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为评价新型杀菌剂氟对环境生物的毒性风险,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对我国特有的环境生物产生危害,测定了氟对意大利蜜蜂、日本鹌鹑、斑马鱼、家蚕、斜生栅藻、大型溞、玉米螟赤眼蜂、赤子爱胜蚓和黑斑蛙蝌蚪等9种代表性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并以斑马鱼为试材,研究了氟的生物富集性,即根据鱼类急性毒性结果LC50(96h)=1.489mg·L^-1,设计生物富集试验水样浓度为LC50的1/2、1/10和1/100,即0.745mg·L^-1、0.149mg·L^-1和0.0149mg·L^-1,连续暴露8d,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3个浓度下氟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量。结果表明,氟对斑马鱼、斜生栅藻和大型溞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为中毒级,对黑斑蛙蝌蚪急性毒性为高毒级,其对蜜蜂、鸟类、家蚕、蚯蚓和天敌赤眼蜂等环境生物均为低毒或低风险;斑马鱼在0.745、0.149和0.0149mg·L^-1的氟水溶液中暴露192h时,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33.65、26.39和193.25;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评价标准,10〈BCF≤1000,氟属于中等富集性农药。

  • 标签: 氟吡菌胺 环境生物 急性毒性 生物富集因子
  • 简介:人类学家告诉我们,地貌和生态环境塑造不同的人类物质文化。哈尼梯田,是生活、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哀牢山腹地的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的哈尼族同胞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垦出来的以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共构的美丽家园,是哈尼族同胞们的智慧结晶,也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曾说:“哈尼族是雕塑大地的民族。而哈尼梯田是真正的大地雕塑。”

  • 标签: 智慧 人类学家 哈尼梯田 自然生态 民族文化 哈尼族
  • 简介:传统日常饮食雨林对于生活在其中的阿人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阿人焚烧掉一片雨林,开垦出一片一片的耕地。雨林肥沃的土地再加上树木的灰烬作为天然的肥料,满足了种植作物所需的营养。但是每一年收获的粮食只能满足阿人4个月生活,其余的时间,阿男人都要上山打猎,女人们带着小孩采集树林中的野菜和果实。古老的阿人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

  • 标签: 饮食习俗 种植作物 雨林 生活 小孩
  • 简介:哈尼族舞蹈多与祭祀活动相结合又不违背农时,舞蹈动律和谐,舞姿丰富、优美。在劳动中身负沉重的背箩,背带又套在前额上,造成头颈转动不灵的现象,在与他人打招呼或交谈时,构成出腰、斜视的舞姿特点,这些独特的姿态,也就自然地进入本民族舞蹈中。

  • 标签: 自然 文化 祭祀活动 舞蹈 哈尼族
  • 简介:“阿,男女服青蓝,以红藤系腰,耕余猎,较罕入城市……”(引自《伯麟图说》)。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久居中国西南和中南半岛的古老民族的样子。阿是一个跨境而居的古老民族。他们自称阿(英文:AKHA),并在我国建国初期民族识别工作中被认定为爱尼族。在最近几个世纪中有些阿继续向南迁徙,进入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北部的深山。正是由于这样的迁徙,阿把哈尼族称为“落下的人”。如今中国的阿仍然认为他们和哈尼族是亲戚,但是从语言上和亲属关系上他们更靠近和泰国、老挝、缅甸越南的自称阿的民族。

  • 标签: 中国西南 中南半岛 亲属关系 哈尼族 民族 迁徙
  • 简介:思子很自信,而且非常善良;玛法纳很顽皮,尤其是跟图尔库一起的时候;图尔库是一头温柔善良的小象,也很调皮;安娜贝尔是一个真正的领袖,表现出勇敢和同情心;马塔贝勒是一头典型的吵闹型公象,经常和库库鲁库拉摔跤;诺拉是一头相当没有安全感的大象,有一段痛苦的过去;莫约是一头快乐、开朗、顽皮的大象,它有很强的幽默感,眼睛炯炯有神;库库鲁库拉,也就是库拉,是一头非常温和的大象,它通常晚上第一个睡觉,而最后一个醒,它是打鼾大王!

