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针对于地源热泵地能换热系统在具有热源条件下土壤热湿迁移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实验,并对模拟计算应用可行进行了认证.土壤含水静态传热实验,目的在于探讨土壤含湿程度对传热能力的影响,以及地下含水程度对换热区域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土壤不同含水率情况下的传热性能,从而推断含水率在工程中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研究地源热泵应用中关于土壤含水的传热问题奠定基础.

  • 标签: 土壤 热影响 地源热泵 应用可行性 热湿迁移 换热系统
  • 简介:提出一种通过微波辅助强化NH_4Cl溶液活化对沸石改性的新方法,制备出一种高调湿性能的沸石基调湿材料。针对沸石基调湿材料的调湿特性,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静态调湿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调湿材料的调湿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基复合调湿材料的吸湿、放湿能力相比天然沸石基调湿材料得到显著提高;环境温度每升高10℃,调控时间至少可减少5h;在相对湿度变化±10%,调控时间变化均不超过10h。

  • 标签: 调湿材料 静态实验 改性 沸石
  • 简介:针对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取消烟气加热装置后排烟参数的急剧变化对烟囱设计的影响问题,通过对某电厂三期工程钢烟囱的设计实践,对排放湿烟气烟囱的钢内筒设计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结论是湿法脱硫工艺在取消烟气加热装置后对烟囱设计的影响十分复杂,应加强烟囱设计中环保、土建、热机专业的设计协调,设计时应针对采用不同的烟囱内衬工艺,核算烟囱的内径、流速、沿程阻力是否满足烟囱的安全可靠运行。

  • 标签: 湿烟囱 内衬 内简直径
  • 简介:针对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布置,对国内已运行及正在设计建设的2001MW机组、300MW机组、6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布置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对采用该工艺的设备布置以及脱硫占地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是应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及采用的设备对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提出占地及主要布置。

  • 标签: 烟气脱硫 布置 占地 研究 环保工艺
  • 简介:回收烟气中的潜热和显热在提高锅炉效率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针对含湿混合气体在水平单管管外的对流冷凝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烟气进口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水蒸气的质量分数以及Re的变化对含湿混合气体在水平单管管外冷凝换热的影响。

  • 标签: 含湿混合气体 对流冷凝 回收
  • 简介:基于生物质湿解腐殖化处理过程中蒸汽的供给和节能与环保的多重考虑,构建了湿解腐殖化处理分别与过热蒸汽干燥及热风干燥联合的系统,并对两种不同干燥方式的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0℃,给料含水质量分数30%~65%时,过热蒸汽干燥可以实现29.71%~40.95%的能量自给率;在给料含水质量分数为60%,环境温度5~35℃时,能量自给率大约为28.70%,同热风干燥相比,节煤率都超过了30%。

  • 标签: 湿解腐殖化 生物质 过热蒸汽干燥 热风干燥 热力学分析
  • 简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微电子行业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微电子技术是通过光刻、薄膜、真空、离子注入等微细加工工艺把整个电子系统集成在同一块半导体芯片或基片上,使微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尺寸显著减少的微型化技术,以微电子设备为代表的电子专用设备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 标签: 微电子行业 设备制造商 信息产业发展 微电子设备 微细加工工艺 微电子元器件
  • 简介:2007年5月21日,由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简称台达基金会)发起的主题为,“太阳·想·家”的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本次活动将通过丰富多彩、通俗生动的多种宣传方式,向广大公众特别是高校学生普及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知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

  • 标签: 保护环境 基金会 太阳能 教育 节能 可再生能源
  • 简介:该文拟通过秸秆发电项目可行研究部分实例的分析,对其燃料资源评估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使同类型项目燃料来源的可靠得到重视。

  • 标签: 秸杆发电 燃料资源 可靠性
  • 简介:应用热力学理论对工程上常见的汽液相变过程机理进行不可逆分析,首次采用化学势-压力(μ-p)图来描述汽液相变过程,研究实施过程的必要热力学条件、过程进行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变过程中两相间的化学势差△μ是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广义热力学驱动力,相变换热过程是在化学势差△μ和温差△T共同作用下并结合流体的对流运动来实现的.另外,从化学势的角度导出汽液相变过程中汽泡临界半径的计算式.

