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草场是牲畜活动和采食物场所,是发展畜牧生产物质基础。由于本省草场辽阔,自然条件各不相同,特别是水热条件明显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草场和同一类型草场不同分布。同时,由于年内四季水热组合差异很大,牧草生长季节变化也十分明显。因此,气候不仅是影响牧草生长发育、牧草产量与牧草品质重要因素,也是划分季节性草场类型主要指标。可见,分析牧草发育与气候条件关系,从气候条件分析各地牧草情况,对合理安排载畜量,防止草场退化,提高草原生产力有现实意义。

  • 标签: 年降水量 气候条件分析 草场类型 牧草产量 牧草品质 牧草生长
  • 简介:青海省环湖地区天然牧草返青通常用气温稳定通过O°C或3°C指标进行预报,在该地区是不适宜。本文分析了天然牧草返青与气象条件关系,并应用蒸散理论和灰色理论进行预报,取得了非常好效果。

  • 标签: 牧草 气象 返青 预报
  • 简介:本文首先建立新疆北部气候要素垂直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在北疆地区,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凝减,降水量呈物线分布,在中山带达到最大。然后利用天然草场资源调查资料和相应气象站及推算资料,建立天然草场牧草产量与气象条件分布模型,年降水量每增加1毫米,天山北坡中部和西部天然草场平均单产可增加0.94和0.82公斤,生存气候模型可用于推算天然草场牧草产量空间分布。

  • 标签: 天然草场 牧草产量分布模型 气候要素 太阳辐射 温度 降水
  • 简介:温度是影响牧草种子发芽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处理和常温发芽方式进行发芽试验,分析低温处理对两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两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同时也加快了起始发芽时间。对于大针茅而言,低温处理和常温发芽种子发芽势从开始发芽到最后都体现了由慢变快再变慢趋势,温度处理对其发芽历期影响不很明显。而克氏针茅低温处理和常温发芽种子发芽势却体现了相反变化趋势,经过低温处理种子发芽势逐渐变慢,发芽历期长,常温发芽种子发芽势逐渐变快,发芽历期短。

  • 标签: 发芽率 发芽势 低温
  • 简介:依据环湖地区中心铁卜加牧业气象试验站观测资料,以设计土壤潜在吸水系数,土壤潜在吸水量、降水指数和水分订正系数计算为基础,从农业气象角度出发,选择水分订正系数对生长季≥0℃积温进行订正,得到气象积值,并根据数学生态学理论得出了环湖地区天然牧草群体生长动态数值模拟表达式。

  • 标签: 青海 天然牧草 数值模拟
  • 简介:通过对铁卜加牧业气象试验站1987~1996年土壤湿度资料分析,对土壤湿度随深度、时间变化及各时段土壤湿度与降水关系有了初步结论,并研制了春季解冻时和解冻到5月下旬各层次土壤湿度长期预报方法。

  • 标签: 天然草地 土壤水分 土壤湿度 降水预报
  • 简介:建筑与气象关系十分密切,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无不受到气候巨大影响。搞建筑施工,就要研究应用建筑上气候条件,为建筑设计提供可靠气象依据,使建筑物很好地适应当地天气、气候特点,趋利避害,提高建筑施工质量。1露天施工极易受天气影响修建水渠、水库、堤...

