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海浪通常以风浪和涌浪混合的形式存在,如何进行分离风浪和涌浪一直是海浪理论研究和海洋工程应用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模型试验和实测资料,对目前提出的一种二维谱风涌浪分离方法(2D法)和三种一维谱风涌浪分离方法(PM法、WH法、JP法)进行了检验,分析发现:2D法给出的结果整体而言最为可靠,与2D法相比,PM法明显高估了风浪成分,WH法低风速时高估了风浪,高风速时跟2D法比较接近,而JP法在整体上高估了风浪成分。通过调整分割频率的比例系数,改进了PM法,改进后的PM法给出的分离结果与2D法最为一致。

  • 标签: 风浪 涌浪 分离 海浪频谱
  • 简介:三维分离回归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转换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克服病态矩阵问题。同时,为切实、有效地提高三维分离回归法的转换精度,计算时引入了三向尺度因子,使得三维转换参数由传统的7个变为现在的9个。详细介绍了三维分离回归法的基本原理、转换过程及转换实例。

  • 标签: 坐标转换 GPS测量 GPS坐标 国家坐标 三维分离回归法 三向尺度因子
  • 简介: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红色嗜盐古菌胞膜上大量积累的色素是具有生物技术应用潜力的类胡萝卜素.本文从中国汉沽盐场结晶池卤水中分离得到-株红色单菌落,经16SrRNA基因测序和Blast比对,确定其为极端嗜盐古菌Halobacteriaceae属Haloarcula种.为了确定不同碳源对Haloarcula细胞生长的影响,在含有10g/L酵母提取物和酸水解酪蛋白(4:3,w/w)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g/L蔗糖、乳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摇瓶培养后发现,蔗糖是Haloarcula细胞生长的最适碳源.进一步将5g/L、10g/L和15g/L蔗糖分别加入改良CM培养基,摇瓶培养后发现10g/L蔗糖添加水平最佳.对色素提取物进行TLC和硅胶柱层析分析表明,在Haloarcula胞内有五种主要色素的积累,根据它们的光谱扫描吸收特性初步判定,其中三种色素为番茄红素,菌红素和菌红素的衍生物.

  • 标签: Haloarcula 生长 色素积累 碳源 色素组成
  • 简介: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新时期随着信息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平台治理成为当前探索重点之一。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媒体在信息公开、民意表达、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平台化作用,但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人数的激增,各种网络言论也变得鱼龙混杂,侵权、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政府机构积极管控,几乎所有网络媒体平台也都采取了强硬的管制举措,但也存在着阻断民众话语表达的渠道、产生垄断话语的非常态境况。人为干预网络舆论格局,是网络言论治理强有力的手段,但如何在治理的同时,合理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和平等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平台垄断 公民 网络言论 话语权 平等表达
  • 简介:关于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测速精度一直没有明确认识,基于差分ADCP底跟踪船速与差分GPS测量船速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了ADCP测速精度,并利用直线拟合的方法,给出了种型号RDIADCP的测速误差。结果表明,不同航速下38kHzADCP测速精度较高,且不受船速影响;300kHzADCP底跟踪船速始终大于GPS船速,误差随船速呈线性增加。

  • 标签: 海洋测绘 海流 ADCP 精度分析
  • 简介:对于高精度测量和导航,GP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的快速求解仍然是一个难点,尤其对于单频接收机。提出一种快速求解整周模糊的方法,其基本思想采用分步求解,首先应用最小二乘模糊去耦调节法(LAMBDA)搜索出来的模糊作为初始值,然后应用卫星分组方法降低搜索维数,并应用极大似然准则,构造搜索函数,最后应用最优化原理,搜索出最优的模糊参数,并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检验,即RATIO检验,OVT检验,多项式拟合残差检验。为验证该算法,我们用单频GPS接收机进行了实验,利用本文方法在11s以内正确确定了模糊,其基线长误差小于3mm,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改进模糊的搜索速度,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和成功率。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定向及姿态测量。

  • 标签: GPS载波相位测量 整周模糊度 极大似然准则 分步解算 LAMBDA方法
  • 简介:从长江口沉积物中筛选分离出了海洋反硝化细菌,模拟了该细菌对不同浓度水平硝酸盐氮的去除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出的海洋反硝化细菌能有效去除海水中硝酸盐氮,在硝酸盐氮的初始浓度为1mg/L,1d内硝酸盐氮去除率就达到了70%;在100mg/L硝酸盐氮模拟试验中,约在一周内能将90%硝酸盐氮去除.试验证明反硝化细菌的生长与水体中硝酸盐氮浓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一旦生物修复过程完成,反硝化细菌就会大量死亡,水体重新恢复到清澈透明状况.

  • 标签: 反硝化细菌 生物修复 硝酸盐氮 去除
  • 简介:海面粗糙对于海洋工程和海洋军事都非常重要,但对海面粗糙的现场观测资料非常少,这大大制约了对海面粗糙的认识.利用TOPEX高度计风速资料实现了对海面粗糙的反演,并利用1993年和1998年年的资料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面粗糙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海面粗糙度 卫星高度计 海面风速 后向散射系数 阻力系数 摩擦风速
  • 简介:目前采用不确定理论对多波束测深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已成为一个新热点。基于国际海道测量标准(S-44),分析了适用于海道测量数据处理的不确定评估方法,研究了多波束测深数据不确定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分析与评定,为准确评估多波束测深数据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 标签: 多波束测深 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 简介:本文根据1970~1996年某验潮站(1)和1964~1995年某验潮站(2)水位自记曲线资料,分析了这个港湾假潮(振幅大于20cm)的基本特征,给出了假潮出现的频数、周期、延时和峰值出现的时刻,还讨论了假潮的类型及成因。

