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汽车上有60%~70%的零件是用冲压工艺出来的,汽车冲压模具的开发是新车型生产准备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车型开发的激烈竞争,模具开发能否按期完成,成为关系着新车型能否顺利按计划实现SOP的关键。同步工程(SimultaneousEngineering技术集成了汽车公司和模具公司各自的优势。

  • 标签: 模具开发 车型开发 同步工程 应用 汽车市场 冲压工艺
  • 简介:采用多点式柔性模具成形飞机蒙皮件的工作起步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20世纪70年代末.Hardt等人研制了基于可重构模具柔性制造(ReconfigurableToolingforFlexibleFabrication,RTFF)方法的试验室原型机。1999年美国GrummanAerospace公司与MIT、美国CyriIBath公司及美国海军研究署合作.研制了RTFF蒙皮拉形装置的全尺寸样机。该装置的核心部分是由2688个基本体(排列方式:

  • 标签: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拉形 应用 开发 技术 pace公司
  • 简介: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旋转机件,它负责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变为自身的圆周运动。曲轴受力大且复杂,同时曲轴又是高速旋转件,因此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平衡度,具有良好的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耐磨损和润滑良好。本文通过分析42CrMoH合金钢曲轴原材料化学成分、实物尺寸及技术要求,优化改进热处理方式及摆放,实物取样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成功开发出最优工艺并达到最小变形量,满足了客户的技术要求。

  • 标签: 发动机曲轴 热处理工艺 开发 高速旋转件 热处理方式 圆周运动
  • 简介:连杆是发动机关键零件,主要承受高温气体压,力和往复惯性力所产生的拉伸、压缩、弯曲等。高频交变载荷,服役条件恶劣,运动状态复杂,疲劳、磨损、高温、振动等影响连杆的使用寿命.其疲劳强度、刚度与综合机械性能要求很高。为此,必须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选用优质的高强度材料、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满足高制造精度要求,以保证发动机整机的可靠性。

  • 标签: 自动化装备 裂解技术 连杆 应用 开发 高温气体
  • 简介:该冲孔夹具采用气缸驱动,通过合力以及力矩平衡的方式,将气缸输出的推力转化为冲孔所需冲裁力,实现冲孔目的。该冲孔机构具有空间结构小,输出冲裁力稳定。冲裁速度快的特点。汽车是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组成部分。汽车生产已向小批量、智能化、轻量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白车身由400多个薄板冲压件通过焊接及螺栓连接而成,而焊接是使用频次最高的连接手段,冲压件焊接需要焊机、焊钳、焊夹具等装备辅助实现。

  • 标签: 冲孔模具 夹具 薄板冲压件 开发 气动 汽车工业
  • 简介:某SUV轿车后背门分总成如图1所示,主要由后背门外板-上部、后背门外板-下部、后背门内板和左右灯盒5个零件组成,其中,后背门外板-上/下部材料为STO7Z-O5-6O/6O,料厚为0.7mm;内板材料为STO7Z-6O/6O,料厚为0.7mm。

  • 标签: 后背门 门外板 SUV 轿车 开发 工艺
  • 简介:2012年12月,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发布《关于表彰2011~2012年度国家优质工程的决定》,邯钢公司邯宝冷轧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国家优质工程奖是由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组织审定的奖项,是国家工程建设质量方面的最高奖励。邯宝转炉炼钢工程、2250热轧工程曾获2010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 标签: 国家优质工程奖 冷轧 邯钢 工程建设质量 审定委员会
  • 简介:传统汽车车身开发一直采用串行工程的方法,不能在设计过程中及早考虑工艺规划、质量保证及制造可行性等问题,使得一些问题到后期才能暴露出来,导致设计改动量大,产品开发周期长,产品制造成本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直接、简单、快速的分析软件,即各种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同时也产生了一种使用各种CAE工具对产品开发及其相关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工作模式——同步工程

  • 标签: 同步工程 产品开发周期 一体化设计 计算机辅助工程 控制 冲压
  • 简介:江苏扬力集团承建的”江苏省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6年9月获得省科技厅立项以来.集团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全面开展了各项建设工作。截止2007年2月底.集团已筹集资金9765万.其中省拨款100万元,地方配套50万元.自筹826.5万元,并完成总投资493万元,其中用于三维Cosmos设计分析软件30万元,

  • 标签: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加工设备 金属板材 江苏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OSMOS
  • 简介:2007年10月16~19日,第十届全国塑性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三届国际塑性工程技术研讨会在南昌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各高等院校,研究所,企业的三百多名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生和企业管理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教授任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并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曹春晓院士。中国工程院阮雪榆院士和胡正寰院士参加了大会并分别做主题报告,

  • 标签: 工程技术研讨会 塑性加工 工程学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 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