  • 标签: 气象关系 建筑施工 混凝土养护 冬季施工 水化作用 相对湿度
  • 简介:利用中国西部280站地面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OLR资料,采用EOF、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西部OLR与降水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西部秋季OLR高值区与降水低值区相吻合,OLR低值区偏于降水高值区一侧。秋季OLR和降水具有显著反相变化趋势。(2)西部秋季各月OLR与降水有大片显著负相关区存在,在西北和东南象限OLR与降水反位相变化关系更加密切,9月负相关显著区最大。(3)通过EOF分析,南疆盆地—青海高原西北部,是西部OLR变化最敏感地方。分析敏感区OLR变化对秋季降水影响,同期9月当吐鲁番OLR异常增大(减小)时,南疆西部、青海高原北部、甘南高原—陇中区域降水偏多(少),西藏—川西高原降水偏少(多);10月内蒙西部OLR异常与新疆、陕北、川北、桂西有显著反相变化;11月塔克拉玛干沙漠OLR异常与陕西降水有显著反相变化。异常敏感区OLR对秋季降水影响前期月份主要是上年12月、当年4~6月和8月。(4)青藏高原OLR低值中心,从冬到夏向东向南移动。同期9月高原OLR低值升高,西藏高原降水增多、高原东北侧降水减少,10月高原OLR升高,高原降水增多、河西中部降水减少,11月两者无明显关系。对秋季降水影响前期月份主要是当年1月、3月和6月。

  • 标签: 中国西部 秋季降水 OLR EOF分析
  • 简介:闪电与对流性天气中降水量存在着较好相关性,本文对1999年~2001年青海省海东及黄南地区12个站点(廿里铺、平安、乐都、互助、大通、民和、尖扎、湟中、湟源、同仁、化隆、循化)雷暴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分析闪电与之所对应对流性天气中降水量之间关系,以及相对于闪电发生位置对流性降水空间分布,并利用闪电定位仪来估算对流性天气中降水量。

  • 标签: 闪电 对流性天气 降水 雷暴
  • 简介:对1988、1994、1995年3个高温年份南京市区260万自然人群中563例重症中暑病例与逐日气象因素作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发病当日平均气温x1、最高气温x2、相对湿度x3、平均风速x4、日照时间x5和降水量x6等6个气象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发病前1~5天2~6天平均值M11~M15、…、M61~M65共36项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重症中暑总例数作为应变量。筛选结果:x1、x3、M12、M32四项对Y有显著贡献。由标准回归系数可见,x1较xX3,M12较M32贡献大。连续3日平均气温M12及相对湿度M32较x1、x3对日重症中暑人数影响要大。当M12超过30℃且M32超过73%易出现中暑。这结果在1997年做了初步应用验证。

  • 标签: 中暑 气象因素 逐步回归
  • 简介:浅谈气象产业开发需要理清几种关系张立功(民勤县气象站733300)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气象系统由地去吃“皇粮”过安稳日子,逐步走上一条适应市场经济产业化发展之路。发展气象产业,走集约化发展之路,理清如下关系显得特别重要。一、“大”...

  • 标签: 气象产业 综合经营 产业发展 发展之路 产业化 气象部门
  • 简介:利用Г分布函数对中国1951—2004年地面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进行雨日降水量概率分布拟合并定义极端降水事件,在此基础上对极端降水日数与ENSO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NSO对同期极端降水发生频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影响作用。总体而言,中国极端降水事件更易发生在厄尔尼诺年冬春季和拉尼娜年夏秋季。极端降水在对ENSO强信号滞后响应上,其发生频率在时空上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多数地方更易在ENSO暖位相出现后半年左右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研究表明,ENSO冷暖信号对我国极端降水事件多寡影响具有不对称性。

  • 标签: 极端强降水 Γ分布函数 ENSO Nino3.4区 海表温度(SST)
  • 简介:张西山在《编辑之友》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从文化生产和传播视角,我们进入了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要素文化消费时代。出版是文化积累和消费历史,学术出版实质是积累和传播学术,塑造和引导民族文化素质与精神生活。出版人眼光决定着出版执行力实现和学术品牌竞争力。编辑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1)问题与学术。学术出版人用心血做学术,用生命写华章,

