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模块化海洋数据同化系统(MODAS)通过同化卫星遥感测得海面温度和海面高度,产生一种动态气候态,能够更接近地预报出海洋真实状况。介绍了MODAS基本原理,并选择试验海区,对MODAS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 标签: 动态气候态 同化 遥感 模块化海洋数据同化系统
  • 简介:较之潮汐分析、预报研究而言,目前关于潮流计算还相对落后。简要论述潮流准调和分析与预报基本原理,编程实现了潮流准调和分析、准调和预报以及潮流椭圆绘制,并具体给出了实际算例,用以说明该程序可用性和正确性。

  • 标签: 水文观测 潮流准调和分析 潮流调和常数 潮流椭圆要素
  • 简介:卫星星历计算涉及三种近点角,利用近点角几何关系,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推导出近点角差异极值点及对应差异极值符号表达式,并将其表示为关于偏心率e幂级数形式。分别取偏心率e=0.01、e=0.1和e=0.2(小偏心率)为例,将近点角差异明确在数值上面。结果表明,近点角差异极值绝对值与偏心率e密切相关,近似为偏心率e一倍或者两倍关系。这些分析结果可为研究近点角之间关系、卫星星历计算以及卫星精密定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平近点角 偏近点角 真近点角 差异极值 极值点 符号表达式
  • 简介:水深测量是测量中常见工作,涉及到测深、定位、姿态等数据融合处理,为了得到高质量数据,需要采用合适数据采集软件,并针对测量数据进行有效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个“好”数据采集软件所应具备基本特征、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等问题,提出了水深测量软件必须具备关键功能、水深数据中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时间精度、数据完整性等质量因子检查和质量控制方法,同时以HYPACK软件为例,针对其数据格式提出了采用高级语言编程,开发出了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程序,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开发有针对性水深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软件不仅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进行科学精度评价,也能解决和修复测量数据参数错误等问题.

  • 标签: 水深测量 质量控制 精度 数据检查 软件 HYPACK
  • 简介: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潮汐数据以建立高精度潮汐分析模型,在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潮汐分析基础上,将数据融合技术应用于具有多源潮汐数据分析,提出潮汐数据分类方法,建立了三种潮汐数据融合方案,推导了各种方案数据融合公式,并分析了各种方案特点及适用范围.

  • 标签: 潮汐分析 多源数据 数据分类 数据融合
  • 简介:MB-System软件包是一套运行于Linux系统下针对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软件工具,它可以对原始数据和波束数据进行灵活编辑,并利用强大绘图功能对结果进行显示.利用MB-System软件包对国外典型多波束测深数据进行了处理与结果显示,结果体现了此软件相较于其他同类软件兼容性强、应用灵活特点;然后,文中对国产首台便携式多波束测深仪湖试数据进行了格式转换,并对转换后数据使用MB-System进行处理,结果验证了数据有效性与正确性.

  • 标签: 多波束测深系统 MB-System软件包 数据处理
  • 简介:首先给出了GPS伪距单点定位几种主要误差改正模型: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地球自转改正、相对论效应改正等,然后采用双频伪距改正电离层延迟影响并利用IGS精密星历,通过算例来分析双频P码伪距单点定位精度。

  • 标签: 单点定位 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 精密星历
  • 简介:在磁力测量过程中,地磁日变观测站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它是改正磁力测量实施过程中地磁场短期变化基础.测量成果质量优劣与地磁日变观测站原始数据处理与分析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一套地磁日变数据改正公式,同时提出了一种全新改正方法.

  • 标签: 地磁日变观测站 海洋磁力测量 磁异常 地磁场短期变化
  • 简介:针对传统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中理论研究与评价方法滞后、缺少定量分析和个性化差异研究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分析研究方法。首先对地图面状符号色彩真实度认知及性别差异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然后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法)确定问卷设计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实验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验证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真实度对于地图整体设计效果重要性;通过方差分析对地图面状符号色彩真实度感受性别差异显著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真实度非常重要,而且对其感受存在性别差异,与心理学领域相关结论一致。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和地图个性化设计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地图色彩设计 面状符号设计 性别差异 个性化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 简介:本文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系统验收试验方案制定、实施及数据分析,为多波束用户提供一整套实用系统验收试验方法.

