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正>有许多朋友害怕发胖,认为“有钱难买老来瘦”,长期坚持素食,结果健康状况并不如人愿。其实,脂肪虽然与冠心病、动脉硬化、肥胖症有关,但脂肪作为人体的三大主要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之一,不仅不可缺少,而且还必须补足,因此,人们不可一味地拒食脂肪。首先,脂肪是人体含热量最高的能源物质,人体进行长时间且强度较大的活动时,需消耗一定

  • 标签: 脂肪食物 肥胖症 健康状况 能源物质 营养素 动脉硬化
  • 简介: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石油醚为携水剂,合成了性能优良的聚醚脂肪酸酯。考察了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原料摩尔比等工艺条件对脂肪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醚相对分子质量1300,反应温度180qC、反应时N4h、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0.5%、原料聚醚与脂肪酸摩尔比1.1:1的优化条件下,合成的聚醚脂肪酸酯作为单体之一,用于高速纺化纤油剂中,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平滑、集束与牵伸

  • 标签: 聚醚 脂肪酸 酯化 聚醚酯
  • 简介:介绍了蔗糖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溶剂法、微乳化法等,并对蔗糖脂肪酸在食品、医药、日化等行业的应用及生产现状作了综述,对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蔗糖脂肪酸酯 制备 发展 溶剂法 微乳化法
  • 简介:在室温下,以月桂酸为乳化剂,十二醇为助溶剂,制备不同质量比的甲醇-柴油微乳液,考察乳化剂及助溶剂对微乳液密度和运动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月桂酸对该体系的增溶效果最好。助溶剂十二醇能提高甲醇-柴油微乳液的稳定性。当m(月桂酸)∶m(十二醇)=9∶1时,复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最好,甲醇含量不超过35%时,甲醇-柴油微乳液在25℃下稳定保存;随着甲醇含量增大,微乳液的运动黏度和密度降低,但在考察范围内均符合国家标准。

  • 标签: 甲醇 柴油 微乳液 长链脂肪酸 密度 运动黏度
  • 简介:介绍了油品中含氮化合物对油品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简述了催化裂化柴油、润滑油基础油及焦化蜡油加氢脱氮的方法和机理,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 标签: 含氮化合物 氧化安定性 非加氢脱氮
  • 简介:介绍了以高级脂肪醇和氨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一步反应直接合成十八胺,并探讨了催化剂、配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高级脂肪醇与氨气摩尔比1∶1.3,催化剂用量12g,反应时间3~3.5h,十八胺收率达到94.8%.研究表明,氧化铝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价廉易得,后处理工艺简单,无腐蚀,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 标签: 高级脂肪醇 氨气 一步法 合成 十八胺 研究
  • 简介:随着GB/T25199—2010《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标准的实施以及GB19147—2009《车用柴油》标准过渡期的结束,GB/T23801—2009《中间馏分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红外光谱法》标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GB/T23801—2009标准填补了我国车用柴油产品中测定生物柴油项目的空白,对车用柴油及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 标签: 红外光谱法 中间馏分油 酯含量 脂肪酸 测定 《车用柴油》
  • 简介:法国的DiesterIndustrie公司计划新建一套生产脂肪酸甲酯(FAME)的装置。该装置预计在明年下半年投用,能力为160kt/a,将成为第一座采用Esterfip—H工艺的装置。欧盟已经提出一项计划,要求2010年使生物柴油用量达到5.75%,目的是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以及欧洲对进口原油的依赖。FAME是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可通过菜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等植物油的酯化来生产。

  • 标签: 生物柴油 催化剂生产 Industrie公司 非均相 温室效应气体 脂肪酸甲酯
  • 简介:主要介绍了炼油事业部大庆原油评价、基础油质量状况、开发和生产中档润滑油概况等,并对用大庆基础油开发中高档润滑油产品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目标。

  • 标签: 非大庆油 原油评价 开发 润滑油 基础油 产品质量
  • 简介:根据市场调查,前5年内,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应用几乎无变化。据日前在布鲁塞尔召开的2006年增塑剂会议披露,对广泛使用的一些化合物如DINP的危险评价表明,对消费者没有危害,因此一些客户对要支付较高价格的替代增塑剂并不感兴趣。据欧洲增塑剂和中间体协会(ECPI)统计,1999—2005年欧洲增塑剂900kt/a市场由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占有的份额为7%.8%,几乎没有什么变化。DEHP由42%下降至21%,而DINP/DIDP则从35%增长到60%。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市场变化 增塑剂 DINP 危险性评价 市场调查
  • 简介:Clycos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新陈代谢和微生物工程,该公司于2010年9月18日宣布,开发出第一个微生物平台,可用于从脂肪酸有效地合成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品。这项研究与GlycosBio公司合作进行,研究结果己发表在《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杂志》上。

  • 标签: 脂肪酸合成 生物燃料 化学品 代谢过程 开发 微生物工程
  • 简介: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的烯烃聚合工艺是关于一类新型结构的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负载化工艺,以及其在烯烃聚合和共聚合过程中的应用,特别是用于乙烯的均聚或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合,属于催化剂的负载化和有机聚合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多孔载体经活化处理后洗涤、过滤、干燥和抽干,然后直接负载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活化处理包括热活化和/或化学活化,以及化学处理过程。采用本负载化工艺所制备的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为干的可流动的固体粉末,可用于C2-C10的烯烃或苯乙烯,特别是乙烯,或含有功能基团有机单体进行淤浆或气相均聚或共聚合,在低的铝氧烷用量条件下获得熔点高和粒子形态良好的均聚或共聚产品。

  • 标签: 非茂金属催化剂 烯烃聚合催化剂 聚合工艺 负载型 活化处理 苯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