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基于B/S结构的网上考试系统应用于气象部门的理论研究,并分析了系统总体结构,提供了一种应用SQL数据库以及ASP编程实现的网络考试系统,详细阐述了科目管理、随机生成试卷等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相关数据库表的结构。

  • 标签: B/S ASP 网上考试 科目管理 随机生成试卷
  • 简介:本实验根据B9在土豆叶面喷洒的规定,对叶面喷洒B9的土豆与叶面不喷洒B9的土豆进行了对比观测,且采用中国农科院关于科技成果效益计算方法从新增产量、新增产值、新增生产费用、新增纯收益、新增投资收益率等方面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实验结果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 标签: 土豆叶面 喷洒 B9 实验 经济效益
  • 简介:利用重庆市污染源和浓度的监测资料,分析并阐明了大气悬浮颗粒物(TSP)的来源、各类尘源的贡献率及悬浮颗粒物的物理特征,得到了总悬浮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日变化规律,为发展城市大气污染模式和控制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总悬浮颗粒物 城市大气污染 污染源 TSP 空间分布特征 尘源
  • 简介: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工业城市保定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污染严重,保定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细粒子和超细粒子污染严重,其中含碳组分具有重大贡献,PM1.1、PM2.1和PM2.1-9.0中含碳气溶胶总量(totalcarbonaceousaerosols,TCA)分别占到(49±20)%、(45±19)%和(19±7)%。PM9.0中的含碳气溶胶主要富集在PM2.1乃至PM1.1中。颗粒物浓度谱分布及含碳气溶胶富集量呈显著季节变化,由于采暖过程秋冬季各粒径段有机碳(organic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carbon,EC)的浓度均增加,秋、冬季节细颗粒物中OC浓度可高达44.0±38.3、78.5±30.2μgm-3,EC浓度分别为3.5±1.6、8.5±6.8μgm-3。各个季节OC和EC在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TSP)中的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meandiameter,GMD)均集中在较小粒径段。粗颗粒物中OC的GMD在春夏季较高,秋季减少,而冬季最低。而粗颗粒物中EC的GMD则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保定〈0.4μm的颗粒物中OC/EC比值4个季节的水平较为稳定,春、夏、秋、冬季OC/EC比值分别为5.2、3.5、4.1和5.4,来源主要为交通和燃煤。其余几个粒径段的颗粒物的来源更为复杂,其来源主要为燃煤、木材和生物质。

  • 标签: 保定 大气颗粒物 元素碳 有机碳 粒径分布
  • 简介:大气颗粒物一直是西安市的主要污染物,多年监测的TSP日均浓度值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150pg/m^3。1996年夏季在西安市南郊陕西省委党校设立监测点,使用步进式时间序列自动采样仪对当地空气颗粒物进行了4天24小时连续采样,使用PIXE对采到的32个样品进行元素分析,每个样品分析出14~16种元素。各种元素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降雨对空气颗粒物各元素浓度有明显抑制作用。富集因子分析表明,西安市空气颗粒物不仅受地壳物质的影响,还受到一定程度人为污染的影响。元素浓度的因子分析表明,西安市夏季颗粒物主要有4种来源:地壳物质、有色治炼、燃煤排放源和化工制药业。

