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控制爆破广泛应用于隧道的开挖和掘进,是确保隧道掘进质量和速度的重要方法。介绍了取水隧道掘进爆破开挖过程,通过合理的爆破参数和严密的施工组织,光面爆破效果理想,提高了隧道掘进的爆破效率,最终提高了掘进速度。

  • 标签: 隧道 掘进爆破 光面爆破 爆破参数 爆破振动
  • 简介:介绍了萤石矿生产现状,针对原设计三级盲斜井开拓存在的诸多弊端,将其更改为盲竖井开拓。实践表明,虽然竖井开拓工程量大于斜井开拓,但矿石提升避免了多次装入和卸出箕斗,直接由井底车场提升至出矿主平硐,极大地提高了提升效率,矿山每年节省提升费用26.91万元。

  • 标签: 斜井开拓 竖井开拓 开拓工程量 矿石提升 提升费用
  • 简介: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铅锌矿是我国一个千米深井矿山,其下属8号矿体采深已达1200余米,矿体赋存条件复杂,地应力高,导致微地震活动频发。本文根据微震监测数据及井下开采活动,对微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诱发模式以及预测预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震活动的时空分布主要与开采活动及地质构造有关,根据发生位置、震级大小、破坏特征可将微地震的诱发模式分为应变破裂、矿柱冲击以及断层滑移破裂三类,阐述了各自的发生机制。提出以地震学参数一活动率∑N/Δt、视体积VA、能量指数EI的时间序列曲线来预测矿震灾害,并对其物理意义及破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现场应用后证明:地压灾害发生前,活动率∑N/Δt及视体积VA急剧增加,能量指数EI突然降低。

  • 标签: 深井开采 微震活动 时空分布 预测预报
  • 简介:为了解决深井高应力软弱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难题,对煤巷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传统的锚网梁支护结构不能控制住巷道的大变形,根据现场的调查和分析,造成煤巷发生大变形的主要原因:煤层埋深大,应力集中程度高,煤体较为松散,顶板锚索的悬吊作用发挥不利,顶板、两帮锚杆支护作用失效,沿空掘巷护巷煤柱宽度不合理五个方面所造成的,为提供巷道支护优化提供指导。

  • 标签: 深部巷道 破坏特征 破坏机理
  • 简介:西藏东部铜矿石铜品位0.60%,钼品位0.026%,铜氧化率18.33%,钼氧化率11.54%,属混合矿。试验采用先硫后氧工艺流程,使用新型高效捕收剂BKY,取得较好的浮选工艺指标,小型浮选闭路试验指标为:铜精矿1铜品位25.29%、铜回收率74.90%,钼品位1.21%、钼回收率82.13%;铜精矿2铜品位6.20%、铜回收率7.37%;最终,铜综合回收率84.85%。

  • 标签: 铜钼矿 高效捕收剂 先硫后氧
  • 简介:对锑矿废水处理常用工艺进行比选后,采用石灰一铁盐联合化学中和沉淀法处理该类型废水。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通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的要求,锑的浓度符合《工业废水中锑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350—2007)中限值。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操作简单,出水水质达标。

  • 标签: 锑矿废水 化学沉淀法 石灰-铁盐联合法 除砷 除锑
  • 简介:通过对复杂褐铁矿进行磁化焙烧-磁选工艺条件的研究,在最佳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50min,还原剂用量7%的磁化焙烧条件下,采用探索实验流程获得了铁精矿品位56.59%,铁回收率为74.60%的良好指标,对开发同类型矿石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褐铁矿 磁化焙烧 磁选
  • 简介:文章阐述了高氯酸钾生产企业采用的生产工艺及存在主要危险的诸有害因素,并采取适当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 标签: 高氯酸钾 危险有害因素 安全评价 对策措施
  • 简介:铁矿为研究背景,将实验室放矿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放矿参数进行相关研究,最终确定合理的崩矿步距、进路间距、分段高度等参数。该研究方法给矿山生产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类似矿山放矿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 标签: 放矿 矿石回采率 数值模拟
  • 简介:针对云南复杂难选氧化锌矿石,采用预先脱泥-先浮选硫化锌-再浮选氧化锌的工艺流程,氧化锌浮选采用螯合捕收剂和高级黄药为捕收剂,闭路试验获得氧化锌精矿含锌35.26%,锌总回收率达到了79.73%,试验指标理想,为难选氧化锌矿回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氧化锌矿 捕收剂 浮选
  • 简介:此文在应用SURPAC技术的基础上,以镍矿数字化矿山建设为例,对数字化矿山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相应介绍,并对数字化矿山的实现提出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策略.这些规划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为数字化矿山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相似地区数字化矿山建设提供了参考。

