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基层应急管理体制延与能力提升是解决我国部分地区基层应急管理“空壳”运转困境基本战略,然而地方政府面临着改革创新资源与环境约束,需要充分利用现存资源降低改革成本,从制度、理念以及技术层面推动创新。社会管理网格化为路径公共服务改革将为应急管理体制创新提供借鉴。本文聚焦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创新网格管理路径可能与可为问题。应急管理全过程、全主体、全方位发展趋势与主流公共服务改革存在理论协同性,网格管理模式作为公共服务改革创新重要典范,将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改革可行性及效果。本文最后从基层应急体制建设理念、整合方式、制度支撑以及创新协同角度对网络改革路径基层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实施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基层政府 应急管理 公共服务 创新路径 网格化
  • 简介:事故调查是一项重要和复杂工作,调查目的在于挖掘事故发生真相、保障公民知情权和吸取事故教训等。事故调查必须坚持独立、客观、科学和公开原则,法律要为调查主体独立性提供充分授权,调查主体必须具备专业素质,调查程序要科学严谨,调查过程和结论要公开等。通过“7·23事故”调查案例,发现我国事故调查法制需要进一步修改、事故调查主体独立性需要加强、事故调查流程需要更加规范、事故调查公开性需要继续提升和事故调查对技术调查应更为重视。

  • 标签: 灾难 事故调查 独立性 公开性 技术调整
  • 简介:风险登记已日渐发展为风险管理重要工具,贯穿于风险管理各个环节并发挥一定指导作用.本文梳理总结了风险登记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基础上,通过对国外较为成功风险登记实践比较研究,结合项目管理领域中风险登记“工具”属性,建立我国社区风险登记工作基本框架和内容,并以我国社区风险管理为例,设计了一个较为全面和实际风险登记表.

  • 标签: 风险登记 风险管理 风险登记册 社区风险
  • 简介:我们在谈论“学科(discipline)”这一概念时,主要有两个语境:一是作为知识生产“学科”,例如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种意义上“学科”主要目的是生产知识,以达成知识与实践良性互动;二是作为知识规训“学科”,例如按照学科目录设置专业并讲授课程,这种意义上“学科”主要目的是传承知识,以实现知识扩散与传承。

  • 标签: 知识生产 风险社会 共同体 科研 学术论文 专业期刊
  • 简介:突发极端自然灾害带来巨大应急需求,超出政府应急供给能力。如何有效地将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纳入灾害治理网络是应急管理体系构建重中之重。虽然信息流动性会促使社会组织以自组织形式主动参与应急管理网络,但该类组织为网络带来资源同时会增加网络协调难度,因此,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形态,明确该类组织网络定位,有助于推动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良好互动,从而改善复杂适应系统应急体系适应能力。本文以2013年芦山地震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组织应急响应过程功能特征,分析该类组织应急管理网络角色定位,从而探讨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现状。

  • 标签: 社会组织 应急响应 复杂适应系统 社会网络分析
  • 简介:本文企业灾害管理规划,企业减灾备灾活动以及这些准备措施对于企业减少灾害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研究。2008年9月"艾克"飓风袭击了美国得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地区,飓风后七个月,我们对当地企业进行了调研。与以往研究不同是,本次研究发现,企业进行灾害管理规划有助于企业减灾备灾行动实施,更重要是,这些举措将有效地降低企业受灾程度。

  • 标签: 减灾 备灾 灾害管理规划 灾害损失 “艾克”飓风 企业影响
  • 简介: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信息释放模式方面有较大差异。有的是逐步释放式,有的是急速倾泻式。信息释放模式差异会导致公众对事件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本文提出:危机状态准确及时地传递相关危机信息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因信息释放模式不科学给公众造成不必要负面影响。构建基于公众需求危机信息整合释放模式对于提高危机信息释放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危机信息 危机管理 信息释放
  • 简介:危机管理研究具有跨学科交叉特点,对于危机学术理解和研究视角不尽相同。公共行政学作为危机管理研究核心学科之一,对危机管理研究有着学科自身理论逻辑和历史沿革。本文梳理西方公共行政领域内关于危机管理研究历史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对于危机定义理解。整体上,笔者将其研究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而将危机定义划分为个体事件和动态过程,客观标准与主观认知两个维度。