  • 标签: 空气颗粒物 污染特征 主要污染物 来源分析 大气颗粒物 元素浓度
  • 简介:大气能见度成为当前区域大气环境研究的重要指标,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能见度的影响有显著的区别。在线连续监测了2008年11月—2009年1月上海市嘉定区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粒子数浓度的日变化,同步收集了相同区域空气水平能见度的数据。比较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空气水平能见度和颗粒物消光系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值粒径为0.4μm和0.65μm的大气颗粒物对上海嘉定空气水平能见度的影响最显著;中值粒径为0.17、0.26、0.40μm和0.65μm的大气颗粒物对颗粒物的消光系数影响较大。该相关系数的分布趋势与各种组分(SO42-、NO3-、NH4+、OC和EC)的粒径分布十分一致,证明了这5种组分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消光系数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 粒径分布 空气水平能见度 相关性 消光系数
  • 简介:许多有缺点的雷达回响可以用雷达数据应用,特别雷达数据吸收和量的降水估计引起严重问题。在这研究,测试模式在CINRAD(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由测试信号或雷达硬件失败引起了SA和SB雷达运作的观察被调查。为了把测试模式与雷达回响的另外的类型区分开来,例如降水,清除空气和另外的非气象学的回响,包括有效反射率数据百分比(RZ)的五个特征参数,速度RF(合拢的范围)数据百分比(RRF),失踪的速度数据百分比(RM),平均沿着方位角反射率变化$\left({R_{N_{r,Z}}}\right)$并且平均沿着横梁反射率变化$\left({R_{N_{一,Z}}}\right)$被建议。基于模糊逻辑方法,一个测试模式鉴定算法被开发,并且从雷达回响的所有不同类型的统计结果显示算法的表演。有在测试模式内定位的重降水回响的二个典型箱子的分析被执行。统计结果证明测试模式鉴定算法表现很好,自从测试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中被认出。而且,算法能有效地移开测试模式信号并且在重降雨事件保留强壮的降水回响。

  • 标签: 测试信号 图案识别 识别算法 CINRAD 数据应用 SA
  • 简介:随着浙江省各地对人影业务的需求日益提高,人影作业量逐年增加,这对浙江如何科学管理人影业务提出了新挑战。基于B/S模式建设一套面向省市县的人影业务管理系统,解决了人影业务操作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信息数据化,信息口径统一化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人影业务现代化发展的目的。另外,系统还具备对业务工作实时监管和弹药安全审批等功能,增强了人影安全生产的监管能力。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业务管理 浙江
  • 简介:Duetotheexistenceofthermaloffsets,globalsolarirradiancesmeasuredbypyranometersaresmallerthanactualvalues,anderrorsarelargerinthedaytime.Untilnow,thereisnouniversally-recognizedcorrectionmethodforthermaloffseterrors.Therefore,itisimperativetoidentifyaconvenientandeffectivecorrectionmethod.Fivecorrectionmethodswereevaluatedbasedonthedatameasuredfromafieldexperimentfrom23Januaryto15November,2011.Resultshaveshown:1)Temporalvariationcharacteristicsofthermaloffsetsinthefourtestedpyranometersareconsistent.2)Amongthefivemethods,non-dimensionalquantitymethodissuggestedforusetocorrectthermaloffsets,becauseitisconvenientandnomodificationofinstrumentsisrequired.Ifcollocatednetlongwaveradiationandwindspeeddataareavailableandtheiruncertaintiesaresmall,thehistoricalsolarradiationdatasetscanalsobecorrected.Andcorrectioneffectsbythemethodarebetter.

  • 标签: PYRANOMETER TBQ-2-B THERMAL OFFSETS solar RADIATIO
  • 简介:对1998年7月至1999年6月北方15个大型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北方大型城市(北京除外)大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发生频数在70%~100%之间。(2)各大城市空气质量为Ⅱ级的发生频数均在夏、秋季高,春、冬季低。局地因素(当地的气象条件、地貌状况、植被分布以及人们的活动状况)是形成这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3)空气质量为Ⅲ级的发生频数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季节性。除局地因素的影响外,邻近城市之间的相互输送是一个主要原因。(4)各大城市空气质量IV级的发生频数均在春、冬季高,夏、秋季低。春、冬季节北方多大风或强风天气引起西北干旱区沙、尘的长距离输送是产生这种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这也说明西北干旱区的绿化、固沙工作迫切需要加强。

