  • 简介:电焊时电焊弧光能产生相当大强度光辐射,除有一定量紫外线外,还有大量红外线。因此,所戴防护镜不仅能完全防止紫外线透射。还要能防止红外线透射。

  • 标签: 电光性 治疗 预防 眼炎 紫外线 红外线
  • 简介: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是一种比事后救援更有效安全管理方法。矿山企业应从思想意识信息系统建设两个方面着手提高安全管理预警能力,以日常预防为主、事后救援为辅方式为矿山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安全管理方法 矿山企业 信息技术 应用 采场 信息系统建设
  • 简介:高温作业环境易引起职业中暑。高温作业有3种类型,即夏季露天作业、高温强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中暑发生,与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个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中暑常以头晕脑胀、口渴多汗、全身疲劳、心悸、发烧、恶心、呕吐、胃肠不适、注意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为先兆症状。若不采取措施,则会发生轻症中暑,除先兆症状加重外,还出现面色潮红、大最出汗、脉搏快速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 标签: 职业性 中暑 高温作业 预防 急救 作业环境
  • 简介:盐酸、硝酸、硫酸、冰醋酸等酸性化合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石灰水等碱性化合物,以及其它某些化学物质溅入眼内会引起眼部灼伤。通常,碱性物质比酸性物质具有更大破坏。碱性物质可与组织脂肪发生皂化反应,生成既能水溶又能脂溶化合物,从而使碱性物质很快穿透眼组织,造成角膜穿孔或失明。若接触氨水,10秒钟角膜变混,15秒内进入前房;若接触5%氢氧化钠,30秒钟内眼内房水pH值升高。酸性溶液多具水溶性,可使组织蛋白凝固坏死,结膜及角膜表层组织形成焦痂,减缓酸性物质向深部组织扩散。

  • 标签: 应急处理 灼伤 眼部 化学性 酸性化合物 组织蛋白
  • 简介:为了考察惰性气体对容器泄爆收容过程影响,对利用含有惰性气体容器收容另一个容器内爆炸气体过程压力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收容容器惰性气体存在时,起爆容器及收容容器内压力峰值都较低,且泄爆膜破裂后,两容器内压力上升速率都有所下降,惰性气体存在能有效抑制泄爆收容过程爆炸强度,对起爆容器收容容器都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收容容器内惰性气体体积分数越高,两容器内压力峰值越低,对两容器保护作用越好;在一定范围内,随导管长度增加,起爆容器及收容容器内压力峰值降低,而当导管长度超过某一特定值时,继续增加导管长度,两容器内压力峰值变化不大;惰性气体存在能有效抑制火焰传播,降低火焰传播速率,达到抑制爆炸目的。

  • 标签: 安全工程 爆炸 泄爆收容 惰性气体 压力峰值 火焰传播速率
  • 简介:到哪里诊断职业噪声聋国家规定职业噪声聋诊断,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承担职业病诊断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存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噪声聋诊断。

  • 标签: 噪声聋 职业性 诊断 医疗卫生机构 治疗 卫生行政部门
  • 简介:<正>人心理行为除了受人、机人机交互界面特点影响外,还会受到人机所处环境影响。人机所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组织是社会心理环境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组织行为对组织中人心理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组织行为主要表现为组织对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创造维系以及组织变革等。组织行为都是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安全

  • 标签: 社会心理环境 组织行为 控制跨度 组织变革 组织结构 人机交互
  • 简介:防汛抢险按工程类别分为堤防抢险、坝岸抢险、涵闸及穿堤建筑物抢险;按出险性质又分为漫溢、管涌、渗水,塌坍、墩蛰、裂缝、闸门滑动等。结合水利局及防汛部门多年抢险经验教训,总结出防汛抢险“忌”供开展防汛抢险工作参考:

  • 标签: 防汛抢险 穿堤建筑物 堤防抢险 抢险工作 水利局 坝岸
  • 简介:青海弧菌(Vibrioqinghaiensissp.,Q67)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急性生态毒性检测,但新鲜培养Q67菌液试验结果重现较差。为了提高采用新鲜培养Q67菌液进行急性生毒性试验重现,采用生物毒性测试微孔板法,以紫外分光光度计600rim处吸光度值(OD600)表征菌密度,分别利用不同OD600值菌悬液测定1rZnS04·7H20、CdCl2·2.5H20、氟硅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氯异氰尿酸5种不同性质化学物质及焦化废水、油田采出水、电镀废水3种不同类型工业废水对Q67急性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发光细菌生物毒性试验不适合采用培养时间作为细菌培养终点。菌液菌密度对急性毒性测试结果影响很大。当新鲜培养Q67菌悬液OD600值介于1.6~1.8时,水样EC50值远大于其他阶段,灵敏度最低;部分低浓度工业污水对OD600位于2.5左右菌液会产生较大刺激作用,毒性感应滞后于菌密度低Q67菌悬液。当Q67菌悬液OD600值控制2.o左右时检测灵敏度最高。固定菌液OD600值可获得重现良好试验结果,并排除接种量、菌种保存时间对急性毒性测试影响

