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闽东南地区的宗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朱宇(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已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许多事实表明,旅游业对于推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闽东南地区在这方面也具...

  • 标签: 宗教旅游 闽东南地区 改革开放前沿 地区经济 清水岩 开发利用
  • 简介:省际边界地区因其较少受人类活动干扰,保存了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很难得到有效开发.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成为边界地区行政主体发展旅游业的难题.本研究以省际边界地区——湖南省新宁县为例,分析边界区位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其自身发展基础和旅游资源状况,提出时间和空间开发模式,进而从建立边界旅游联动开发机制、培育边界旅游中心城市、强化对外交通易达性等方面着手,带动湘桂边界地区的旅游发展,以期为同类旅游地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边界地区 开发模式 旅游中心城市 新宁县
  • 简介:"2015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暨湿地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学术论坛"于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杭州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生态规划设计研究院、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等承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台北市立大学、

  • 标签: 中国自然资源 湿地资源保护 生态修复 亚热带地区 资源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
  • 简介: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地关于开展宪法日宣传活动的有关要求,12月4日上午9:00,该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举行了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题的宪法日宣传学习和宪法宣誓活动。

  • 标签: 宣传活动 大兴安岭地区 国土资源局 宪法 宣传教育 习近平
  • 简介:2011年11月12日,2011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暨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学术论坛在南昌市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江西农业大学主办,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会议得到各地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来自全国23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7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主题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

  • 标签: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热带亚热带地区 鄱阳湖流域 可持续发展 学术年会 南昌市
  • 简介: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和福建省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资源互补、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I1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举行,随后从福州至厦门历时2天的考察也于11月27日圆满结束。本次会议宗...

  • 标签: 经济合作 学术研讨会 沿海地区 资源互补 师范大学 中国东南
  • 简介: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西安地区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的退化趋势,湿地面积缩小、调节功能减弱.基于西安湿地历史及现状的论述分析,水陆界面的脆弱性是湿地退化的环境背景条件,而气候干旱化、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城市拓展中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污染等自然、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加速了湿地的退化过程.据此,提出保护西安湿地要从搞好国土规划、制定湿地保护法、加快湿地资源研究、加强湿地保护区管理、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及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

  • 标签: 西安市 湿地资源 退化现象 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
  • 简介:利用陕甘宁地区22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5年的冬季日气温资料,分析该地区的冬季气温变化,并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暖冬等级》,分析陕甘宁地区暖冬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陕甘宁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451℃/10a,1980年后冬季气温增加更加明显。区域暖冬指数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线性趋势为10%/10a,各站点的暖冬发生频率在22%-33%之间。陕甘宁地区区域性暖冬事件发生共16次(年),其中区域强暖冬事件共5次(年),暖冬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暖冬现象存在2a、4a短时间以及9a、15a长时间振荡周期。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500hpa位势高度场偏高,东亚大槽减弱,冷空气活动减弱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可能是造成陕甘宁地区暖冬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暖冬 陕甘宁 大气环流 ENSO事件
  • 简介:南海地区拥有大面积的浅海和丰富的热带生物多样性,支持着一个世界重要的渔场,同时南海周边的国家也是目前亚洲太平洋地区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心,关系着东南亚及相邻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的稳定.由于受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南海湿地破坏严重,退化趋势明显.虽然南海周边国家过去都实施了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然而由于缺乏区域协调措施,大大降低了这些行动的有效性.在对南海地区海岸湿地利用的现状和退化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南海地区海岸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以期能在双边或区域的层面上共同协作,采取适当的措施去扭转南海的环境退化趋势.