  • 标签: 公共行政 危机定义 历史发展 定义维度
  • 简介: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加剧,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公共安全风险,给城市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带来巨大威胁,政府和学界给予了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成果随之增多。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现状,把握未来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趋势,本文以CNKI上692篇有关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研究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方法对已有文献发文年度分布、核心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内容、研究趋势进行梳理基础上加以评述,并指出未来研究需要增强研究力度,加强学术合作,提升研究质量;顺应现实需要,拓宽研究对象,丰富研究内容;把握时代趋势,弥补研究缺陷,实现研究价值。

  • 标签: 城市公共安全 风险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 简介:近年来,企业参与灾害治理成为应急管理重要现象。以逐利为天性企业何以且如何参与灾害治理?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其工具性和规范性两种不同视角为分析工具,将企业灾害参与和社区抗逆力关联起来,同时基于不同企业灾害参与动机差异性,将企业灾害参与抽象为公司导向与社区导向两种不同模式。以这两种模式及其演变为框架,探讨了公司层面的抗逆力与社区层面的抗逆力之间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分析发现,采用不同灾害参与模式企业客观上有多重途径同时改善公司与社区层面的抗逆力,但企业抗逆力并非天然就能转化为社区抗逆力,只有社区导向企业才能有效促进社区抗逆力提高。本文对两种企业灾害参与模式提出及其演变路径分析,既为理解企业灾害参与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企业灾害参与能力建设和公共政策层面的企业灾害参与管理指明了方向。

  • 标签: 灾害治理 应急管理 企业参与 公司导向 社区导向
  • 简介: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全国各类自然灾害事件产生危害正在不断增大,应急管理工作面临形势十分严峻.从地理空间而言,我国行政体系最边缘地带是距离中心城市最远乡(镇)一级政府,它也是我国政权组织最末端.论文通过对鲁甸、芦山地震灾区调研和比较,发现两地末端应急管理普遍存在事发突然性与事前准备不充分;事件复杂性与事处置能力弱;事后亟待稳定与自我恢复速度慢等现象.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存在严重末端脆弱性,具体可归结为暴露性高、敏感性强、适应性弱三方面.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动态性,增强我国基层组织处置各种突发事件能力,课题组提出正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末端脆弱性问题,加强全国应急管理末端治理,采取“一主多元力量、三级整体应对、四块保障平台、三种能力模块”措施具体建议.

  • 标签: 应急管理 脆弱性 末端治理 公共风险
  • 简介:本文对《周易》文本进行分析,将卦爻辞进行分类,并初步分析其分布,认为《周易》反映了先民治理危机过程思想,这对于当今危机治理理论和实践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周易 阴阳 卦爻辞 全过程思想
  • 简介:随着极端灾害日益多发,风险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愈加突出,给传统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带来极大挑战。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并为灾害应急管理带来新思路。本文以2016年6月23日14时30分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发生特大龙卷风为案例,以社交媒体典型代表——微信为研究平台,运用案例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具体分析微信"6·23阜宁特大龙卷风"灾害应急管理使用情况,以深入探讨和总结微信灾害应急管理价值。文章认为,与其他通信手段和信息渠道相比,微信信息发布上占一席之地,危机沟通上遥遥领先,治理参与上行之有效。但是,重视微信正面功能同时,不能忽视其真实性、冗杂性和不平衡性等方面的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技术、措施,使微信更好地融入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 标签: 灾害应急管理 微信 信息发布 危机沟通 治理参与
  • 简介:社区灾害弹性是灾害研究新兴领域,对全球社区灾害弹性学术文献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国际研究热点问题和未来趋势。以SSCI数据库与社区灾害弹性相关文献作为分析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社区灾害弹性研究发文时间、文献来源地、来源期刊和研究者特征进行总结,并综合内容分析法挖掘主要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社区灾害弹性属于典型交叉学科,目前研究多停留在以案例为背景概念梳理和影响因素研究。未来,展现时空动态性社区灾害弹性模型与框架开发将是重要方向;多类型灾害和级联灾害社区弹性理论框架和评估工具开发将成趋势;资源约束条件社区灾害弹性构建路径研究或成热点。

  • 标签: 灾害 社区弹性 SSCI数据库 内容分析
  • 简介:1984年,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deralEmergencyManagementAgency,简称FEMA)和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NationalAssociationofSchoolsofPublicAffairsandAdministration,简称NASPAA)合作培养了一批专注于应急管理研究和实践学者,其目的是创建一个囊括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体(Community),帮助各级应急管理者面对愈来愈有挑战性问题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虽然财政支持力量薄弱,但是NASPAA和FEMA行动引领了应急管理研究和实践改革.本文首先回顾了自1984工作坊以来FEMA经历变革,随后公共行政语境下探讨NASPAA和FEMA研究员应急管理研究和实践领域影响.