  • 标签: SURPAC软件 数字矿山 建设 规划 三维建模 研究现状
  • 简介:石煤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厂址选择中,针对两个可选场地通过对七个方面的技术条件、十个方面的经济条件、以及现场的环保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择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场地。这表明,在一定的情况下最终确定厂址的因素是当地的环境保护条件,传统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再起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石煤综合利用 石煤提钒 厂址选择 环保条件 技术条件 经济条件
  • 简介:针对矿山选厂选铜指标差,以生产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导向,开展了从原矿工艺矿物学分析、工业用水治理、选矿设备与工艺流程改造等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找出生产指标低的原因并进行了解决,其中浮选机-浮选柱联合技术和工业水质治理是解决生产问题的关键。新技术投入生产应用后,选铜品位提高了0.55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选矿技术全面迈上新台阶,技术改造效果显著。本次技术改造的成功经验可为公司近期新建的7000t/d铜硫新选厂提供直接的选矿技术支持,也可为国内硫化矿选矿厂的科技攻关方向提供参考。

  • 标签: 铜选矿 技术改造 工业水处理 浮选柱 浮选机柱联合 浮选工艺
  • 简介:以湖南湘西石煤矿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型试验选定的工艺流程和参数,采用酸浸提钒工艺,原矿V2O5品位0.832%时,取得了钒总回收率为75.93%的好指标,产品五氧化二钒含量98.25%.

  • 标签: 石煤 五氧化二钒 酸浸 氧化除杂 热解脱铵
  • 简介:文章介绍了厂改造后的锗煤反射炉收尘系统,并对该收尘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锗煤 烟气冷却槽 表面冷却器
  • 简介:矿采空区具有规模大、数量多、空间关系复杂等特点,急需开展复杂采空区群稳定性课题的研究。在对采空区群及其开采环境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点荷载试验与室内单轴抗拉、抗压强度实验,获得岩体力学参数。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该矿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矿采空区稳定性偏低,部分空区顶板出现拉应力集中,有可能出现顶板冒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安全对策,为矿山的安全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采空区群 稳定性 有限元数值模拟
  • 简介:褐铁矿型红土镍矿进行了磁化焙烧-弱磁选预富集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煤粉配比、焙烧时间、磨矿细度和弱磁选磁场强度等因素对分选指标的影响。在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50min,配煤量为12%条件下进行磁化焙烧,焙烧产物在磨矿细度-0.038mm为34.29%,磁场强度为0.30T的条件下进行磁选分离,获得的铁精矿中铁和镍品位分别为60.71%和1.03%,铁和镍的回收率分别为91.13%和90.80%,表明磁化焙烧—磁选是预集回收褐铁矿型红土镍矿中铁和镍的有效技术途径。

  • 标签: 磁化焙烧-磁选预富集 镍矿 煤粉配比 焙烧
  • 简介:对西南某地低品位稀土复合矿采用焙烧-酸浸工艺,稀土的浸出率大于81%,Nb的浸出率大于88%,Ga的浸出率可达99.08%,较好地实现了该稀土复合矿的综合利用。

  • 标签: 低品位 稀土复合矿 焙烧-酸浸
  • 简介:依据毛坯特点,零件产量与加工要求,自定刃具,巧妙安排加工工艺,打破传统加工工艺思路,通过创新工艺安排,即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产量,还降低了操作员难度,可为工艺人员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 标签: 加工工艺 夹具 车床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