  • 标签: 海洋测量 多波束测深
  • 简介:根据塘沽海洋环境监测站从1991-2010年,20年潮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得到天津平均每年发生近10年100cm以上增水过程,天津沿海夏秋两季最高潮位和平均潮位最高,且最大增水值多出现在夏秋两季,超过100cm增水天数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冬季,并从天文潮因素、气象因素、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以及地理因素等,总结了天津沿海风暴潮灾害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风暴潮灾害防范措施。

  • 标签: 天津 风暴潮 增水 统计分析 成因分析
  • 简介:海洋渔业预报使用遥感数据一般只能获得海洋表面的环境信息,而Argo数据可以为渔业预报提供较深处温盐数据,为了在渔业预报中按其时间周期进行使用,需要计算它周期以提高预报质量。通过功率谱估计计算出2001-2008年数据存在较长周期为62.7天和117.5天,较短周期为4.9天和9.8天,同时还有一个约为7天不明周期,观测剖面数据总量在年际与年内都存在较大变化。

  • 标签: ARGO 周期 功率谱估计 傅里叶变换
  • 简介:由于潮汐、船速等外界因素影响,拖鱼入水深度不断起伏变化。为了研究观测面的起伏变化对测量数据精度影响,在某海区进行了一个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拖鱼入水深度变化对磁力测量数据精度有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能仅仅通过平差方法来消除。从物理机制角度考虑,必须通过空间改正方法消除拖鱼变化对测量数据精度影响。

  • 标签: 海洋磁力测量 入水深度变化 垂直空间变化 平均海面
  • 简介:地磁日变改正数据合理选取直接关系到海洋磁测成果精度.通过在南海南部海域布放一个4000m长地磁观测潜标及同步开展磁力测量,并在收集周边陆域地磁台站数据基础上,对水体中获得地磁日变观测数据和水面磁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到几点认识:①浅水海域获得日变观测数据用于海洋磁测数据处理时,其测量准确度比深水海域好,且与陆域地磁台站数据曲线一致性要高;②船磁校正曲线是否对称与地磁日变观测数据合理选取密切相关;③在远海区磁测时,为确保详尽记录局部磁扰,建议海底地磁日变观测站应布放于靠近工区、水深较浅水体之中.

  • 标签: 海洋磁测 地磁日变校正 船磁影响校正 日变观测 测量准确度
  • 简介:台湾岛地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交界处,台风、东北季风等所引起海洋灾害频繁,所以建立完备海洋水文观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台湾自主建置完成近海水文观测体系由资料浮标站、观测桩、潮位站、岸边气象站、雷达测波站等多种近海水文观测系统构建组成;同时,为确保观测体系准确性和规范性,还建立了数据品质管理系统和标准化作业模式。在近海水文观测数据分析方面,尝试应用新数学分析方法,如通过EMD(empiricalmodedecomposition)方法探讨风暴潮水位变化,利用小波转换从雷达观测影像中分析近岸波浪信息,以及发展数据同化技术将观测数据应用于作业化波浪现报、预报模式。此外,近海水文观测体系在社会应用方面有着很大发展潜质。

  • 标签: 近海水文观测 资料浮标 雷达测波 EMD 小波分析 数据同化
  • 简介:探讨了地形图数据库中地物自动更新一般过程,着重研究了如何利用最新高分辨率正射遥感影像与现存地形图数据库进行比较,利用空间叠置分析来探测地物发生变化.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问题.

  • 标签: 地形图数据库 变化检测 矢量 栅格
  • 简介:在理想情况下,海洋重力仪测量数据厄特弗斯校正和交叉耦合改正后应不受载体运动状态影响,即与仪器运动状态没有任何相关性。但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当海况较差时,载体运动状态对S型海洋重力仪测量数据有着较为明显影响。通过对实测重力数据和仪器运动状态相关分析,指出仪器原来交叉耦合改正不足,并且利用线性回归进一步对重力数据进行了改正。

  • 标签: 海洋重力测量 S型海洋重力仪 交叉耦合改正 相关分析 线性回归
  • 简介:针对CarisHIPS软件自动滤波过程中创建4种BASE曲面存在差异,分析比较了4种曲面的构建原理及特点,探索了提高复杂地形曲面构建准确度参数调整手段,并通过各BASE曲面与实测水深符合度加以验证;通过相对典型水深数据比较实验发现,在合理调整参数情况下,CUBE面应用于多波束水深数据后处理方面具有较好效果;曲面及相应参数调整可为数据后处理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多波束测深系统 地形曲面 节点捕获距离 深度不确定度传播模型
  • 简介:为实现深远海潮汐动态变化信息实时监测,在历元差分模型基础上进行星差分,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星历元差分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利用1Hz静、动态实测GPS数据验证结果表明,静态观测下Z、F、Z方向历元坐标差均小于1cm,各坐标分量精度(RMS)优于0.16cm;海洋浮标低动态下,与成熟GAMIT/TRACK软件解算结果比较,二者在X、F、Z方向坐标差较差均小于2cm,各坐标分量较差精度(RMS)优于0.5cm.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星间历元间差分模型 精度分析 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