  • 标签: 海岸湿地 退化 保护 南海
  • 简介:该文阐述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在西部可开发资源中,国土资源又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应注意处理好若干方面的关系。

  • 标签: 西部开发 国土资源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 简介:日前,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对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鞠建华。

  • 标签: 矿产资源保护 自然资源部 社会化服务 自然资源管理 司长 监督
  • 简介:为准确描述重庆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以重庆83处地下水监测样点在2016年7—10月一次性采样数据,选取监测项目中超标指标共9项,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地下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重庆地下水质量主要受锰、铁、氯化物、总硬度、TDS、氨氮和砷等因子决定,单因子评价法显示13.2%,属于Ⅲ类水质,Ⅳ类和Ⅴ类水分别为42.2%和45.6%,综合指数法和单因子法结果基本一致;(2)前2种方法评价结果从不同地理单元显示,重庆地下水质情况由好到劣依次为渝东南、渝东、渝东北和渝西,从不同含水介质来看裂隙水好于岩溶水;(3)主成分分析法结果与前2种方法保持大部分吻合,水质空间单元显示结果也保持一致。通过地下水评价认识到现阶段重庆地下水呈现整体较差的态势,工矿业、农业、生活污染和地质环境等因素都是影响重庆地下水环境的原因。

  • 标签: 地下水质量 单因子评价 主成分分析 重庆地区
  • 简介:针对台湾海峡东岸台湾北部的海岸阶地进行调查研究,并与西岸福建东北部的海岸阶地进行分析比较;着重阐述台湾西北部4个海岸区域阶地的特性(阶序、分布、高度、崖差、构成等)及其变动情况(阶地抬升、变窄、延伸等);通过推断形成年代、测算隆升速率等,探讨研究区域的海岸线变化与构造升降运动,结果发现:台湾岛的海阶变化不仅受到海平面变动的影响,尚受到区域性地壳隆升的控制;福建沿海地区受蓬莱造山运动的影响极小,海岸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数次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福建沿海的隆升速率由北向南逐渐减少,总体上低于海峡东岸台湾岛的隆升率(平均2mm/a).该研究印证了:相对于台湾岛地区,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其海阶发育可能仅受到海平面变动的影响.’

  • 标签: 海平面 海平面变化 海阶 隆升率
  • 简介:土壤干湿状况的监测对于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福州地区为研究区,利用HJ-1BCCD/IRS遥感影像建立基于不同植被指数(NDVI和EV1)的地表温度一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分析和比较了2种特征空间差异,并计算得到2种地表温度一植被干旱指数TVDL将TVDI与同期野外采集的实测土壤湿度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植被指数计算得到的TVDI在研究区进行表层土壤湿度监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TC/EW的监测精度更高,其能很好地反映区域表层土壤湿度状况,是一种有效的表层土壤湿度监测方法.

  • 标签: 土壤湿度 特征空间 TVDI HJ-1B CCD IRS
  • 简介:据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我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总面积为3848.55×104hm2,湿地陆生野生动物共25目、75科、724种,野生高等植物有225科815属2276种,划分为7个植被型组,16个植被型,180个群系.我国湿地正面临着来自人类的巨大威胁,如人类对湿地的盲目围垦和改造、湿地环境污染、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等,导致自然湿地数量持续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乃至丧失,已难以保证所在地域生态平衡的需求.根据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和问题,近期应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管理机构建设,并尽快实施.

  • 标签: 湿地资源 野生动植物 威胁 保护对策
  • 简介:福州自然旅游资源初探邵茵(省劳动厅技术学校)一、福州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一)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以山海景观为特色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地处闽江下游,倚山临海,山海兼备,山明水秀,风光绮丽,旅游资源赋存颇为丰富,据统计,约有名山32座,如“全阅三绝”的鼓山...

  • 标签: 自然旅游资源 钾长花岗岩 东张水库 海坛岛 旅游地质资源 摩崖石刻
  • 简介:平潭县旅游资源陈居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一、平潭县自然概况平潭县位于福建沿海中部,介于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120°10′之间;东濒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相望。全县陆地面积309.84平方千米,全县已查...

  • 标签: 旅游资源 平潭县 平潭岛 海蚀地貌 福建沿海 海坛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