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碳循环不仅是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综合表现,还直接和大气CO2浓度的变化相关,从而影响到全球气候的稳定,因而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碳循环研究已逐渐从人类CO2排放到海洋与陆地全球分布的基本问题,转变为区域碳收支的确定,

  • 标签: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碳循环 评估报告 IPCC 大气CO2浓度 全球变化
  • 简介:1.1中国气溶胶遥感网Cimel太阳光度计积分球标定方法的建立参考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对于积分球标定的方法,建立了中国气溶胶遥感网络(CARSNET)Cimel太阳光度计的积分球标定方法和流程。利用该标定方法和操作流程对4台CE318太阳光度计进行了标定试验。结果显示,与出厂参数相比,本方法获得的可见光波段标定系数相对偏差小于3%,而红外波段相对偏差约5%。太阳等纬圈(ALMUC)和主平面(PPLAN)现场验证实验数据显示,天空散射辐亮度在±6°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所有波长的差异小于1%,表明该标定方法和流程适合CARSNET太阳光度计的校准,并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和网络观测的精度。(车慧正)

  • 标签: 大气成分 化学研究 太阳光度计 标准技术研究院 标定试验 数据显示
  • 简介:为了掌握玉米适宜灌水量,以石羊河流域武威荒漠生态和农业气象试验站为试验地点,按照常规灌水方式设计玉米全生育期灌水量3750m3·hm-2、4500m3·hm-2、5250m3·hm-2、6000m3·hm-24种处理,并按1∶1.5∶1∶1比例分4次灌溉,采用水量平衡法计算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分析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气候年景下,不同灌水条件对玉米发育期影响不明显;在玉米生物耗水过程中,气温升高耗水量增加,气温升高1℃,耗水量增加124mm;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呈抛物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至抽雄期间,此期间也正是耗水量影响玉米产量最敏感的时期,期间耗水量每增加1mm,玉米产量增加0.33kg·hm-2;不同灌水处理情景下,水分利用率以灌水量为5250m3·hm-2最高,可达34.7kg·hm-2·mm-1,故该灌水量可视为当地适宜灌水量。

  • 标签: 玉米耗水 产量 灌水量
  • 简介:为研究华北平原区域背景气溶胶成分及其变化特征,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泰山顶采集了64个PM10滤膜样品,分析了样品的PM10及其中无机盐离子和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并对各成分相关性等进行了分析.泰山PM10年均质量浓度约为68.4μg/m3,其中无机盐离子约占总质量的64.8%,碳气溶胶约占17.4%.无机盐离子的质量浓度从春季逐渐增大,夏季达到峰值,秋季下降,冬季最小;OC质量浓度从春季至秋季逐渐增高,冬季最低,EC变化类似,但夏秋两季差别不大.二次有机碳(SOC)与OC的比值四季均在50%以上,年均值约为58.5%.通过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发现,在经过城市的较短轨迹以及南方较短混合轨迹的影响下,泰山PM10质量浓度较高,而西北长距离传输气团PM10浓度均较低.

  • 标签: PM10 水溶性无机盐离子 有机碳 元素碳 泰山
  • 简介:文章利用Micaps系统、地面常规观测气象资料,通过对高空、地面、风场、物理量场及卫星云图特征分析表明:前期的干暖气候及上游充足的沙源是形成巴彦淖尔市沙尘暴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和物质基础;500~700hPa贝加尔湖低涡底部的西北气流风力在16~30m·s-1,并形成一支急流带,冷平流在10个纬度内有5根等温线的密集带,等高线与等温线交角≥45℃,是形成沙暴天气的前提条件之一;影响河套地区的地面冷锋,其后部的地面冷高压紧随其后,高低压之间气压梯度及地面风的加大以及沙尘暴出现前期近地面气温增温明显,大气层结不稳定度显著增大,为沙尘暴天气的爆发提供了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通过对物理量场的分析,整层的干暖条件、强烈的上升运动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形成的次级环流的垂直作用,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动力源泉;高空涡旋云系的发展配合地面辐合上升气流,表明了高低空强烈的抽吸作用对沙尘暴爆发的贡献.