  • 标签: 公共行政 应急管理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
  • 简介:经历阪神大地震冲击之后,日本企业开始加强自身灾害管理基础上参与国家灾害管理。基于灾害管理全过程分析框架,通过对从阪神地震到3·11地震日本企业参与灾害管理考察发现,日本企业防灾参与能力、备灾参与能力、应急参与能力和参与重建能力上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由阪神地震时停留在灾后捐款捐物低水平向基于灾害管理全过程专业方向发展。尽管如此,无论从企业自身还是国家相关政策上看,其参与灾害管理能力建设都还存在明显不足。今后努力方向是,日本政府需要公共政策体系完善灾害管理体系企业参与制度设计,建立政府、企业与社会三位一体灾害治理体制机制;日本企业则应以"3·11"地震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基于战略优势参与灾害管理能力建设,使参与灾害管理常态、专业、战略

  • 标签: 日本 企业 灾害管理 阪神大地震 3·11大地震 战略优势
  • 简介:伴随21世纪以来人类遭遇几次流感大流行侵袭,如何加强流感等传染病防控以及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是各国政府亟待重视时代课题。本文以甲型H1N1流感防控作为典型对象来分析,在对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及中国内地三方防控评估报告做一细致文本比较研究,从而发现防控规律,明确自身不足,弥补完善规章,进而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同时为未来我国新型流感防控提供可借鉴之处。

  • 标签: 甲型H1N1 卫生应急 流感防控 新型流感
  • 简介:保护性备灾措施对企业连续性运营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来自美国加州地区933家企业备灾模式和主要影响因素.数据来源于美国特拉华大学灾害研究中心1997年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搜集资料,主要地点是受1989年LomaPrieta地震影响地区.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保护性备灾措施可以分为4类:规划类,资源准备类,知识学习类和保险购买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之前因灾损失和决策者风险认知是总体上影响企业备灾措施显著因素.此外,位于不同领域企业采取保护性备灾措施方面也有所不同,金融/保险/不动产行业更倾向于采取备灾措施.另外,不同因素规划、资源准备、知识学习和保险购买4个维度效果不太一致.最后,基于上面分析结果基础上探讨了一些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企业 美国 减灾 防灾 备灾
  • 简介:校园欺凌事件受欺凌者具有显著特征,针对这些特征进行防治将会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广东省校园欺凌状况实证调查样本及广东省校园欺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将广东省受欺凌者特征与现有研究成果归纳受欺凌特征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欺凌事件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对个体受欺凌情况都有较为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广东省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存在受欺凌比例较高、受欺凌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网络欺凌渐成趋势等特点,基于此,校园欺凌可以从受欺凌者角度来加强防治,进一步加强学生自身反校园欺凌思想及能力建设、强化学校对受欺凌学生关爱与侵害预防管理、完善受欺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建立并完善受欺凌学生家校交流制度及发挥政府校园欺凌防治职能等。

  • 标签: 校园欺凌 受欺凌者 校园安全 心理干预
  • 简介:基于社会心理危机风险放大机制,构建突发事件公众安全感影响因素模型,其影响因素分别是事件属性、政府应对、媒体传播和群体心理与行为。利用网络爬虫软件对2014~2016年32件重大突发事件,包括新闻、新浪微博、百度搜索指数等在内相关文本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定性比较分析(QCA)探寻重大突发事件中导致公众安全感缺失必要条件和逻辑条件组合。结果显示,影响范围广、应对不及时、谣言存在和消极群体情绪,是导致公众安全感丧失必要条件。当其他条件变量与必要条件同时发生时,最容易引发公众安全感缺失。在所有的影响因素,媒体传播对公众安全感解释力最大,其次分别是事件属性、群体心理及行为和政府应对。据此,构建以提升应急能力为目的,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协同参与心理危机治理机制。

  • 标签: 公众安全感 突发事件 政府应对 传播 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