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根据高空500hPa、700hPa天气形势,配合卫星云图和地面要素及能量场等,对海南地区1995年1月18日的大一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总结出了海南地区冬季出现大降水天气的基本特点和预报思路。

  • 标签: 大-暴雪 天气形势 分析
  • 简介:通过对1994年8月11日海南地区中-大雨形成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各主要影响系统的移动及分布特征;并指出对高原降水具有重要作用的西南水汽通道之外,来自东南方向的另一支水汽输送通道,对高原东北部的大降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海南地区 水汽输送通道 青南高原 柴达木盆地 大降水 影响系统
  • 简介:利用1968—2013年9—11月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日最大降水量法、秋季最多频次法和耿贝尔分布重现期法分析海南岛暴雨大值区,对暴雨大值区历年秋季的暴雨频次异常和秋季降水量异常年进行环流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暴雨大值区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暴雨相对小值区位于西南地区,这种分布可能与海南岛的五指山地形有关;海南岛东南部地区暴雨发生频次与西南部地区暴雨发生频次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6,通过了95%水平的信度检验;海南岛东南沿海地区暴雨大值区的秋季暴雨日数多(少)且秋季降水量大(小)年份对应整层东风(西风)异常,且低层在海南岛及其西部地区存在气旋式(反气旋式)异常。

  • 标签: 海南岛 秋季暴雨 暴雨大值区 环流异常
  • 简介:本文对1996年3月23日至24日海南州出现大雪过程的环流特征,物理量(涡度、水汽通量散度、假相当位温、地面能量)场及卫星云图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几种影响海南州春季降雪的预报指标和方法。

  • 标签: 春季 大雪 分析 指标
  • 简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拓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00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激活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中国气象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海南州气象部门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基本实现了一流台站的建设目标。

  • 标签: 推进海南 气象台站建设 海南气象台站
  • 简介: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国气象局提出了“以基本气象系统和科技服务为依托,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优势,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有部门特色,多层次、多门类、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比较完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信息产业为主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的气象部门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与产业,对于调整海南州气象部门事业结构,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局的安定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海南州气象部门发展科技服务与产业的实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 标签: 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服务 气象部门 海南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竞争能力
  • 简介:为进一步了解高寒地区草地土壤冻融期(5—9月为融期,10月—翌年4月为冻期)能量收支平衡及不同剖面物理属性过程,采用热传导对流法、振幅法和相位法就该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初步分析了不同年际间土壤热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传导对流法能较好地描述高寒地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征。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多年平均值由地表向深层土壤逐渐呈滞后效应,地表温度(T0cm)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左右,而深层土壤T160cm和T320cm的最高值出现时间分别为8月和9月,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振幅减小,相位滞后。中间层土壤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拟合效果最佳,回归校正系数分别为0.9361、0.9509和0.9133;土壤总热通量与对流热通量相位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与传导热通量相反。因此,季节变化是影响该区土壤剖面热量传递过程和传输方向的主导因子。

  • 标签: 高寒草地 土壤冻融期 回归校正系数 热扩散率 热通量
  • 简介:从环流形势、影响天气系统、物理量场特征等方面对2009年9月6日至7日发生在青海海南地区的灾害性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此次灾害性天气的内在机制是副高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持续影响青海海南地区,使水汽、能量大量堆积,之后巴湖槽加深其底部下滑的短波槽处于海南地区,西南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是造成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为这一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

  • 标签: 青海 海南地区 灾害性天气 分析
  • 简介:1前言气象事业是科技型的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地增强气象部门为经济建设的服务能力,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作为劳动和技术密集性的气象事业,人的素质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整个气象事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与优化、以及人才队伍结构的合理调整与气象事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 标签: 人才结构调整 不利因素 气象系统 气象事业发展 海南州 人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