  • 标签: 河套地区 沙尘暴 高低空环流 物理量
  • 简介: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数据和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3年3月23日发生在通辽市的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烈发展的高空槽是触发暴雪的动力机制;低空急流与地面西南气流在低层积聚大量水汽辐合,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水汽条件;涡度和散度、能量与比湿等与暴雪关系密切;自动气象站逐时风场中“逆切变”的存在与强降雪发生时间和影响区域有较好的对应;雷达产品特征对暴雪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 标签: 暴雪 动力机制 低空急流 物理量
  • 简介:对延伸期干旱、沙尘暴过程低频预报系统的整体框架、子模块构成和功能、预报方法、操作步骤及应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该系统主要有干旱、沙尘暴过程低频方法预报2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包括低频天气图、关键区低频曲线2种预报方法。目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已使用该系统对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过程和沙尘暴过程进行预报,就沙尘暴预报效果来说,2012年预报准确率达到75%,2011年和2013年的预报准确率均达到67%,预报时效达到8-31d。而对干旱过程的预报效果,2012年预报准确率达80%,2011、2013年分别达75%、67%,预报时效达6-30d。

  • 标签: 延伸期预报 干旱过程 沙尘暴过程 低频天气系统
  • 简介:应用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RUC模式高分辨资料,对2013年2月17日甘肃河东暴雪天气从天气实况、环流特征、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西北区域RUC模式输出的模拟结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槽、700hPa低涡、地面冷锋是这次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降雪前期,低层正涡度增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暴雪发生的动力机制;降雪前期,由于低涡辐合作用,700hPa高度以下,湿度猛增,为降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降雪中心和政上空有θse密集强能量锋区;西北区域RUC模式模拟的24h内降水量范围、落区、量级与实况一致,模拟的地面风速偏大。

  • 标签: 暴雪 低涡 水汽通量散度 涡度 数值模拟
  • 简介:利用高空、地面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和河池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3月23日桂西北河池市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原冷槽、850hPa切变线、地面弱冷锋是这次过程的影响系统;边界层辐合线为触发对流云提供了动力条件;冷云厚度是暖云厚度的2倍有利于冰雹天气的产生;适宜降雹的云顶亮温在-52℃到-62℃;当VIL值≥60kg/m2时,强回波附近将有冰雹出现;反射率因子图上的弓形回波,钩状回波,弱回波区,旁瓣回波、三体散射,是发布冰雹预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区域性冰雹 边界层辐合线 冷暖云厚度比 云顶亮温 VIL值 河池市
  • 简介:为了探讨绥中一次暴雪伴雷电天气过程的成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每6h间隔的1°×1°的再分析资料和营口多普勒雷达的资料,分析此过程的天气形势特点、高低空急流的作用、雷达回波的特征及反映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的相关物理量场的特征.结果发现:雷电发生在对流层中层的西南风急流和底层偏东风均处在最强的时刻,当对流云团发展到-20℃温度层时,温差起电产生雷电;雷电发生在低层850hPa附近存在的逆温层消失之后,同时配合低层水汽的辐合,产生了暴雪天气;雷电和强降雪发生在大气底层南风和北风转换的过程中,强降雪的时间与冷空气扩散加强的时间比较一致,当冷空气扩散到整个大气底层时强降雪结束;引起雷电和强降雪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主要处在对流层中层,并为上升运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促使雷电发生和强降雪的维持.

  • 标签: 暴雪 风廓线 逆温层 对流
  • 简介:利用Micaps实况资料、东北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分析场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3年8月16日沈阳城区暴雨的水汽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hPa以下城区上空水汽含量占整层的80%以上,地面比湿呈现快速增加后减少的变化,比湿峰值对应的并不是强降水的最强时刻。强降水发生前,城区地面周围的湿度分布不均匀,水汽输送主要以南北向为主。比湿的迅速增加主要是由于降水前风向和风速的快速变化,其中主要是南风分量的贡献。城区上空垂直方向上水汽主要是850hPa向上输送,850hPa以下输送强度逐渐减弱。伴随着强降水的开始,水汽的垂直输送转为高度层越低,输送强度越大。强降水发生时,地面U、V方向上水汽通量快速减小。强降水发生后,地面和高空水汽输送均发生了变化。大气可降水量与降水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可降水量的大小主要是取决于水平水汽通量辐合的大小,水汽局地变化对可降水量的贡献较小。水汽通量的辐合、辐散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平风场引起的辐合、辐散的大小。

