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针对目前人工钻井时效统计方法存在耗时费力,不够精确,缺乏自动性、实时性和结果量化性不强等问题,基于综合录井高频数据自动分析钻机状态,结合人工观察记录低频数据,研究开发了钻井时效随统计分析软件系统。通过现场挂接综合录井仪和地质数据采集仪,随提取各项录井实时数据,实现了钻井时效自动统计和精确计算、时效分析结果实时量化展示。现场应用表明,依靠钻井时效随统计分析系统可以实现现场钻井时效实时自动统计分析,有助于钻井技术人员更科学合理地分析当前钻井时效是否处于最佳状态,提升施工方改进和优化钻井施工方案的能力。

  • 标签: 钻井时效 钻井状态 随钻统计 非生产时间 分析系统
  • 简介:由于井下地质情况复杂,储集层纵向、横向上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对川渝地区地层卡层、取心、储集层优劣判定及钻井轨迹优化调整带来很大困难,施工现场采用了随镜下岩石薄片鉴定技术及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技术。以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为例,通过及时分析所钻地层矿物元素含量特征,观察鉴定薄片中古生物种类、晶粒晶形发育特征、孔洞缝发育特征等,准确识别了雷口坡组风化壳和飞仙关组与长兴组地层界面。实证实,随薄片鉴定及元素分析为实钻地层划分、特征岩性识别、储集层发育优劣情况初步判别、现场轨迹优化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对储集层识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随钻 薄片鉴定 元素分析 特征岩性识别 地层划分 储集层
  • 简介:水平井开发技术在渤海油田不断成熟和应用,水平井实施过程中的随跟踪已经成为开发人员的重要工作。油田开发调整的各个阶段,受到不同钻井平台、钻井设备、测量系统及预测精度的影响,不同批次调整井的深度通常存在误差,给水平井着陆时的随钻工作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通过对Q油田近几年实施的144口综合调整井深度误差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了过路层油水界面读值法、等高程地层比对法和地震时深转换计算法3种深度误差判别及随调整方法;明确了以上3种方法分别适用于过路底水油藏、油田内部井间加密调整、油田边部或地层变化在大区域调整3种情况。上述方法及策略已在Q油田实施的35口调整井中成功应用,通过准确判断水平井着陆过程中的深度误差,及时调整靶点深度和井轨迹,水平井着陆成功率达到100%。

  • 标签: 水平井 深度误差 着陆 油水界面 相对高程 时深转换
  • 简介:渤海油田X区块为半背斜层状油气藏,目的层为河流相沉积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储集层预测难度大,采用同一水平段穿多层砂体联合开发的方式,导致水平段遇泥岩的情况不可避免。长期以来X区块水平段遇的大段泥岩给钻井施工带来困难,造成调整缺乏方向性,储集层遇率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据X区块Ⅰ期已13口井钻探资料分析归纳每口井着陆、完钻特点,应用地质模型和预测公式,对Ⅱ期开发井着陆、完钻位置给出建议。该研究成果在X区块水平井实施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储集层遇率,为应用水平井开发层状构造油气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标签: 半背斜层状油气藏 水平段 着陆 完钻 储集层钻遇率
  • 简介:760当地时间2018年5月29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物探事业部“海洋石油760”船历时19d,圆满完成第二个南美洲阿根廷海域深水地震勘探项目.继五月初顺利完成首个阿根廷作业后,“海洋石油760”船仅用19h就高效完成工区转换和设备配置等工作,“零等待”打响了新工区作业第一炮.新工区主要针对前期勘探有价值区域进行加密作业,采用12000m超长缆、25m炮间距的高难度作业方式.

  • 标签: 海洋 石油 中国 《录井工程》
  • 简介:据《油价网》2018年9月10日报道,挪威石油部日前表示,在发起最新一轮挪威大陆架成熟区块的勘探开发招标后,已收到38家石油公司的投标。挪威石油部指出,这38家石油公司涵盖大型国际石油巨头和中小型勘探公司。Equinor、康菲、道达尔、温特哈尔、埃尼等都在投标公司之列。"石油公司对挪威大陆架的油气勘探开发表现出如此高的兴趣,将对挪威油气行业的未来价值创造、就业和国家收入产生重要利好影响。"今年5月,挪威宣布新一轮成熟区块许可证发放,招标区域主要位于挪威海和巴伦支海.

  • 标签: 石油公司 勘探项目 大陆架 挪威 油气勘探开发 竞标
  • 简介:一是完善组织机构。新成立地研院页岩气技术中心,配齐、配精科研人员,专门负责页岩气及非常规油气地质及开发技术研发。二是增强技术实力。整合院页岩气技术力量,深入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方法、新技术的专题和综合研究,不断增强技术实力。三是突出研究重点。

  • 标签: 技术支撑 页岩气 中国石油集团 强化 增强技术 勘探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