  • 标签: 大象 档案 安全感 睡觉
  • 简介:经口染毒大鼠检测妊娠动物接触草醚原药后引起致畸的可能性,初步评价草醚原药致畸危害程度。依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选用的大鼠按雄、雌2:1比例同笼交配,次日清晨阴道涂片检查雌鼠,发现精子即确定为受孕第0天,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18.56、92.80、464.00mg·(kg·d)-1)、一个阴性对照组和一个阳性对照组。在雌鼠受孕第6~15天灌胃给予受试物,连续共10天,在妊娠第19.5天,处死孕鼠检查胚胎发育情况。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孕期体重增重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吸收胎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胎鼠重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阳性对照组胎鼠外观畸形明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剂量组胎鼠外观畸形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组组和阳性对照组胎鼠骨骼及内脏畸形例数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结果表明草醚原药中、高剂量组可明显影响雌鼠体重增长及其胚胎的发育。

  • 标签: 吡草醚 生长发育 胚胎毒性
  • 简介:使用性腺发育对内分泌干扰作用敏感的两栖动物非洲爪蟾作为模型动物,通过考察性别比、性腺整体形态和组织学形态来揭示乙草对其性腺发育的影响,从而确定乙草是否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46/47期蝌蚪经不同浓度(5μg·L^-1、10μg·L^-1、20μg·L^-1)的乙草暴露处理至变态后1个月,在变态结束后3个月时,解剖性腺、鉴别雌雄并固定性腺做组织切片.实验中对照组所有性腺都为典型的卵巢或睾丸,雌性百分率为48.78%(20/41).而乙草暴露组却出现了明显的异常睾丸,其总体上是睾丸,但又带有部分卵巢的特征,在统计性别时将具有异常睾丸的爪蟾归为雄性.5μg·L^-1、10μg·L^-1、20μg·L^-1暴露组的雌性百分率分别为:57.14%(24/42)、66.67%(22/36)、55.26%(21/38).虽经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但乙草暴露组中雌性多于雄性的趋势和出现带有雌性特征的雄性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却暗示了乙草可能对非洲爪蟾的性腺发育有雌性化作用.正常睾丸的组织学结构应有发育成熟的生精小管,其内有各个时期的精子囊和生精细胞及精子.但经乙草处理的爪蟾睾丸却表现出几种明显的异常:没有生精小管,相反却像发育早期的睾丸一样,充满大量的精原细胞,完全没有生精细胞和精子;有生精小管结构,但其内精子囊结构不明显,生精细胞少并且排列混乱,其间有很大的空隙;睾丸出现腔隙,并有大量体细胞存在,这种结构与57期的卵巢相似;睾丸中出现异常的生精细胞,与58期卵巢的卵细胞相似;睾丸组织中有明显的卵细胞散布.组织学研究发现的乙草导致的睾丸结构证明了乙草对非洲爪蟾的睾丸发育有抑制雄性化作用和雌性化作用,即乙草对非洲爪蟾的性腺发育有内分泌干扰作用.

  • 标签: 乙草胺 非洲爪蟾 性腺发育 内分泌干扰物
  • 简介:古今中外有许多没有受过艺术院校系统训练的人,靠自己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画出有相当艺术魅力的画,像法国19世纪末期的亨利·卢梭,便是个“素人画家”,他的“稚拙画风”曾经引领西方一个绘画潮流。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人们对艺术本质与目的更深入的理解和摄影技术的进步,对绘画中艺术家个性表现和语言表达的自由更加关注,而艺术家模拟客观自然的技术能力不再那么被看重。与此同时,寄托个人感情、表达内心情绪、自我娱乐绘画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 标签: 自由 艺术院校 艺术魅力 摄影技术 语言表达 技术能力
  • 简介:研究草醚原药对大鼠一般生长情况的影响,寻找慢性毒性靶器官以及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NOAEL)。将初重为40~50g的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低、中和高剂量组,160只/组,雌雄各半。各组动物分别给予含有不同浓度草醚原药的饲料(0,80,400,2000mg·kg-1的饲料),染毒期间不限制摄食饮水,期限为104周。结果显示雌、雄鼠中、高剂量组1~104周的体重、增重、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于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或P〈0.001);中、高剂量受试物可导致大鼠血液中尿素氮(BUN)水平升高及胆碱酯酶(ChE)水平下降,肾脏器系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或P〈0.001);病理学检查显示中、高剂量组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脏间质炎、慢性进行性肾病等。实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中、高剂量的草醚原药可明显影响大鼠的体重增长及食物利用率,对SD大鼠的慢性毒性靶器官是肾脏。

  • 标签: 吡草醚 慢性毒性 靶器官
  • 简介:2016年夏天,一场十几年来最大的洪水几乎淹没了印度齐兰加国家公园90%的区域,是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洪灾。这次洪水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对野生动物比如犀牛也是一场灾难。

  • 标签: 国家公园 洪水 印度 犀牛 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