  • 标签: 强降水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陕西省4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期间的水汽输送、水汽收支和水汽含量特征。结果表明:远距离台风用直接和间接2种方式影响热带低纬地区水汽向陕西方向的输送,中高纬度地区西风槽与高压系统直接参与暴雨区附近水汽的输送与再分配过程。远距离台风出现时,暴雨区南边界始终存在水汽的输入,占净输入的68%,西边界多为水汽的输出方,东边界上水汽收支变化趋势与台风移动路径密切相关。川东地区西南涡维持、发展并向东北向移动时,陕西水汽总收支成倍增大。台风远距离暴雨出现前12h左右,暴雨中心低层比湿出现极大值,对应的风场辐合中心一般出现在比湿增加之后。

  • 标签: 台风远距离暴雨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水汽含量
  • 简介:2000年8月16-17日,环北京地区出现较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并结合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对本次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西来槽和东北冷涡的环流形势下,高空辐散强迫抽吸作用和低层辐合共同作用造成强上升运动、低层有向北京地区的水汽输送,在以上两个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前期对流不稳定能量的聚集和适时释放,也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环流形势 辐散抽吸 诊断分析
  • 简介:为进一步了解2009年6月5日发生在安徽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流场结构,本文将两步变分法应用于安徽省合肥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风场反演,并利用反演结果检验发生冰雹、大风以及闪电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预警条件。结果表明,该次天气过程主要受到东北冷涡的影响,另外高空西北冷气流和地面暖气流以及深层的垂直风切变促进了该次飑线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冰雹、大风以及闪电等强对流天气对应的一些特征量关系符合相关预警条件。

  • 标签: 多普勒雷达 反演 强对流 冰雹 大风 闪电
  • 简介:利用中国站点日降水资料对1981~2011年我国南方地区区域持续性暴雨(PHREs)进行了分类研究。按照区域内至少连续5d或5d以上有不小于10个格点[分辨率0.25°(纬度)×0.25°(经度)]出现大于等于50mm降水且相邻两日雨带重合率不小于20%的标准,采用客观分析的方法分别挑选出我国江淮区域和华南区域PHREs。江淮区域非台风影响的PHREs31例,集中发生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平均持续8.29d,华南非台风影响的PHREs34例,集中发生在6~7月,平均持续6.24d,这两类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均呈年代际增长。江淮区域受台风影响的PHREs4例,集中发生在7月中下旬到8月初。华南受台风系统影响的PHREs31例,集中发生在7~9月,此类事件的发生频次和系统强度在2000年以后均明显上升。采用场相关的客观分类方法对非台风影响的PHREs进行较为细致的分类,将江淮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分为A型(主雨带在长江以南)、B型(主雨带在长江以北)和C型(主雨带在长江沿江地区),将华南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分为E型(主雨带在云贵高原以东)和F型(主雨带位于云贵高原和广西),该分类将为下一步的机制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持续性暴雨 客观方法 江淮 华南
  • 简介:利用Micaps数据、数值预报产品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2年6月25-28日发生在狼山脚下的大暴雨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0hPa亚洲中高纬在两脊一槽型环流背景下,贝加尔湖冷涡底部东移的短波槽与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下同)、维持阶段中低层切变辐合系统垂直叠置激发的两次对流性强降水和副高东退阶段冷槽东移时形成的锋面降水相累加,是此次大暴雨的主要成因.(2)冷涡底部分裂东移的短波槽为触发强对流提供了动力条件.副高两伸北抬,河套东高两低形势建立,副高外围偏南和东南水汽通路形成与维持,为暴雨产生和持续提供了水汽输送条件.高、低空切变、辐合系统垂直叠置形成的动力不稳定;高、低层冷暖平流造成的热力不稳定;长时间水汽和热量输送、积聚,使高能、高湿舌伸入狼山南麓形成的位势不稳定;狼山脚下三面环山形成的地形抬升作用叠置在不稳定区上空,是强对流爆发的抬升条件.(3)副高西伸、维持、东退阶段是否相继出现并均能形成有利的强降水形势,达到强降水指标,是大暴雨预报的着眼点.