  • 标签: 化学势 相变 非平衡热力学 传热学
  • 简介:镍基高温合金FGH4096是高性能发动机涡轮盘、环形件及其他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以其为研究对象,搭建感应加热实验平台,设计不同工况,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感应加热过程中影响合金试棒温度分布均匀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试棒两端安装陶瓷片对其温度分布均匀影响不大;用保温棉包裹试棒,适当降低加热速率可以提高合金试棒温度场分布均匀;感应线圈尺寸对合金试棒温度分布均匀影响较大。

  • 标签: 镍基高温合金 感应加热 温度分布均匀性
  • 简介:针对三维渗流砂箱实验系统,通过储热与储冷实验,结合咸水层储能模型以及胶体稳定性理论探索储能过程中导致含水介质空间结构以及渗透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储能过程中回灌溶液温度变化造成含水介质空间结构发生空间非均质改变,最终导致渗透性能在相对短时间内发生变化。在回灌60℃咸水溶液工况下,砂箱相对渗透率下降到73%,流出溶液黏粒质量浓度最高达5.2g/L;回灌5℃咸水溶液工况下,相对渗透率只下降8%,流出液中没有黏粒物质出现。在储热与储冷实验中,引起黏粒物质重新分布的机制不同。

  • 标签: 咸水层储能 砂箱实验 渗透性能 空间结构
  • 简介:以电站汽轮机为例,研究探讨了设备的功能可靠仿真方法,根据该设备的性能退化规律,建立了其性能退化模型,开发了功能可靠仿真算法,并对其进行了功能可靠仿真.计算得到的设备可靠数据符合同类设备的规律,算法可用于同类设备及复杂热力系统的功能可靠仿真计算.

  • 标签: 电站汽轮机 功能可靠性 退化规律 函数分析 仿真计算
  • 简介:为了评估热电材料ZT值温度依存对热电发电器性能的影响,基于HZ-20商用热电材料的热物性参数,分别采用定物性与变物性的计算方法,对温差发电器在具有不同热源温度下的工作性能进行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定物性方法计算时(即不考虑ZT值温度依存),输出功率及相应转换效率的计算值都较采用变物性计算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当半导体热端温度低于定物性计算时采用的定性温度值时,偏差很小,但随着半导体热端温度的继续增加,偏差则越来越大,高热端温度下计算得到的计算偏差达30%左右。因此,热电材料ZT值温度依存对温差发电器热电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 标签: 优值系数 变物性 温差发电器 热电性能
  • 简介:双吸离心式引风机的耐磨问题以前往往采取加焊防磨护板或喷涂耐磨材料或更换叶轮,该文提出采用锯齿形中盘叶轮可提高耐磨功能改善气动性能提高风机效率,并从理论上分析其安全可靠,从耐磨平稳,安全可靠,节能高效观点出发,应该大力推广双吸引风机锯齿形中盘叶轮的使用价值。

  • 标签: 离心式引风机 锯齿形中盘叶轮 耐磨 锅炉
  • 简介:设计了一套研究压电陶瓷热电特性的实验系统,并基于热释电效应研究了压电陶瓷在周期热激励下的热电特性,拟合出了周期热激励下压电陶瓷中产生的电压与电流的表达式。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周期的聚焦光线照射在压电陶瓷表面时,压电陶瓷表面的温度和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也会周期的变化,且变化的频率与调频装置的频率一致。

  • 标签: 周期性热激励 热电特性 频率
  • 简介:从场协同原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材料对热辐射能(波)选择吸收过程,提出了材料对入射辐射能(波)的作用实质是材料内阻尼振子组成的力场和入射辐射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整这两个场之间的协同关系,可以改变和改善材料的选择热辐射性能.基于此得到了强化材料对入射热辐射能(波)选择吸收的机理.研究表明:减弱入射辐射场与材料内阻尼振子组成的力场之间的协同关系,可以提高材料的吸收率和发射率;相反,强化这两个场之间的协同关系,可使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反射率.

  • 标签: 热辐射能 强化吸收 场协同 反射率
  • 简介: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大约7000万无电人口。这些地区通常远离电网,难以通过常规电网供电。仅我省无电行政村就有1589个,集中户数就有106463户;无电自然村有1112个,集中户数有41012户:无电分散户有136130户,无电户总计达283605户。光伏发电系统是解决这些地区用电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潜在的光伏市场非常大。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压力。

  • 标签: 太阳能资源 分离机 多功能 发展中国家 牛奶 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