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分析某企业铜钴有价金属化学物相的基础上,提出了硫酸浸出回收中铜钴的工艺。通过试验研究,基本确定了在控制浸出温度80℃、液固比7:1、亚硫酸钠加入量10%、时间5h、初始酸度2mol/1下,可以使铜钴中铜、钻、铁的浸出率分别达到62.56—67.62%、70.39~73.93%、69.50~73.39%之间,含钻可以降至0.092%以下,证明了采用硫酸介质浸出工艺,从铜钴中回收有价金属的工艺可行的。

  • 标签: 铜钴矿渣 浸出率
  • 简介:通过实验使用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测定了无氟连铸结晶器保护的表面粗糙度,研究了碱度R、Li_2O、TiO_2、Na_2O、B_2O_3、MgO对保护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实验证明:碱度大,Li_2O、TiO_2、Na_2O、MgO含量高的保护,其态下的表面粗糙度相对较高;保护的玻璃化性能随着B_2O_3含量的提高而变好,表面更加光滑;MnO含量在2%~4%时,随着的MnO含量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变大;MnO含量在4%~6%时,随着的MnO含量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变小。

  • 标签: 含钛无氟保护渣 玻璃体 表面粗糙度
  • 简介:通过二次净化中回收锑方法研究,试验表明:对二次净化采用“盐酸浸铋—碱浸除砷”工艺,能使二次净化中锑与铋、铜有效分离、富集,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盐酸浸铋工序铋浸出率97.65%,铜浸出率97.2l,锑基本残留在相中,通过碱浸脱砷,实现了锑的较好富集,可作为优质锑原料进入锑酸钠生产线进一步回收锑。

  • 标签: 二次净化渣 分离 工艺 浸出率 富集
  • 简介:对某公司Cr20Ni80电锭冶金质量进行全分析。分析发现该电锭中心线部位存在大量裂纹,裂纹沿晶界扩展。电锭裂纹区附近疏松较大较多,其它部位的疏松也较多。

  • 标签: 电渣锭 晶界 裂纹
  • 简介:本试验主要以红土镍矿加压酸浸为原料,对其进行还原焙烧一磁选试验研究,研究过程分别考察了还原剂率、熔剂率、还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还原焙烧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还原焙烧的主要影响因素,还原焙烧试验的最优组合为:焙烧温度1250℃,煤粉加入量32%,保温时间40min、熔剂加入量9%;通过开展还原焙烧一磁选试验,得到的产品铁精粉含铁达到82.14%,达到了富集铁的目的。

  • 标签: 红土镍矿加压酸浸渣 还原焙烧 熔剂率 还原剂率 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