  • 标签: 学术 编辑 文化消费 品牌竞争力 精神生活 文化素质
  • 简介:鳗鱼,也称鳗鲡,白鳝,河鳗,是一种营养成份丰富、经济价值很高世界性养殖鱼类品种,属于典型过河口性洄游鱼类。鳗鱼性凶,贪食好动,喜流水、喜弱光,喜温暖,喜穴居等习性,对恶劣环境有很强适应性。我国目前养殖品种主要是日本鳗和花鳗。由于天然水域成鳗捕获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而鳗苗人工育苗迄今未能过关,因此,目前国内外在鳗鱼养殖上一直利用捕捞天然鳗苗进行人工放养。杭州市水产研究所从1987年开始进行天然捕捞鳗苗室内鳗池养殖试验和试生产,经几年的人工放养,取得了很好经济效益。

  • 标签: 气象关系 鳗鱼 人工放养 鳗苗 水产研究所 杭州市
  • 简介:1引言2003年平潭盐场年产量达到39022吨,是个丰产年,特别是下半年产量达到33635吨,完成年计划产量166%,打破历史最高纪录。本文分析了2003年气候特点和造成高低产气象条件,以便在生产上对有利和不利气候因素有一个比较充分认识和估计,趋利避害,取得更好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了解海盐生产过程及其与气象要素之间关系,今后能更好地为海盐生产提供气象服务。

  • 标签: 海盐生产 气象条件 平潭 生产过程 年产量 气候特点
  • 简介:应用1951—1986年北半球海平面气压资料定义了冬季季风高压,并就季风高压与极地热状况关系及其对东亚气温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前期秋季北极海冰及春季(3—4月)极区上空大气温度与季风高压关系密切。季风高压强弱变化对我国冬季气温具有显著影响,对苏联远东南部地区及日本等地气温趋势也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 标签: 极地热状况 季风高压
  • 简介:主要分析了北京沙尘天气变化规律及沙尘源区积雪变化与北京沙尘日数关系,并探讨源区积雪变化影响北京沙尘天气机制。研究表明55年来北京沙尘日数基本呈减少趋势,但1998-2000年又有所增加,沙尘暴日数也在减少,近10年北京没有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而沙尘源区积雪深度和积雪面积与北京沙尘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冬季源区积雪减少(增加),很可能导致春季沙尘日数增加(减少),作者认为冬季积雪变化引起土壤含水量变化是影响春季北京沙尘天气原因之一。

  • 标签: 沙尘 北京 沙尘源区 积雪
  • 简介:厄尼诺事件常伴随着全球性大气环流异常和短期气候变化,特别是最近两次厄尼诺(1991—1992年、93年),使全球许多地方发生了气候灾害。本文用中国科学院厄尼诺事件监测小组标准分析了厄尼诺事件与青南高原冬季降水关系,并用谱分析、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太平洋月平均海温存在持续性升温(或降温)一些特征,用代表性好、持续性强、稳定可靠、相对独立、物理意义明确海温月、季、年气候因子建立雪灾短期气候预测方程,并对预测方程进行了验证。

  • 标签: 厄尼诺 雪灾 短期气候预测 气候因子
  • 简介:利用我国160个台站从1951~2000年月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分析了我国夏季(6、7、8月)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相关,并应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研究了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异常与海温变化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雨型分布主要有3种,这些雨型时间变化除了有明显年际变化外,还存在显著年代际变化。尤其是华北地区降水从1965年左右开始减少,特别是大约1976年后有显著减少。SVD分析揭示我国夏季降水和全球海温异常耦合关系表明,这种耦合关系最主要时空变化特征表现在年代际变化时间尺度上。我国华北和东北南部夏季降水从1976年前后明显减少,与之显著关联海温异常关键区包括太平洋、印度洋以及热带和南大西洋。特别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印度洋,以及热带和南大西洋海水,从1976年前后也明显增暖。本研究揭示华北持续干旱与印度洋和大西洋海温年代际变化耦合关系,在以往研究中还未见到,因而有必要在今后研究中加以重视。我国夏季降水和海温耦合关系,还表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与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显著相关上。当南海和黑潮区域以及相邻热带西太平洋海区海温为正异常时,热带和北大西洋海温也为正异常;而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为负异常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偏涝;反之,该地区则偏旱。

  • 标签: 夏季降水 海温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