  • 标签: 北方 冬季 秋季 发生 季节变化 固沙
  • 简介:AERMOD模型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的推荐模式。为了更好地验证颗粒物干沉降作用对该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选取福州市的煤堆场作为面源污染源,对预测范围内所有网格点PM10、TSP最大地面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有网格点TSP地面浓度考虑干沉降时,约为不考虑干沉降时的0.13;PM10地面浓度考虑干沉降时,约为不考虑干沉降时的0.70,干沉降对TSP的影响大于PM10。同一粒径分布下,密度对颗粒物干沉降的影响较大,密度增加对可吸入颗粒物干沉降的影响大于总悬浮颗粒物,当密度大于3g.cm-3时,所有网格点PM10与TSP地面浓度比值的平均值接近于0.98,认为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基本完全沉降。此后,随着密度增加网格点处地面浓度的减小主要由PM10的沉降引起。AERMOD考虑干沉降时,距离污染源中心500m外的网格点处地面浓度,PM10/TSP〉0.98,大于10μm的粗颗粒几乎完全沉降。

  • 标签: AERMOD 环境影响评价 颗粒物 干沉降 密度 TSP
  • 简介:在这份报纸,一个理想化的不安追随者“巨浪流动概念的模型”为典型Meiyu,正面的结构被设计包括多相的microphysicalparameterization用一个非静水力学的、完整可压缩的暴风雨规模模型在Meiyu前面向中央规模结构解释ofrainbands。另外,敏感周围的南方的风的垂直分发的数字实验被进行调查中央规模的产生机制两倍雨线。数字实验的结果证明入侵的凉爽、干燥的downdraft由环境向上在北方的风戏加强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到中央规模的产生和维护两倍rainbands.Moreover,入侵的干燥、凉爽的downdraft的紧张和规模与当西的喷气的加速向上发生时,集体调整导致的第二环流的紧张有关。

  • 标签: 梅雨季节 气团和锋 动力学分析 气象学
  • 简介:利用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辽宁中部城市沈阳、鞍山和本溪大气成分站能见度与颗粒物连续监测资料,分析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颗粒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各城市能见度具有明显的月和季变化,峰值出现在3月或5月,谷值出现在12月或1月;各城市的能见度与颗粒物PM10、PM2.5和PM1的质量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但其最优拟合关系方程及决定系数R2不同。从拟合方程来看,沈阳市雾霾污染时采用倒数曲线y=b1+b1x拟合效果相对较好,全年采用指数曲线y=b0e^b1x拟合效果较好;鞍山市采用对数曲线y=b0+b1lnx或指数曲线y=b0e^b1x拟合效果较好,本溪市采用倒数曲线y=b0+b1/x或对数曲线y=b0+b1lnx拟合效果较好。从决定系数R2来看,沈阳和本溪市能见度与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总体相关最好,鞍山市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总体相关性相对较差。颗粒物细粒子PM2.5和PM1拟合的能见度效果较好,且在雾霾污染时拟合效果更好,说明细粒子对能见度的影响更明显。

  • 标签: 能见度 颗粒物 相关分析
  • 简介:利用北京、上海、兰州、香港和南京5个城市街道灰尘与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各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不同城市街道灰尘与PM2.5的元素组成特征,并利用对数浓度图和分歧系数法探究两者元素组成的差异及其与人为源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城市街道灰尘和PM2.5中,元素Fe、Al、Ca、K、Na占绝大部分(街道灰尘约占97.48%,PM2.5约占90.11%),元素Ti、Mn、Zn、Pb、Cu、Cr和Ni仅占较小的比例(街道灰尘约占2.51%,PM2.5约占9.60%),元素As和Cd含量则更少(街道灰尘约占0.01%,PM2.5约占0.29%)。5个城市街道灰尘与PM2.5元素组成的分歧系数为0.627—0.801之间,平均值为0.711,处于较高水平,即城市街道灰尘与PM2.5的元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人为源元素(Zn、Pb、Cu、Ni、As、Cd、Mn、K、Cr)在PM2.5中的富集程度高于街道灰尘,城市街道灰尘和PM2.5中人为源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也较大(r=0.783,P〈0.01)。Al、Ti、Ca、Fe等典型的地壳元素中,仅Ti元素在街道灰尘中富集,Al、Ca和Fe元素有时富集在街道灰尘中,有时富集在PM2.5中,其含量也未呈明显相关。此外,内陆城市的Na元素在街道灰尘中富集,沿海城市的Na元素则多在PM2.5中富集。