  • 标签: 毒理学 新鲜培养的Q67菌液 菌密度 灵敏度 重现性
  • 简介:在对甲烷爆炸极限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温度压力耦合条件下气体爆炸极限测试系统,并对甲烷50~200℃0.2~1.0MPa环境条件下爆炸极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环境温度升高环境压力增大,甲烷爆炸上限升高,爆炸下限下降,爆炸范围变大;200℃1.0MPa条件下,试验测得甲烷爆炸下限为4.05%,爆炸上限为25.6%,相对于常温常压条件爆炸下限下降了0.95%,而爆炸上限上升了9.6%,这表明初始温度压力对甲烷爆炸上限影响较大,而对爆炸下限影响较小。

  • 标签: 安全工程 甲烷爆炸 爆炸极限 环境温度 环境压力
  • 简介: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是承受顶板压力主体结构,选择支架主要根据是其将要承受周期来压荷载。为预测周期来压,构建了基于小波混沌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将所选样本集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分量,基于混沌理论对分量相空间进行重构。各重构分量分别使用LSSVM模型进行训练,其中LSSVM预测模型参数由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将各LSSVM模型得到预测分量进行小波重组得到完整周期来压荷载预测波形。通过重构时计算发现,某周期下,荷载时序序列有一定混沌。与其他3种模型进行比较,基于小波混沌优化LSSVM预测模型得到最终荷载波精度更高,收敛较好。

  • 标签: 安全工程 周期来压预测 小波处理 混沌优化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简介:为探讨水产常用抗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IVM)对鱼类毒性效应,参考IVM对斑马鱼96h—LC50值,设定了7μg/L、14μg/L及21μg/L3个处理组,并以0.021%乙醇为试剂对照组,采用96h半静水式毒性试验测定了MM对斑马鱼(Dartiorer/o)头部乳酸脱氢酶(LDH)、乙酰胆碱酯酶(AChE)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肌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ALP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IVM对斑马鱼肌肉SOD活性影响总体表现为低质量浓度抑制,高质量浓度先诱导后抑制;MDA含量低质量浓度作用下8~12h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较高质量浓度下先受到显著抑制(P〈0.05),虽然后期有一定恢复,但总体仍低于对照组;IVM对AChE活性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明显,但在96h时最高质量浓度组1VM对AChE产生了55.2%抑制;头部LDH活性只8~24h内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之后便逐渐恢复;头部ALP活性较高质量浓度作用12—24h内受到一定抑制(P〈0.05),而肌肉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头部ALP活性比肌肉敏感。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伊维菌素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员工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而良好安全氛围对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建筑企业安全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影响机理,选取安全氛围管理层承诺、工作环境安全意识3个维度,分析其对员工安全行为作用路径,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作环境安全意识对员工安全行为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而管理层承诺对营造安全氛围起主导作用,并通过工作环境安全意识作用于员工安全行为。研究表明,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管理层承诺有助于营造良好安全氛围,从而有利于员工安全行为改善,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 标签: 安全学 建筑企业 安全氛围 管理层承诺 安全意识 安全行为
  • 简介:3月3日至5日,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心对话”活动部署,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元元率队重庆市奉节县分别与29个煤矿矿长、业主进行了面对面的谈心对话。

  • 标签: 奉节县 重庆市 矿长 对话 煤矿 业主
  • 简介:每年春季都是哮喘高发季节,而职业哮喘作为哮喘~种更是不容忽视。职业哮喘是由于接触职业环境致喘物质后引起哮喘,其发病率与工业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属职业病范畴。近年来由于合成化学工业迅猛发展,使得职业哮喘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在世界范围内职业哮喘患者仅为哮喘总人数2%~7%,而在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其职业哮喘约占总哮喘患者15%。随着工业发展,我国职业哮喘发病率逐年增加。

  • 标签: 职业性 哮喘 工业发达国家 化学工业 发病率 世界范围
  • 简介:为研究视觉与听觉次任务对驾驶人视觉影响及差异性,虚拟驾驶环境下设计次任务试验,要求被试驾驶人执行多组不同类型、难度视觉与听觉次任务,同时利用眼动追踪装置采集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筛选有效数据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方法比较驾驶人执行不同次任务时,视觉搜索区域面积、瞳孔面积、次任务完成时间差异并分析统计显著。结果表明,驾驶人在执行视觉次任务、听觉次任务、无次任务3种状态下,执行视觉次任务时视觉搜索区域面积最小、瞳孔面积变化幅度最大、次任务完成时间最长;无次任务时视觉搜索区域面积最大、瞳孔面积变化幅度最小、执行次任务时间最短;执行听觉次任务时,视觉特征数据居于视觉次任务、无次任务两种状态之间。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主观感知评价与客观数据具有一致。研究表明,视觉与听觉次任务使驾驶人心理负荷明显增大,且视觉次任务对驾驶人影响更为明显。

  • 标签: 安全工程 驾驶人 注视特征 次任务 统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