  • 标签: 大振幅假潮 基本特征 类型
  • 简介:针对传统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中理论研究与评价方法滞后、缺少定量分析和个性化差异研究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地图面状符号色彩真实认知及性别差异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法)确定问卷设计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实验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验证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真实对于地图整体设计效果的重要性;通过方差分析对地图面状符号色彩真实感受性别差异的显著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真实非常重要,而且对其感受存在性别差异,与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结论一致。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地图面状符号色彩设计和地图个性化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地图色彩设计 面状符号设计 性别差异 个性化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SIS海冰模式中引进种盐度参数化方案即等盐度方案和盐度廓线方案对海冰模拟所存在的差异。利用盐度廓线方案导出的表征盐度与海冰温度间关系的方程比等盐度方案多出一项,将定义为盐度差异项。盐度差异项对海冰厚度的热力作用表现为:在海冰厚度增长季节(11月到次年5月),盐度差异项通过升高海冰内部温度,抑制海冰增长;在消融的第一阶段(6.8月),盐度差异项通过升高海冰内部温度加快海冰消融;在消融的第二阶段(9.10月),盐度差异项通过降低海冰内部的温度抑制海冰消融。但尺度分析表明,盐度差异项要比方程中队海冰温度作用最大项小1.2个量级,如果采用一级近似,可以略去盐度差异项,因此盐度差异项对海冰增长和消融影响很小。同时利用冰洋耦合模式(ModularOceanModel,MOM4),分别采用种盐度参数化方案模拟北极海冰厚度和海冰密集的季节性变化,模拟结果也表明种方案模拟得到的海冰厚度和海冰密集的季节性变化相差甚小。

  • 标签: 北极 海冰模式 盐度参数化方案
  • 简介:3种鞘脂类代谢产物N-2′-羟基十六碳酰基-1-O-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E-8E-十八碳二烯-1-醇(A)、N-2′-羟基-3′E-十八碳烯酰基-1-O-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E,8E-十八碳二烯-1-醇(B)和N-十六碳酰基二氢鞘氨醇(C)分别产生于来源于中国南海的2株海洋真菌(菌株编号为1924和3893),通过2DNMR、MS等方法测定了它们的结构。这是首次从南海红树内生真菌分离得到的3种鞘脂类代谢产物。

  • 标签: 海洋真菌 代谢产物 鞘脂类化合物
  • 简介:测定了相手蟹属(Sesarma)红螯相手蟹(S.haematocheir)和褶痕相手蟹(S.plicata)线粒体16SrRNA基因部分片段的序列,二者的序列长度相同,均为533bp,且A、T、G、C的含量相似,分别为198bp(37.1%),206bp(38.6%),84bp(15.8%),45bp(8.4%)和200bp(37.5%),205bp(38.5%),81bp(15.2%),47bp(8.8%);二者的序列有49处差异,其中21个位点为转换、22个位点为颠换和6个缺失/插入位点。进一步对20种相手蟹属蟹类的长度为361bp的16SrRNA基因同源序列进行分析,发现AT的含量为78.6%~82.9%,明显高于GC的含量,且存有91个变异位点。从NJ树和遗传距离来看,在分布于中国的3种相手蟹中,无齿相手型(S.dehaani)和红螯相手蟹的亲缘关系最近(d=0.0151),而它们与褶痕相手蟹的亲缘关系则较远(d=0.0924/0.09231。分布于中国的相手蟹和分布于北美的相手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距离(差异),表明它们之间有着较远的亲缘关系,互为单系起源。

  • 标签: 红螯相手蟹 褶痕相手蟹 16S RRNA 系统发生
  • 简介:三疣梭子蟹作为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其常见体色为茶绿色。近年来在我国东部沿海海域海捕三疣梭子蟹中开始出现体色为紫色的一类梭子蟹,除体色不同外,二者表型特征并无显著差异。为确定种体色三疣梭子蟹之间的关系,本文对种体色三疣梭子蟹不同个体的线粒体COl和16srRNA基因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判定体色的差异是否由于种属的差异引起的。通过对以上个基因部分序列的SSCP和相关序列测定分析,发现在紫色和茶绿色群体中这个线粒体保守序列基因的SSCP电泳条带图谱相似,序列分析表明COl和16srRNA基因在种体色三疣梭子蟹群体中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分别为99.81%和99.91%。以上结果表明,紫色三疣梭子蟹并未发生亚种的分化,即紫色和茶绿色群体属于同一个种。此外,紫色梭子蟹群体的线粒体DNA序列在进化关系上较茶绿色群体更为保守。

  • 标签: 16srRNA 体色 COI PCR 三疣梭子蟹 SSCP
  • 简介:葡萄糖与谷氨酸以1:1的比例配制成标准物质,用人工海水和标准物质配制成系列标准溶液,根据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对系列标准溶液的测量结果,获得了海水COD测量不确定在全量程范围内的分布规律,即测量不确定在高端大不恒定,在低端小恒定。

  • 标签: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化学需氧量 测量不确定度 人工海水
  • 简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完成不同语系结构下语言符号的转换,也要完成文学作品中文化信息的恰当阐释和有效传播.文学翻译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对原文的语义忠实,也要考虑文化信息的载荷.为了提高译文的接受,译者的主观介入不可避免.《马桥词典》是韩少功于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并于2003年出版了其英译本.本文拟从译者的二性过滤阐释入手,探析蓝诗玲在翻译《马桥词典》过程中主体性的体现,在理解阶段和表达阶段采取了适当的翻译策略来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试图找出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马桥词典》 二度性过滤阐释 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