  • 标签: 街道灰尘 PM2.5 元素组成 浓度图 分歧系数
  • 简介:七全球联合海洋空气的能力当模特儿复制东方亚洲每月的地面温度和降水气候学在期间19611990被评估。1月和7月气候差别在2050年代和2090年代相对期间19611990在排放情形(SRES)A2和B2情形上在特殊报告下面由七模型的整体投射了然后简短被讨论。和在SRESA2和B2情形下面的相应大气的公司2集中,这些设计随后被用来驱使生物群系模型BIOME3在2050年代和2090年代期间在中国模仿潜在的植被分发。潜在的植被与那些相比在中央、东方的中国极大地向北方在2050年代移动期间系上带子在期间,这被揭示19611990。相反,潜在的植被变化在总体上的西方的中国是细微的。潜在的植被的空间模式在潜在的植被变化对的2050年代,而是范围期间通常在2090年代期间类似于那19611990比2050年代在2090年代期间是更广泛的,特别地在西方的中国。另外,在那里存在潜在的植被的模型依赖者不确定性在2090年代期间在SRESA2情形下面变化,它由于由模型的投射气候变化的scatter。在在SRESA2情形下面的潜在的植被的投射变化35°N向北对35°N的地面温度变化南方并且到地面温度,降水,和大气的公司2集中的联合变化在2090年代期间可归因。

  • 标签: 气候变化 大气-海洋模型 植被 不确定性
  • 简介:1997年持续干旱少雨,8月6日麟游县的丈八、阁头寺、桑树塬3座固定火箭点,在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指挥下,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了一次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6枚。作业区内普遍增雨10mm以上,经济效益300多万元。这次增雨为火箭增雨防雹试验示范基...

  • 标签: 火箭增雨 宝鸡市 雷达回波 发射火箭 降雨量 人工增雨作业
  • 简介:E601B型蒸发器是目前我国气象台站推广使用测量蒸发量的主要仪器,其口面积大,盛水多,所测得的蒸发量接近自然环境蒸发量,它的准确性优于小型蒸发皿。但观测员能否正确使用该仪器,对提高准确性是起到很大作用的,我们在观测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予以介绍,供大家参考。

  • 标签: 观测方法 蒸发器 B型 蒸发量 推广使用 气象台站
  • 简介:在地面观测工作中,蒸发量是每个台站的必测项目。测量蒸发量的现用仪器有两种,一是小型蒸发器,二是E601B型蒸发器。而E601B型蒸发器因其口面积大,盛水多,所测得的蒸发量与自然界中江、河、湖海面的蒸发量较为接近,而优于小型蒸发器,并逐渐取代之。E601B型蒸发器的观测并不复杂,但又很难准确测量,在有大雨或暴雨时,还容易造成日蒸发量缺测。还有一些是人为的责任心不强及操作不当所引起的蒸发量失真。而这种人为造成的原因,只要加以注意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在观测实践中发现以下几点是影响准确测量E601B型蒸发量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日蒸发量 B型 原因 失真 小型蒸发器 地面观测
  • 简介:基于B/S架构建立了一个历史气象资料共享检索平台,后台采用MSSQLServer2005搭建数据库服务器,采用ArcGISServer9.3搭建WebGIS服务器,前台开发了一个多功能的资料检索界面,提供自定义条件的检索和多种统计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设计了图表、图像、Excel表格等多种输出方式,为全省气象业务服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实用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历史资料共享检索系统。

  • 标签: 公共气象服务 WEBGIS B/S架构 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