  • 标签: 贝加尔湖冷涡 副热带高压 垂直叠置 预报指标
  • 简介: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红外辐射亮温(TBB)、多普勒雷达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1年7月28-29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多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乌拉尔山阻高崩溃,西风槽东移、副高进退是此次暴雨发生的环流特征;(2)850hPa低涡切变和700hPa暖式切变线及地面冷锋是暴雨发生的中α尺度触发系统;(3)〉30dBZ的雷达回波呈南北向位于地面冷锋与700hPa切变线之间,雷达回波随地面冷锋和700hPa切变线的东移而东移;(4)低空低涡切变受500hPa强盛西南气流的引导向东北移动,暴雨落区始终与低涡切变相伴随;(5)暴雨过程山西境内共有9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活动,山西西南部的暴雨主要由5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的相继移入并在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附近触发对流发展所致;山西东南部的大暴雨则是3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发展的结果,中γ尺度气旋是导致局地大暴雨发生的直接影响系统;(6)暴雨发生在气柱水汽总量空间分布图中水汽锋的南部和东部及靠近气柱水汽总量的大值区一侧,水汽锋的形成比降水开始提前17h,比暴雨发生提前24h以上,对暴雨的短期、短时预报有指示意义。

  • 标签: 大暴雨 多尺度特征 中γ尺度气旋
  • 简介:为解析大气污染物与气象的双向反馈机制及其对气象和环境的影响,建立基于Mie散射理论的气溶胶—光学性质模块,研制气象-化学双向耦合器,以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NestedAirQualityPredictionModelingSystem)为基础,建立了NAQPMS和中尺度气象模式WRF(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Model)的双向耦合模式(WRF-NAQPMS)。利用此模式数值模拟了2013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的北京-天津-河北地区一次秋季严重灰霾过程。结果表明,考虑气溶胶辐射反馈的双向耦合模式模拟的气象要素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与观测结果更为一致。灰霾期间,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显著改变了边界层气象要素,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地面接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少25%,2m高度的温度平均下降1℃,湍流动能下降20%,10m高度的风速降低超过0.2m/s,边界层高度下降25%,使得边界层大气更加静稳,进而造成了重污染地区污染进一步加剧,如石家庄近地面细颗粒物浓度增加可达30%。分析表明灰霾与边界层气象要素之间存在一种正反馈机制,采用该机制的双向耦合模式有利于准确模拟和预报灰霾污染过程

  • 标签: 气象-化学双向耦合 WRF-NAQPMS 灰霾 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 大气边界层
  • 简介:2012年7月25-26日,呼和浩特市先后出现了两次大到暴雨降水过程,文章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加密自动观测资料、雷达和云图等资料对这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强降水过程具有历时短、强度大的特点;两次降水过程是在“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下,由中低纬、上下游、高低层系统共同作用、配置产生的,前一次降水过程使呼市近地面大气湿度增加,不稳定形势重新建立并且进一步加强,高空有干冷空气入侵后造成的局地的不稳定降水;云图和雷达对这两次短时强降水具有更加显著的指示意义.

  • 标签: 短时强降水 物理量 中尺度
  • 简介:2013年1月11~14日,华北地区经历重雾霾过程。为了探讨其形成原因,利用大气化学模式系统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WRF)-Chem模拟2013年1月华北地区气溶胶的时空变化。模拟的能见度、气象要素(温度、湿度、降水、风速和风向)以及细颗粒物(PM2.5,大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物)地表浓度的时间变化与近地面观测值都较为吻合。模拟结果表明,1月11~14日,细颗粒物高值分布于河北省南部和东部、天津地区以及北京地区,其日均值约为400~500μgm-3。通过与历史气候数据比较发现,2013年1月10~15日华北地区的气象条件表现为较大的相对湿度正距平(20%~40%)以及风速的负距平(-1ms-1)。北京站点的探空数据还表明,在1月11~13日期间,垂直方向上,1km以下的大气中存在明显的逆温层,并且湿度保持较高的值(80%~90%)。模拟结果表明,1月11~14日,近地面南向风和东向风将水汽输送到华北地区,上层大气(850hPa)的西北风则将沙尘输送到华北地区。以上气象条件有利于气溶胶的吸湿增长和浓度的聚集。硝酸盐的收支分析表明,在北京地区,与1~9日相比,10~14日夜间化学生成和传输的显著增加都贡献于硝酸盐浓度,是重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雾霾 华北地区 WRF-Chem 气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